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十九大时光|引项目兴产业 日子富生活美
2017-10-24 10:00:03   来源:南充日报   

  建设中的都京港嘉陵江大桥

  走城乡·看新貌

  镇上招引大项目 家门口打工把钱挣

  时间 10月20日

  地点 高坪区江陵镇元宝山村

  讲述人 吴秀英

  10月20日上午,天气转凉,天空飘着细雨,嘉陵江畔的高坪区江陵镇烟雾朦胧,村民纷纷换上了长衣。55岁的吴秀英戴着斗笠、穿着筒靴,挥舞着手中的锄头,她脚下的土地被挖出一个个小坑,而她身后,是湿地、漫滩、亭台、拱桥。

  “我在这边打工,离家近又挣钱,以后湿地公园建成了,也有我的一份力。”尽管连绵秋雨,河坝泥泞,可吴秀英口中的湿地公园施工现场并没有停工,待吴秀英将一排小坑挖好后,她身后的工友便开始往坑里栽种树苗。

  吴秀英趁机挺了挺腰杆,几粒豆大的汗珠瞬间从额头上滚落下来,她用袖口抹了抹,环顾四周,两台挖土机还在不知疲惫地推着土丘。

  临近中午,吴秀英的活干完了,10分钟不到,她便回到了自己位于元宝山村四组的家。“L”型的青瓦白墙房子前是石板铺成的大院子,院子前篱笆围栏里种着蔬菜。

  吴秀英放下锄头,换下满是泥土的筒靴,这才走进家门,丈夫张传科此时正在张罗午饭。“镇上大项目来了,我和老头在园区里打工,我做一些栽树除草的杂活,每天挣80元,老头由于耳聋,在园区里守夜,一次100元。今年9月份,我们就挣了6000多元,9月我们还搬进新家,洗衣机、冰箱我们都用上了,这样的事要是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吴秀英走到厨房里,一会摸摸冰箱、洗衣机,一会又坐坐卧室里的新床,脸上笑开了花。

  “老头今年64岁了,耳聋,身体又不好,家里一直都穷,原来房子烂得很,漏雨又不挡风,靠着我种点庄稼维持生活,想出去打工,没文化,别人也不要。如今,镇上来了大项目,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挣钱了!”吴秀英口中的大项目,是落户在江陵镇的中法农业科技园南充港航园区项目。该项目自今年2月全面开工建设以来,目前已完成投资6.5亿元,循环农业园、生态湿地公园、特色水镇同步推进,正努力朝着“中国农业公园、旅游目的地、都市后花园”的目标加紧施工。

  在中法农业科技园南充港航园区项目的带动下,吴秀英顺利脱了贫,和吴秀英一样,今年的元宝山村,也将实现整村脱贫。

  饭菜热雾升了起来,吴秀英和丈夫张传科对坐在一张方桌上,开始了简单又温馨的午餐。吴秀英说着、笑着,张传科看着、笑着,两人头上的墙壁上,贴着一副对联,上面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脱贫不忘共产党”,横批是“永远跟党走”。

  市民心声: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要把着力点放在项目扶贫和产业发展上, 实现贫困群众与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捆绑式”抱团发展。如今,生活的变化, 让我真真切切享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 在党的带领下,老百姓的生活一定会越过越好。

  棚户区居民住新房 美好祝愿送给党

  时间 10月21日

  地点 顺庆区大南街南门新城还房第六安置小区

  讲述人 罗春英

  10月21日清晨8点,何德海还在熟睡,妻子罗春英便轻手轻脚地起了床。简单洗漱后,她来到厨房,用电饭锅煮上稀饭,然后提着购物袋,出门买菜了。

  罗春英家住6楼,按亮下行的电梯按钮,几十秒钟,电梯门打开后,她踏了进去。两分钟后,她走到了小区的电子门前,和门卫笑着打了个招呼,便拉开铁围栏,很快融入到大南街的人流之中,顺着大南街往西南方向走上五分钟,便到了大润发超市。自从搬进了新房,每天清晨到超市里买菜,成了罗春英的一个习惯。

  从家到超市的路上,罗春英会经过孔迩街小学、南充中医医院、步行街、顺庆府衙等地,如今的南门坝川流不息,商业繁华。而罗春英每每置身于这片繁华的区域时,总会有一种时光的错觉感。

  “以前一家3口挤在10多平方米的棚户里生活的场景还历历在目,那时候的南门坝片区,棚户交错,道路拥堵,‘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作为曾经的南门坝棚户区居民之一,罗春英感慨万千,她说,只有告别那个她生活了20多年有着“脏乱差”之称的南门坝,才有如今干净、整洁,高楼林立的南门坝。

  2009年3月,南门坝棚户区改造工程正式启动;2016年3月,罗春英拿到新房钥匙;2017年7月,罗春英搬进了新房。这三个时间节点,罗春英和家人永生难忘。

  上个世纪80年代,罗春英和养路工人何德海结婚,婚后两人生了个乖巧的儿子,一家三口挤在10多平方米的棚户里,靠着丈夫微薄的工资和做点小买卖勉强度日。

  “那时候,最怕下雨和冬天,棚子里既不避雨又不挡风,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住上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罗春英三言两语便道出了那时生活的艰辛,20多年前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今年7月份,新房装修好后,罗春英一家人如愿搬进位于顺庆区大南街的南门新城还房第六安置小区内。

  “艰辛日子都过去了,如今丈夫退休了,儿子在成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我也闲下来了。”罗春英感慨,如今的房子有90平方米,她和丈夫商量了一下,天气好一点,就把乡下的老母亲接来一起住。

  一个多小时后,罗春英买了满满一购物袋的食材回到家。此时,何德海已经起床,见妻子回来,赶紧接过口袋。吃过早饭后,罗春英又开始忙里忙外。“现在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不愁吃不愁穿,闲暇时间我们就到小区附近散散步、锻炼身体,有时候还约上三五好友到郊外游玩。”何德海站在窗台边,一脸幸福地看着远方。

  南门坝棚户区改造工程涉及居民6300余户、2万余人,历时7年多时间,共建设南门新城6个还房安置小区,共建安置房3600余套,而罗春英家便是其中之一。

  市民心声: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 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党制定的方针政策一项项都是为了我们老百姓, 党的十九大从根本出发点来说, 还是为我们老百姓谋福利。感谢党和祖国,祝愿祖国更加辉煌灿烂!

  一条隧道通工厂 丝绸女工上班很方便

  时间 10月23日

  地点 高坪区清溪街道高坪社区

  讲述人 张玉秀

  10月23日清晨8点,张玉秀戴好头盔,骑着电动车从小区里出来。作为南充六合集团的一名丝绸女工,10多年来,她每天都在高坪社区和都京工业园区之间往返。前几年,张玉秀每天坐公交车上班,车辆绕着朱凤寺山转一个大圈,坡陡路窄,单边一程都要花费半个小时以上。

  “今年3月20日,都京港嘉陵江大桥朱凤寺隧道全面贯通,我买了辆电动车,从家到公司,沿着高都路方向骑行,15分钟绰绰有余。”张玉秀说,沿着笔直的高都路向南骑行,绿化隔离带各种鲜花,道路两旁整齐美观的路灯,一路骑行一路风景,朱凤寺隧道上“丝绸之都”四个彩色大字格外醒目,穿过隧道,往右边一拐,张玉秀便到了六合集团。

  换上工作服,张玉秀在自动化缫丝工艺车间里,熟练地干起活来,只见11组缫丝机“轰轰轰”不停运作,她在机器前来回走动,时不时将线穿过瓷眼……

  “隧洞没通前,有时候下晚班,丈夫骑摩托车来接我,山路漆黑一片,特别是遇到下雨,坑坑洼洼的路面,稍不注意就陷了进去。”张玉秀回忆,有一年夏天晚上10点,丈夫接她回家,摩托车前轮不小心陷进大坑而失去平衡,两人直接从车上摔了下来,回到家里,两人全身上下没一处是干的。

  如今,张玉秀一家经济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女儿在成都上大学,丈夫买了小汽车。放假的时候,张玉秀会和老公一起,开车到都京街道兜风。如今的都京街道,道路宽阔整齐,高楼林立,“以往坑洼的土路、破烂的石板路不见了,江边上那座跨江大桥更是建得大气!”张秀玉既感慨又兴奋。

  “有一次我和丈夫开车兜风,到了七桥施工工地外,看到了规划图,才知道,七桥全名叫都京港嘉陵江大桥,是连接高坪和嘉陵的,而朱凤寺隧道,则打通了都京片区和高坪下中坝片区。”张玉秀说,都京港嘉陵江大桥建成通车的那天,她一定要开车上桥。从高坪社区出发,沿着高都路,穿过朱凤寺隧道,上都京港嘉陵江大桥,一直开向嘉陵区文峰大道……

  市民心声: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就是要顺应百姓需求,改善城市环境。近年来,南充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变化中受益的是老百姓。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今后还有更多惠及老百姓的民生福利, 憧憬未来,美好无限;展望未来,值得期待。

  读数字·看变化

  总投资4321亿余元

  今年全市实施市级重点项目222个

  今年全市实施市级重点项目222个,总投资4321.31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88.54亿元。1至9月,全市222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44.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3.7%,超时序进度8.7个百分点。

  投资保持高位增长。1—8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47.6亿元,同比增长16.2%,分别高于全省平均增速、全市年度奋斗目标5.2个百分点、1.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二位,总量居全省第四位,增速和总量排位创近5年同期最好水平。

  重点项目加快建设。1—9月,222个市重点项目、73个市重点推进项目、41个省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744.2亿元、321.4亿元、129.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3.7%、80.7%、88.4%, 超时序进度8.7、5.7、13.4个百分点;89个新建项目相继开工,开工率76.7%;顺庆高铁商务区等24个项目超进度,南充现代物流园等175个项目达进度。

  全力以赴推进大开放大招商,招商引资签约一批项目。今年新签约项目135个、协议总投资1063.5亿元,成功招引中铁联运、重庆银翔等6个超100亿元重大项目。

  创新投资模式,破解资金投入难题。今年全市落地PPP项目12个、总投资119.6亿元。

  访部门·问发展

  一切围绕项目看 一切围绕项目转

  今年以来,全市紧紧围绕市委确立的建设“成渝第二城”目标,深入贯彻落实“155发展战略”,全力以赴投身项目建设攻坚战,以大项目助推大建设,大产业助力大发展,目前,我市项目建设正快马加鞭,苦干实干,为建设“南充新未来·成渝第二城”作贡献。近日,结合如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记者采访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韩伦红。

  记者:项目推进工作中,发改部门有何新举措?

  韩伦红:建议加强对省市重点项目的调度,破解要素制约,重点解决项目资金和土地制约两大难题;做优项目投资建设环境,打造幸福投资地,不断优化政务环境、不断优化市场环境、不断优化法治环境、不断优化人文环境,让投资人相信南充、信赖南充、爱上南充,让企业在南充留得住、长得大、发展好。严肃项目责任追究,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对严重欠进度的和应开工未开工的省市重点项目的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进行约谈,明确整改责任、工作举措、时间节点,严格进行整改落实,确保项目建设进度。

  记者:下一步工作中,如何全力做好项目协调管理工作?

  韩伦红:大力倡导“随叫随到、不叫不到、服务周到”的理念,深入实施“放管服”改革,全面用好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全面推行“四联合”评审勘验制度和项目信息系统管理,提高审批服务速度。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始终战斗在项目争取、项目攻坚一线,切实做到一线工作、一线服务、一线落实,真正深入一线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坚持把挂图作战、集中开工、现场拉练进行到底,全力做好三、四季度项目集中形式和项目现场拉练,找差距、添措施、补短板,以点带面推动项目建设。每月对省市重点项目和市级重点推进项目进行督查通报,不定期对省市重大项目进行专项督查和稽查,及时了解、研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各种问题。坚持较真逗硬、从严考核,将问人、问事、问责进行到底,挖掘一切围绕项目看、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的典型,大张旗鼓的表扬;抓住在项目攻坚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典型,从严问责追究。

  记者: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怎样做好项目争取谋划工作?

  韩伦红:我们将邀请智囊团队,专题深入研究党的十九大报告,从中寻求我市发展机遇,形成建议报告,报市委、市政府参考,积极对新决策、新部署、新机遇,指导相关地区和市级部门专题谋划,立即汇报争取,力争获得第一批十九大政策红利。精准研判对接《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和“155发展战略”等重点区域发展规划和战略,列出项目清单,积极争取对接,力争中铁联运、重庆银翔等产业项目,汉巴南铁路、京蓉高铁成南达段等基础设施项目,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中国西部森林湿地康养中心等民生和社会事业项目尽快立项并启动建设。(记者 杜杰 采写 图片由记者 梁洪源 拍摄)

相关热词搜索:时光 日子 产业

上一篇:党的十九大主席团举行第三次第四次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议
下一篇:高拴廷:真真切切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幸福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