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产业兴村子美:昔日贫困村展现新气象
2019-06-25 10:02:57   来源:南充日报   

  西充县晋城镇白鹤观村红心柚产业园。

  自从搬进新房,杨维纯老两口的心情变得格外愉悦,口里时不时哼上一曲。杨维纯说,以前住的房子“天晴满屋烟,下雨满屋水”,现在的新房子宽敞明亮,房前屋后瓜果香。

  今年78岁的杨维纯是西充县晋城镇白鹤观村人,也是一名贫困群众。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他和老伴不仅告别了贫困,还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据统计,在西充县晋城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606户1079人中,有596户1059人像杨维纯一样告别了贫困。如今,晋城镇扎实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确保每一名群众真脱贫、不返贫。

  基础完善村貌美 发展产业助脱贫

  6月23日,记者站在白鹤观村一个小山包举目远眺,映入眼帘的是成规模的红心柚、籽莲产业园;一条条水泥道如玉带缠绕,串起家家户户,直通产业园;村道公路两边田成块、地平整、路相通、渠相连,一幢幢小洋楼座落于青山绿水间。

  “是脱贫攻坚改善了村子的面貌。”白鹤观村党支部书记杨仕茂说,以前,白鹤观村只有一条水泥路,长约2公里,因为交通条件不好,村民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特别是村民在下雨天出门赶场时,常常脚上穿一双水鞋走水泥路,背兜里放一双皮鞋,走出村子后再换鞋。如今,村里新建水泥路9公里、产业路10公里、入户路13公里,实现家家户户通水泥路;村卫生室、村民活动室、图书室、人社服务站、农民之家、儿童之家、广播站、农家书屋等“9站一平台”全部建成。

  要想告别贫困,产业是关键。白鹤观村建有300亩红心柚、360亩籽莲、150亩花椒产业园。驻白鹤观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金鑫说,产业园按照长效增收项目与“短平快”项目相结合的原则,建起“业主+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为村民增收提供保障。

  村子面貌日新月异,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杨维纯告诉记者,他们老两口以前住在两间泥墙房里,一遇下雨天,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易地扶贫搬迁后,他们老两口住进两室两厅新房,新房有厨房、卫生间,房前屋后还有菜园、果园。在镇、村干部帮扶下,他把老房子用来养鸡,再加上土地租金、产业园务工等收入,去年收入达2万余元,实现脱贫。

  业兴家富人和 田园变幸福家园

  白鹤观村的改善是西充县晋城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个缩影。西充县晋城镇按照“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原则,坚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实施水泥路入户、安全饮水等工程;并把扶弱助困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发展红心柚果树、籽莲、绿壳蛋鸡等产业,引领村民增收致富,描绘出了一幅“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和谐乡村画卷。

  随后,记者在西充县晋城镇滴水岩村红心柚产业园看到,村民们忙着除草、施肥,精心照顾着产业园的柚子树。这些柚子树寄托着村民增收致富的希望。据了解,滴水岩村经过县级帮扶单位帮扶,在镇、村干部和村民努力下,产业填充、基础设施建设、居住条件、群众收入、乡风文明等方面均发生明显改善,形成红心柚、林下养殖场和小龙虾养殖基地等助农增收支柱产业,目前顺利实现整村脱贫。

  晋城镇党委书记范启龙介绍,经过4年多的脱贫攻坚,全镇仅剩10户20人未告别贫困。该镇今年将进一步落实脱贫攻坚措施,确保全镇所有贫困人口脱贫,让田园变幸福家园。

  进村入户摸实情 扎实开展“回头看”工作

  尽管6月23日是周末,但晋城镇干部职工一大早就出发了。他们手里拿着一张表,进村挨家挨户走访贫困群众。每到一户,他们都要详细了解贫困群众的吃、穿、住房、就医,以及水、电、电视、子女接受教育、帮扶措施落实等情况,并一一详细记录。

  原来,为真实反映贫困群众是否真脱贫,晋城镇扎实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要求每一名干部在走访贫困群众时,都要在表格如实填写包括贫困群众的基本信息,以及吃穿、住房安全、基本医疗、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收入等方面是否还存在问题,问题的表现、整改措施、整改完成时间等内容。

  在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工作中,晋城镇成立大排查工作专班和质控小组,制订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要求、目标任务、工作细则、摸排重点以及入户调查细节和具体操作措施;组建入户排查组,由镇干部担任组长,抽调业务骨干、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等熟悉脱贫攻坚政策的工作人员参与。按照“谁调查、谁签字、谁把关、谁担责”原则,从6月11日开始,各入户排查组按照“一进二看三算四核五填六评七签”的七步排查法,对全镇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户等进行全面排查。镇党委每天下午组织各工作组进行情况汇总,第一时间了解情况、第一时间提出方案、第一时间研判整改意见,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限。

  西充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光全说,晋城镇是全县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工作试点镇,西充县委、县政府要求全县在开展回头看大排查工作时,做到“一村一村地走、一户一户地过、一项一项地查”,针对发现的问题,不遮不掩,如实填写问卷,摸清实情,及时制定整改措施。(记者 李奎)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关于南充“印象嘉陵江”湿地公园渡运的公告
下一篇:南充:黄金江岸施工忙 乔木将进“会客厅”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