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有一种精神叫奉献——南充战疫启示录之二
2020-03-23 09:34:01   来源:南充日报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面对突然来袭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14亿中华儿女团结一心,每个人都是英勇的战士。

  南充人在这次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了合格答卷。1月23日,武汉因新冠肺炎疫情“封城”;1月26日,南充市出现首例新冠肺炎患者;3月11日,南充39名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实现清零,治愈率100%。

  这三个重要的时间刻度,在南充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清零”,零就是目标,就是夜以继日追求的最高分;“100%”,百分之百的艰辛付出,百分之百的无私奉献,换来的是“治愈率100%”。

  在抗击疫情的严竣斗争中,南充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市委书记宋朝华带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援鄂医疗队员逆行出征,广大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志愿者坚守一线,广大群众响应号召积极战“疫”,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谱写出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奉献之歌。

  奉献,是这场抗疫斗争中最感人的行动;奉献精神,是这场不见硝烟的战役中汇集起来的强大力量。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浸透了我们的血液,无私奉献的医务工作者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病毒是魔鬼,是人类共同的敌人。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广大医务工作者前赴后继冲锋、夜以继日鏖战,就是要揪出这个魔鬼、消灭这个敌人。

  有一位84岁的老人,在广州开往武汉的高铁餐车上实在太疲倦了,把头靠在低矮的座椅上睡觉。这一天是1月18日,这个人是钟南山院士,这一幕感动了无数国人。武汉的疫情告急,他提醒外地人一般不要去武汉,但是他自己却昼夜兼程。没有赶上飞机,坐火车也要连夜赶到武汉。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这一联“咏煤炭”的诗句,是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也刻画出了奋战在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崇高品格。

  奉献,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奉献精神的民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句源自《诗经》里的话,说的是奉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千古名言,说的也是奉献。可以这样说,奉献精神根植于传统文化,浸透了我们的血液。

  正因为如此,每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总是有人迎难而上、逆向而行。“不计生死,无论报酬。”面对突然袭击的疫情,一个个“白衣战士”主动请战,奔赴一线。市委书记、市委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宋朝华在为南充市中心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出征壮行时,称赞南充医务工作者充分展现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情怀。

  我们看到,在支援湖北的队伍中,南充人在紧急集结。“疫情再大我不怕,出征湖北我必胜。”这是南充市中心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在出征仪式上喊出的铿锵誓言。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先后两批,共计30名“白衣战士”紧急驰援武汉,并且组建了后援队随时待命。营山县人民医院、南充市身心医院和南部县人民医院,都按照四川省卫健委指令,紧急集结医务人员整装待命。南充市身心医院当天在医院微信群发出消息后,不到半个小时,就有230余人报名出征武汉,其战斗热情让人为之感动。

  我们看到,面对骤然而至的疫情,全市医护人员全部到岗到位。一封封请战书义无反顾,一个个红手印大爱无疆。在南充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检测科实验室,每份新型冠状病毒样本都要在这里经过严格的检测才能最终确诊。25岁的检验师赵力主动放弃假期,连续奋战13个昼夜,每天休息不到4个小时。南充市中心医院医生向琴,第一个进入隔离病房为患者诊治。营山县感染科医生邓建蓉,穿着湿热厚重的隔离服,连续50多个小时奋战在发热门诊,当好疫情防控的“守门人”。用生命拯救生命,用心灵温暖心灵,广大医务工作者点亮了驱散疫情阴霾的希望明灯,谱写了感天动地的生命赞歌。

  我们看到,在奔赴一线的医务人员队伍中,一大批年轻人主动请战、无私奉献。在蓬安县人民医院,有6名“90”后护士,这次主动请战冲在第一线,其中年龄最小的还不到20岁,还是向妈妈撒娇的年龄,她们有时一天要工作十六七个小时。有一位叫甘如意的姑娘,今年23岁,她是武汉市江夏区金口中心卫生院的一名医生,因为疫情防控导致交通不便,她从老家乡下出发,花了4天3晚骑车、搭车,辗转300多公里,拼了命也要回到医院上班。全国有4.2万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支援湖北,他们当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是“95后”和“00后”。他们不怕吃苦、不计个人得失,为广大青年树立了榜样。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对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给予高度的评价、热情的赞扬,称他(她)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总书记指出,“当前,疫情蔓延扩散势头已经得到基本遏制,防控形势逐步向好。这是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团结奋斗的结果,你们是最大的功臣,党和人民要给你们记头功。”

  前不久,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中,央视四个节目主持人联袂演唱《岳阳楼记》,武汉一名医生在隔离病房中听到这首歌,禁不住热泪盈眶。他说直到今天,才真正理解了《岳阳楼记》里的那些经典名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那是每个中国人心里装着的家国情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奉献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奉献精神,家国情怀,在这里实现了高度的融合。面对突然袭击的疫情,武汉这名医生懂得,我们每个人都感同身受。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共产党人把奉献精神推向了新的高度,抗疫斗争对广大党员和干部是一次考验,也是一场深刻的洗礼。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一批驰援武汉的20名医务人员,在抵达武汉的当天,就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在危难险重的最前方凝聚起了战斗的力量。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共产党人把中华民族的奉献精神发扬光大,并推向了新的高度。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当我们举起右手入党宣誓的时候,那铮铮誓言至今仍在耳边回响,“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无数志士仁人为了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复兴,抛头颅洒热血,在中国大地上谱写出了壮丽的奉献之歌。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中,我们看到一个个党员冲锋在前,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党支部就是一座堡垒。“我是党员,我先上吧!”“越是艰险,越要向前!”这样的声音,一遍又一遍在耳边响起,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党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南充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迅速出台南充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十个共同、十个做到”工作措施,组织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

  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市委书记宋朝华放弃休假,奔走在基层,奔走在防控疫情第一线,要求疫情防控任务哪里最艰巨,哪里就要有党员干部的身影,要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在关键时刻为老百姓当好“主心骨”。

  一张疫情防控的网,在广大党员、干部的手中穿针走线,针脚又细又密。市级领导负责包县(市、区),县(市、区)领导班子成员负责包乡镇(街道),乡镇(街道)干部负责包村(社区),村(社区)干部负责包户。全市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及时发声指导、及时掌握疫情、及时采取行动,守护一方百姓的幸福安康。

  在城市社区,多少人为了疫情防控,不舍昼夜。顺庆区舞凤街道办事处镇江路社区,共有8612户25389人。居委会主任赵泉英整个正月没有休息一天,她带着工作人员挨家挨户问询情况、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期间工作到深夜一两点是常态。前不久,《人民日报》专门报道了赵泉英的事迹。

  在广大乡村,多少人为了疫情防控,殚精竭虑。阆中市峰占乡小运山村联合苍溪县龙山镇荆树村、文柏村成立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跨区域联合抗击疫情,在边远山村扎紧了疫情防控的篱笆。

  在城乡之间,大家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千方百计把耽搁的时间抢回来。2月17日,我市在南充汽车客运站开展“春风行动”,送外出农民工返岗。当天,有6辆“春风行动”专车,专程运送165名农民工前往深圳、东莞、珠海、潮州等地务工。市委书记宋朝华向车长送上防疫物资和具有“南充味道”的方便食品,并嘱咐农民工朋友做好疫情防护,期待他们空手出门、抱财归家。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

  抗击疫情,顶上去、冲在前,喊响“我是党员我先上”。广大党员把党徽佩戴在胸前、把责任扛在肩上,背上药桶、提起喇叭、拿着体温枪,行走在疫情防控最前沿。营山县骆市镇1715名党员全部佩戴党徽,成为疫情防控中群众“看得见”的贴心人。

  复工复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喊响“我是党员跟我上”。把群众带动起来、组织起来,全力保障农村按时复产、企业及时复工。高坪区农业农村局党员牵头组建近百人的机械助耕队,分赴全区农村助力春耕生产,坚决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不期而至的防控疫情斗争,既是对党员干部的一次严峻考验,也是一场深刻的党性洗礼。越是关键时刻,越能彰显共产党员先锋本色,越能展现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

  疫情防控是一块试金石,擦亮了共产党人默默奉献的优良品质。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香满乾坤。”奉献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普通人奉献出来的一份绵薄之力,汇集起来就是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

  人们常说:“人生在世,奉献二字。”

  顺庆区经营大米生意的陈涛,对这句话有自己的独到理解。

  2月中旬,他独自一人驾车运送两吨大米支援湖北,引发媒体的关注。他原计划一天送达,但是因为道路管控,他耗时3天2夜,晚上就睡在车上。

  捐赠两吨大米,或许只是杯水车薪,不过陈涛有自己的想法:“国泰才能民安。只有国家安定强大,小家才能幸福安康。”能为抗疫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内心非常开心。

  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像陈涛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是普通人,他们是一滴水、一缕阳光、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但是点点滴滴、丝丝缕缕、粒粒颗颗,全部汇集起来,灌溉的是良田万倾,照亮的是华夏大地,运转的是庞大机器。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香满乾坤。

  可以说,奉献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每个人不论职位高低,不论什么岗位,都能够尽自己的所能做出贡献。就像一枝梅花,不要人夸颜色好,只图把香气播散人间。在抗击疫情的日日夜夜,市委书记宋朝华和市委副书记、市长吴群刚,以及南充各级领导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和全市760万人一道并肩战斗,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筑起了铜墙铁壁。

  这些日子,我们看到一些人既是院士,也是战士,我们记住了很多响亮的名字。钟南山,84岁再战防疫最前线;李兰娟,年过古稀仍奔波一线;陈薇,大年初二就奔赴武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他们是模范,是英雄,是无私奉献的光辉典范。

  这些日子,我们看到一些普通人,他们的名字也一时记不起来,但是他们的举动却温暖了我们的心灵。武汉一名男子走在街上,他的身上挂满了装着药的口袋,密密麻麻的口袋估计有几十个,他要去给居家隔离的人送药;一对医生夫妻,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在隔离病房的走廊上相遇,在确认了彼此身份后相互搂抱一下,然后又迅速投入各自的工作;营山疾控中心一个小伙子,爷爷去世后只赶回家呆了一个晚上,又紧急返回单位投入疫情防控工作。这些普通人在疫情面前挺直了腰板,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作出了贡献。

  这些日子,我们看到一些人为抗击疫情主动捐款捐物,还有人给医院捐草莓、捐蘑菇、捐青菜。有些东西或许值不了很多钱,但是捐的是物,表达的是那份深情厚意,点滴爱心汇集成河。全球南商总会情系桑梓、情牵故土,第一时间号召广大南商积极行动,通过多种方式向家乡捐款捐物,为家乡寻找抗疫物资采购渠道,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家乡抗击疫情工作。南充百岁老兵王增印,为抗疫捐款10万元,一字一句饱含深情:“我作为一名老战士、老党员,在国家和人民有困难的时候不能袖手旁观,我要为抗疫出力。”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对个人而言,我们倡导“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对社会而言,则要给奉献者更多的尊重和爱护。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活泼局面。

  这一次抗击疫情,国家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性的政策措施,给那些战斗在一线的奋斗者加油打气,让一线医务工作者、一线社区工作者及其他有关人员非常暖心,为他们解除了后顾之忧。南充市还出台措施,鲜明提出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考察识别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特别优秀的可按规定破格提拔、“火线”提拔。

  经历过这次疫情,我们更加深深地懂得:奉献,既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种平凡的精神。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奉献就是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经历过这次疫情,我们更加深深地懂得,“人”字的结构是一撇一捺,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上都不是孤独的个体,唯有守望相助、相互扶持、甘于奉献,我们才能站得更稳、走得更远、过得更幸福。

  灾难中挺立伟大的中国。我们迎难而上,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我们无私奉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战无不胜,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历史。(记者 杨雨龙 颜庆 杜杰)

  (原标题:有一种精神叫奉献)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南充:严查诬告陷害行为 为清白担当者担当
下一篇:南充“100件大事”157个支撑项目开复工率100%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