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社会民生 > 正文

西充247户家庭农场注册 带动当地村民致富
2015-01-29 15:22:48   来源:   

  近年来,西充县通过对家庭农场这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从而使家庭农场成为农产...

 

  近年来,西充县通过对家庭农场这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从而使家庭农场成为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撑,进而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

  异军突起 247户家庭农场注册

  1月18日,西充县家庭农场培训会在西充县观凤乡土桥子村举行,与会人员现场见证了家庭农场主何旭林的经营成效——去年,尽管遭到旱情影响,但何旭林农场的小麦产量60吨/亩、水稻产量150吨/亩、玉米产量50吨/亩、红苕产量25吨/亩,共计产值约32.6万元,加上配套养殖的鸡鸭、山羊、生猪等,总产值达40余万元。

  “因为我的家庭农场带动了周边30多户农民走上致富道路,去年,县上还奖励了我10万元。”何旭林开心地说,2008年春节,她回家探亲,看到家乡成片的土地被撂荒,她心里很是难受。于是,她决定放弃重庆的生意,毅然回到家乡开荒种地。为此,她在凤鸣镇、观凤乡的四五个村子开辟撂荒土地700亩,还租种了200余亩熟土地。

  为了实现降低投入成本和综合利用资源,何旭林将开荒分成3个环节:首先,把牛羊圈到所需开荒的地块,让其将杂草啃食殆尽,既肥了土地,又壮实了牛羊;其次,让几千只鸡鸭生活在这个地块,不到2个月时间,这个地块就只剩下裸土和深藏土中的草根;最后,才用机械把这个地块进行平整。

  在别人眼里,700亩荒地的开垦需要一笔巨大的投资,但在她看来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要想在农业上赚到钱,就必须让土地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何旭林用自种的粮食喂养鸡鸭和生猪,以高出市场价3至5元的价格销售,利用山坡地放养牛羊,从而增加土地的产值。

  成功的何旭林,成为周边村民竞相学习的榜样。在她的带动下,周边很多撂荒土地变成了丰产的良田,30多户农民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

  何旭林的家庭农场只是西充县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的一个典范。自2013年以来,西充县紧扣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在土地整理项目的推动下,通过增加投入、调整结构、配套设施和科技应用,进一步提质升级,着力破解土地谁来种、怎么种、种什么的难题。为培育更多高效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该县出台了《关于大力培育家庭农场的实施意见》,加大对规模种养专业大户规范培育。截至目前,该县在工商局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有247家,其中像何旭林这样成规模的家庭农场就有103家,涉及种、养多个方面,种植总面积为2.4万亩。

  模式多样 转变传统农业观念

  “我这里种了脐橙,树下养了土鸡,还修了有机肥腐熟池,年收入增加了不少。”在西充县凤和乡,西凤脐橙种植大户廖国云采用“鸡-沼-苗”种养结合的模式,在流转土地上发展林业经济,在经济林下搞家禽养殖,让家禽粪入沼气池,把沼渣、沼液作为有机肥用于种植。

  “西凤脐橙每年冬天收获一次,平时就需要搞林下养鸡增加收入。”廖国云说,2013年前,他只种植西凤脐橙,收入十分单一,且要购买种植西凤脐橙所需农资,投入随之增大。自从发展林下养殖后,除草除虫成本下降,鸡粪腐熟后可作为脐橙提供有机肥料。去年,他流转土地100多亩发展种养殖,年产脐橙3万公斤、年出栏鸡1万余只。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西充县较多的家庭农场采用的是种养结合模式,做到了“循环节本增效”,也有部分家庭农场采用的是种、养单一模式。

  在种植方面,农场主们大多在水力资源丰富、基础设施较好、管理方便的地方流转土地50亩以上,流转年限为3年至30年不等,配以现代农业设施,应用先进技术、科学规范管理,种植农产品包括粮食、蔬菜、精品水果、花卉苗木等。

  “只发展了苗木,没有其它收入支撑,就必须做好品种、做出特色。”仙林镇黄楝平村张涛说,他流转土地380余亩,与高校合作发展银杏、红豆杉、桂花等珍稀苗木,年育苗300万株,吸纳周边40多位农民在他的家庭农场里务工,年支出工资达20余万元,村民不仅实现了就近务工增收,还从中学到了技术。

  发展单一种养殖的家庭农场还有双江乡书房湾村刘德富,他于2013年创建了特种水产养殖场。2014年销售泥鳅10余吨,加之白乌鱼等,年产值达200多万元;金泉乡石头垭村任龙返乡养殖“跑山鸡”,圈保有量为6000只,年产值可达60余万元;仙林镇贾地庙村白耀钢放养山羊,年产值30余万元。

  “这些家庭农场主将闲置土地流转后,用于种养殖,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还带动村民发展致富。”据西充县农工办主任程忠良介绍,这些新兴的家庭农场主已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先行者、现代农业科技应用的实践者、优良种植模式的探索者。

  综合效应 促进现代农业升级

  “只要到了桃花盛开的季节,我的农家乐生意就好得很。你看嘛,我准备了腊肉、香肠、干豇豆、萝卜干……”西充县太平镇麻柳垭村冯仕彬说到农家乐的生意就滔滔不绝。他口中的“桃花盛开季节”,就是借助他的家庭农场发展的百亩充国香桃,一到春天,桃花满园时,前来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届时,他的“冯老四农家乐”也就游客爆满。他说:“原来只想到桃子才能赚钱,现在是桃花赚钱在先了。”

  像冯仕彬这样的“农家乐”在当地有10余家,都得益于当地家庭农场的发展。古楼镇农民高元斗建起家庭农场栽培香桃,并成功注册了“充国香桃”品牌,引领全县200多户农民发展香桃产业达20000多亩。正是在家庭农场的带动下,出租土地的农民被吸纳到农场务工,跟着学、跟着干,成为农业产业工人,不但增加了收入,学习种养殖技术。通过租赁、流转土地从事适度规模种、养殖生产,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商品化经营,并由传统农业蝶变为休闲观光农业,带动了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一批农家乐也应运而生。

  “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他们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推广使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成为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的主力军,极大地加快了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西充县农牧局局长郭峥嵘高兴地说。(赵荣 李鹏飞)

  

相关热词搜索:西充 农场 村民

上一篇:搭车遇车祸 法律援助获赔偿
下一篇:免费代写书信 八旬翁默默坚持10多年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