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社会民生 > 正文

以前“靠天吃饭” 现在旱涝无忧
2015-07-17 10:22:48   来源:   

市统计局定点帮扶顺庆区共兴镇滥泥沟村的3年中,改善了当地交通不便、灌溉等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    七月的阳光有些焦躁,顺庆区共兴镇...
市统计局定点帮扶顺庆区共兴镇滥泥沟村的3年中,改善了当地交通不便、灌溉等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
 

  

  七月的阳光有些焦躁,顺庆区共兴镇滥泥沟村的水稻却喝足了水,株株精神抖擞,风吹过来,泛起层层绿浪。曾经因为干旱缺水、交通闭塞的滥泥沟村,是市统计局的定点帮扶村,经过3年时间改造,如今滥泥沟村已经变成一个旱涝无忧、家门口通公路的美丽新农村。

  基础设施建起来村民由怀疑变信任

  “我敢保证,今年庄稼的收成绝对比往年都要好,可是我们村的‘马向阳’不得来了哦。”7月6日,在滥泥沟村四组的庄稼地间,正在掰玉米棒子的刘翠华大娘对记者说,“我把这些嫩苞谷装起,等会再去摘点自家的李子,你们回去帮我带给何书记他们,真的太谢谢市统计局的领导们了!”

  刘大娘不住地重复着感谢,而早在2013年10月中旬,当市统计局局长吴兴中第一次带队来到滥泥沟村时,刘大娘一句“别管你是姓吴还是姓‘有’,你也解决不了我村浇地的难题!”着实让现场的人吃了大大的“闭门羹”。

  而现在,改变的不止是刘大娘。如今的滥泥沟村,水泥公路通了,路灯亮了,排灌溉水渠修成了,村民住上新楼房了,活脱脱一幅幸福新村的景象,而这一切,离不开干部领导走基层长达3年帮扶工作的切实开展。

  滥泥沟村位于顺庆区西北面,离国道较远,3年前村级公路都不通。地理位置的闭塞、传统农耕农业、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特别是灌溉问题,村子南边因为地势较高,每年都会有近500亩耕地因为无法及时灌溉而影响收成,全村380余人基本都是老年人和留守儿童,村民靠天吃饭、增收困难,滥泥沟村是一个典型的老龄化、留守贫困村。

  “急需解决的就是灌溉用水问题,必须挖井修水渠。”市统计局作为滥泥沟村指定帮扶单位,在了解和分析了滥泥沟村的现状后,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3年帮扶规划,而修建灌溉水渠更是首要工作。

  2013年底,市统计局通过局党组联系到了30万元的协调帮扶资金,并请来顺庆区水务局为修建排灌溉水渠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顶着寒冬,为了找水源打水井,摸遍了滥泥沟村的土地,最终灌溉水渠穿行在村子田间地头,让村民头痛多年的灌溉难题得到解决。

  此外,经过村民民主投票,采用国家补助、社会引资和村民集资的方式,2014年春节,滥泥沟村6公里村级道路建成,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灰的时代彻底过去。

  “当水渠和公路修起来了,村民真正感受到了帮扶的决心和力量,由最初的怀疑变得越来越相信我们了。”滥泥沟村党支部书记袁加君说。

  建立信息资料库实实在在帮扶村民

  过了就没有了,没想到这次市里来的领导们真的就驻扎在我们村子里了。”滥泥沟村民刘洪刚感叹道。

  在帮扶工作中,市统计局党支部副书记何曼是滥泥沟村的驻村干部。“与原工作不能脱钩,在滥泥沟村驻村工作3年,中间不进行轮换。”何曼说,这3年是最充实的3年,为了掌握整个滥泥沟村的基本情况,他们走遍了村子进行调研和走访,对全村的情况建立了信息资料库,并和贫困户结成“一对一”、“一帮一”的帮扶对子。

  在何曼的工作登记簿上,记者看到,有这样一段记录:滥泥沟村一共有35户特困户,涵盖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孤寡老人、特困群众。

  在2014年的元旦和春节,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南充调查队的领导们带领20余名党员来到滥泥沟村,开展“暖冬扶困”行动,送上了5500元慰问金和价值5000元的棉被,每逢重大节假日,看望慰问活动都成了必不可少的活动。

  “我们授人鱼,还要授人以渔。”2013年10月,在市局领导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滥泥沟村刘柏林租赁下了村里300多亩山地,发展养殖业,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刘柏林养殖业越做越好。“领导来我们村子实实在在帮扶了我们很多,‘马向阳’并不只是出现在电视剧里。”刘柏林说。(记者 杜杰)

相关热词搜索:旱涝 无忧

上一篇:南充:检测水质 放心游泳
下一篇:龙蚕:因蚕得名,饮誉全川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