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社会民生 > 正文

龙蚕:因蚕得名,饮誉全川
2015-07-17 10:25:03   来源:   

    7月2日中午,骄阳正烈。蓬安县龙蚕镇金家沟村村民吴传珍匆忙吃完饭,便像往常一样采桑、喂蚕,忙碌了一个午后,她和几个村民聊起了...
  

  7月2日中午,骄阳正烈。蓬安县龙蚕镇金家沟村村民吴传珍匆忙吃完饭,便像往常一样采桑、喂蚕,忙碌了一个午后,她和几个村民聊起了家常。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谁家的蚕养得好,谁家的茧又卖了多少钱。“现在养蚕没有以前的经济效益好了,但家里购置的所有东西,都是靠这些白白胖胖的蚕啊。”吴传珍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因桑蚕更名为龙蚕

  当天上午,记者走在金家沟村的小路上,看到村道的一边错落有致地排列着高低不等的房屋,有些房屋旁边,还有一座青砖或泥砖瓦房相伴。而有些房屋的一旁,则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个个蚕簸。龙蚕镇政府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蚕簸全是村民以前养蚕用的,其中,一些青砖、泥砖瓦房都是村民们养蚕的蚕房,也是他们以前住的旧房。

  龙蚕镇是蓬安的南大门,它东与蓬安县天成乡相连,南靠高坪区会龙镇,西北与高坪区御史乡、擦耳镇相望,北连蓬安县新园乡,距县城25公里。“以蚕桑产业饮誉全川的龙蚕镇,蚕桑产业在1979年还获得国务院的嘉奖。”龙蚕镇党委副书记唐义寒说。

  “我们这个地方以前一直叫会龙,地名普查时,由于重名,便因蚕桑生产驰名而更名为龙蚕。”唐义寒告诉记者,早在1894年,该地设会龙场,1913年改为会龙乡,1950年7月分乡迁至今驻地,乡名依旧,1958年10月与新民乡合并成立先锋公社,1961年1月撤开,复名会龙公社。

  1981年开展地名普查时,由于蓬安县会龙乡与南充县会龙乡重名,为了更好地区分两地的名字,蓬安县会龙乡决定更改地名。蓬安县会龙乡相关负责人召集群众商讨如何取名,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我们这个地方是靠养蚕发展致富起来的,应该取一个和蚕有关的地名。”“蚕在吐丝抬头时,那个形状就像一条龙一样,龙又是吉祥雄伟的象征,可以给我们带来好运。”“干脆就取名为龙蚕得了,既有龙又有蚕。”群众纷纷表示赞成,就这样,蓬安县会龙乡正式更名为龙蚕镇。

  90%农户种桑养蚕

  唐义寒说,早在1700年前,这里的人们就在房前屋后栽桑养蚕。1970年起,原会龙公社开始对蚕桑种植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会龙蚕桑产业迈上新台阶。

  更名为龙蚕时,这里有近90%农户养蚕,农户家门前随处可见大片郁郁葱葱的桑树。为此,各村还选出几名作风扎实、热爱桑蚕生产的技术骨干辅助村民进行种桑养蚕工作。“1988年至1993年的时候,每家农户卖一季蚕,就可以买一个洗衣机或者一个冰箱。”唐义寒说,那时,龙蚕镇紧紧围绕发展蚕桑产业,促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全镇桑园面积达7200亩,桑树总株数达700万株,养蚕户近3500户,全镇年养蚕量近1万张,桑蚕产业收入成为当地村民重要的经济来源。

  农家女与蚕桑打交道整整40年

  金家沟村村民吴传珍家养蚕已有50年时间,她10岁帮父母干活时,就开始学习栽桑养蚕。“从那时算到现在,我和桑蚕打交道已经整整40年了。”当天中午,记者在吴传珍家的蚕房内看到,数以万计白胖胖的蚕子蠕动着身体,蚕子吃桑叶传出的“沙沙”声可以明显听到。

  近年来,蚕桑产业成了蚕农眼中的“鸡肋”,茧丝价格起伏不定,加之城镇化进程和二三产业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缺乏导致不少桑园缺乏管理而荒废的现象日渐突出。这让龙蚕镇引以为傲的传统特色农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今年我们打算把生态乡村建设与种桑养蚕相结合,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提高村民的收入。”唐义寒说,力图通过一系列举措重现蚕桑业昔日的辉煌。(记者 唐甜)

相关热词搜索:龙蚕

上一篇:以前“靠天吃饭” 现在旱涝无忧
下一篇:16所高校一本调档线公布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