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社会民生 > 正文

守护“嘉陵江色” 筑牢生态屏障
2022-10-29 15:53:01   来源:   

  碧水蓝天南充城。记者 梁洪源 摄

  “用‘南充智慧’破解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困局,在设施突围中守护嘉陵江‘最柔美的身段’,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让南充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在10月28日《中国环境报》头版头条显著位置,以《采取“三三”机制吸引社会投资以规模效益提升污染治理的持久性——南充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护一江清水向东流》为题,深入报道了南充全力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切实筑牢嘉陵江中游生态屏障的有益经验和积极做法。

  “得到央媒的肯定,对我们来说既是一种对过往成绩的认可,更是对新的时期抓好全市环保工作的激励与鞭策。”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随着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一系列突出生态环境短板得到迅速补齐,南充全市上下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美丽南充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奏响协同共生之歌

  深秋时节的清晨,在南充上中坝湿地公园,不时有飞鸟掠至江面翻飞盘旋,透过淡淡的薄雾,嘉陵江两岸林立的楼宇影影绰绰,依稀可辨,恰似一幅水清岸绿景美的“嘉陵江风光图”。

  “现在的南充,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景美人欢成为了嘉陵江畔一道靓丽风景。”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全市生态发展理念不断筑牢、低碳转型发展不断加快、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突出环境问题有效解决,生态环境保护服务大局的能力不断提升,奏响了笃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协同共生之歌。

  落实“十年禁渔”和“河长制”、严格落实“气十条”“水十条”和长江保护法、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土壤污染防治法,新(改)建雨污管网3930公里、累计查处恶意环境破坏和违法案件1900余件,主城区全面取缔燃煤锅炉、拆除和取缔547家非法砂石堆码场……

  一系列政策法规的陆续出台实施,一项又一项措施的严格落地落实,换来的是南充土壤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全面提升,嘉陵江干流(南充段)稳定保持Ⅱ类水质,2019年以来国省考核断面连续稳定100%达标;主城区PM2.5平均浓度从2014年的73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1年的36.6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从2014年的241天增加到2021年的336天。南充市获评“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市”,入选“全国十大舒适之城”、全国“2021年践行生态文明发展优秀城市”,2021年生态环境群众满意度全省第一。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擦亮高质量发展鲜明底色

  “工厂搬迁后,我拍摄了新厂区的蓝天,拿去发朋友圈,别人都以为图片是处理过的。”10月28日,四川南充顺城盐化有限责任公司员工彭云龙笑着告诉记者。

  彭云龙口中的工厂搬迁发生在2019年。位于高坪老城区的顺城盐化曾经是当地纳税大户、龙头企业,但企业存在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的问题。2018年,高坪区政府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协助顺城盐化在走马镇洪家堰村规划了180亩新厂区,并将老城区的生产装置全面关停。

  当天,记者走进顺城盐化新厂区,只见真空制盐装置、循环流化床锅炉、高效汽轮发电机组等在各个车间排开,自动灌溉设备旋转喷洒清水,高耸的烟囱排出水蒸气……蓝天、绿地、鲜花,工厂美得像一座花园。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绿色低碳化改造传统产业尤为重要。”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南充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抓好绿色低碳转型、筑牢嘉陵江中游生态屏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环境风险防控、完善环境治理体系六个方面工作,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踏歌而来,向绿而行。如今,南充的环境质量大幅提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在新征程新起点上,锚定加快建设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目标,南充正在以更大力度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让绿色成为美丽南充更加坚实、更加厚重、更加亮丽的底色,让绿色擦亮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金字招牌”。(记者 冯方雄)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保供防疫“两手抓” 守好百姓“菜篮子”
下一篇:铸魂固本强根基 擎旗奋进新征程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