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区县连线 > 正文

创机制强产业,铺就百姓致富路
2014-04-09 17:55:22   来源:   

创机制强产业,铺就百姓致富路——记南充市嘉陵区大通镇党委书记曾夏国  此起彼伏的群山之下,郁郁葱葱的果树,阡陌交通的秧田,层层叠叠...
创机制强产业,铺就百姓致富路

——记南充市嘉陵区大通镇党委书记曾夏国


充满生机的产业带
 


  此起彼伏的群山之下,郁郁葱葱的果树,阡陌交通的秧田,层层叠叠的圈舍,青瓦白墙的民居,构成了一幅川东北风格的新农村画卷。短短几年之内,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大通镇在党委书记曾夏国等一班乡镇领导的带领下,旧貌换新颜,“业主+专合组织+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推动柑橘、蔬菜、生猪等产业协调发展,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多种产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总理嘱托,任重而道远

  2006年10月1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来到大通镇,在泥土地村与村民一道商讨致富方案,指示当地政府“一定要解决好群众的具体困难”,并再三叮嘱“要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当年12月15日,曾夏国调任大通镇党委书记,总理的嘱托让曾夏国体会到肩上的重任。

  当时的大通镇,交通状况较差,农田水利年久失修,镇域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该镇虽然具有距城区仅20公里、成南高速公路和达成铁路横贯境内的交通和区域优势,但是经济发展举步维艰。

  苦练内功,强化龙头效应

  临危受命的曾夏国带着“豁出去”的精神,一上任就深入农户调研,找镇村干部座谈,开“诸葛亮会”把脉号诊问计发展。搭建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打造一个有战斗力、有执行力的坚强团队,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促进乡镇发展。

  曾夏国在改革建设中深知一个团队团结的重要性,所以他要求从自身做起,树立“以德感人、以才服人、以诚待人、以行引人”理念,在全镇倡导并建立了“铸强党委火车头、锻造支部动车组、激活干部动力源”的镇村干部管理新机制,还探索创立了“分级、分线、分片、分岗”的“四分负责工作法”,用制度管人管事,用机制调动工作活力。

  任职期间,曾夏国提出了“要致富,先修路”的施政方略,大力推行“群众主导型”民主决策模式,带动群众的激情,使修路成了所有大通人的主要任务。三年时间,大通的交通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5公里村道公路、15公里机耕便道、36公里生产便道蜿蜒盘旋,游走于山村之间,完成了祖祖辈辈“走路不湿脚”的梦想。

  筑巢引凤,引产业促增收

  路通后,曾夏国带领镇党政一班子人,以强基础,重招引为主要抓手,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大力优化投资环境,成功整合土地资源10000余亩集中流转,田成方、地平坦、路相通、渠相连的生产生活格局初步形成,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便有了基础。

  曾夏国形象地把引进业主形容成“恋爱”过程:通过多种渠道牵线搭桥,要让恋人成为合法夫妻,就必须主动出击,关心对方、呵护对方、体贴对方、服务对方,这样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了更好地留住业主,大通镇为每位引进的业主配备了项目秘书,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服务,参与项目规划,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各种支农、惠农配套政策,将优惠政策送到业主手中,让他们感受到政府的温暖,解决了业主的后顾之忧。

  大通镇全体班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到目前共引进业主23个,西南地区最大的原种猪场天兆牧业、绿康果蔬、荣天柠檬等先后落户大通,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龙头企业。

  如今,引入的四川天兆畜牧科技有限公司龙池种猪场、伊甸园葡萄生态专业合作社、金之源果蔬专业合作社等多家种养企业带动了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形成了“猪—沼—果、猪—沼—菜”循环经济产业模式。
 

 

嘉陵区大通镇党委书记曾夏国(右2)同业主探讨产业发展之计
 


  创新模式,抓发展共致富

  在发展过程中,大通镇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项目支撑、财政补助”的原则,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乱、项目支撑、财政补助”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整合涉农项目资金,运用“支部领导、群众主导”村级组织运行模式,调动和激发群众参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推行“民办公助”,形成政府、农民和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不断探索“业主+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农户”的土地流转新模式,形成“业主+专合组织+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拓展信息服务、营销服务、金融服务、保障服务,及时向业主和农户提供生产、流通、销售、价格等综合信息,有效地降低了现代农业生产风险。

  大通镇行之有效的一套“组合拳”让农民有着切身的体会。梓潼庙村九社的赵延德告诉记者,以前道路不通,村民的交通工具就是一双腿。现在,村民们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了摩托车、电瓶车,还有的购买了小轿车,老百姓送孩子上学、进城打工、自产的土特产运输销售,都非常方便。

  金之源果蔬专业合作社业主张均明说,他2010年来到大通,现在共租用了300多亩地,他和其他业主一起,带动周边农民种植果蔬2000余亩。业主一直统一培训技术农民,有时候还会请专家来进行培训。业主雇用的农民实行8小时工作制,根据工作强度和技术水平,每人一天收入在40元至100元之间。

  龙池院村村民何永生告诉记者,依靠土地折现入股制度,他把6亩土地折现入股农业合作社,加上在合作社打工,年收入在一万元以上。平时自家发展院坝经济,还有一份收入。

  梓潼庙村村主任陈富全算了一笔帐,全村每年出租土地的收入大约100多万元,全村农民为业主打工总收入不低于100万元,村民自行饲养小家禽、家畜,房前屋后种植水果、蔬菜,通过乡村道路运到市场上销售,每年收入不低于50万元,这几项都是“现银子”,直接给农民带来了收益,使农民的人均收入比以往大大提高。

  目前,大通镇已经成为大凤垭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和南充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嘉陵片区的核心区,先后接待了广西、拉萨、遂宁等30多个省内外代表团参观学习,成功地成为全省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现场会提供参观点,成功接待了坦桑尼亚革命党总书记阿卜杜拉曼·基纳纳率领的坦桑尼亚革命党高级干部考察团。

  面对着成片的产业带,曾夏国直言,这些年的忙碌有了一些成效,每到一处,都有村民笑脸相迎,这使他有一丝欣慰,也是他最大的成就。他将带着总理的嘱托,尽心尽力为大通群众服好务,因为,这就是他最爱的父老乡亲。

相关热词搜索:致富路 机制 百姓

上一篇:治理城区市场周边秩序
下一篇:替群众着想 再难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