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区县连线 > 正文

营山:勤劳致富靠双手 不等不靠摘贫帽
2016-11-28 09:42:07   来源:南充日报   

  今年以来,营山县委、县政府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吹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努力确保年内33个贫困村出列、18293人脱贫。

  近日,记者深入营山县农村,对部分贫困户进行了采访,听他们讲述自己的脱贫故事。

  郭权:人穷志不穷 重操旧业当养殖大户

  11月24日,记者来到营山县黄渡镇兰武村2组郭权家,不远处一阵阵猪叫声、鸡鸣声传入耳朵,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养殖场格外醒目。

  招呼记者在改造一新的房屋里坐下,郭权打开了话匣子。“我今年38岁,由于家庭贫困,初中未毕业就出去打工,2013年回家照顾生病的父母。”郭权说,为了改善家里的贫困状况,当年,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17万元办起了养猪场。

  谁知前些年猪肉价下跌,加之缺乏养殖技术,导致郭权欠下一屁股债。家里又有两个正在上中学的孩子,父母年老多病,较大的开支使家里经济陷入困境。2015年,郭权家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的父母被纳入低保“兜底”,生病住院享受贫困户医疗保障相关政策,孩子上学纳入教育资助范围。

  “感谢党委、政府对我家的关心、关怀,但被评为贫困户,真的感到脸红哟,我不愿背这名哪!”郭权说,联系他家的帮扶干部以及镇、村干部多次到家里,鼓励他创办家庭农场。“我不想方设法摆脱贫困,怎么对得起人嘛。”郭权不等不靠,决定重操旧业养猪。

  在吸取前些年教训的基础上,他参加了养殖技术培训,拜农技帮扶干部为师,并买回一些专业书籍给自己“充电”,逐渐地掌握了一套科学的养猪方法。当年,初见成效,郭权养猪净赚了3万多元。

  今年,郭权的创业热情更加高涨。“我家出售了80多头仔猪,可出栏肥猪20多头,还喂养了300多只鸡、70多只鸭,纯赚4万多元没问题,我相信我家年内能顺利脱贫‘摘帽’。”郭权掰着指头跟记者算起了增收账。

  “今年能摘掉贫困户的‘帽子’,多亏了扶贫的好政策,特别是通过扶贫,提振了我的精气神,大大激发了我的创业热情。不仅如此,我会传递爱心,尽力帮扶贫困乡亲。”郭权告诉记者。

  “郭权很懂得感恩,出售仔猪给冉瑞忠、郭裕泽等贫困户,每头仔猪至少比市场价低300元。他经常帮邻居做农活,还倒贴油钱,帮乡亲们运送东西,被大家称为‘活雷锋’!”兰武村党支部书记陈方国如是说。

  李兴碧:找准增收路 苦青蒿种得心里甜

  11月25日,记者来到营山县青山乡太白村采访,村民们异口同声地称赞该村8组六旬村民李兴碧,“这个妇女不简单,脱贫致富积极性高,不怕吃苦,勤劳苦干,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青蒿种植大户。”

  李兴碧家共有五口人,年逾花甲的丈夫肖心政长期患病,无法劳动,儿子外出打工但一直没挣到钱,孙子、孙女还在上学读书,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在去年贫困户识别时,他家被列为“插花”贫困户。

  “乡、村干部经常深入农家院坝,耐心细致地宣讲扶贫政策,苦口婆心地讲道理,我们贫困群众思想大转变,增添了脱贫致富的信心。”李兴碧说,当贫困户不光荣,总不能一直依靠政府来扶持,还是要自食其力、自力更生,走勤劳致富的路子。

  通过乡、村干部的引导,今年李兴碧大力发展青蒿种植。与产业经纪人蔡胜签订产销协议,由蔡胜免费供应种子、免费培训技术、保护价收购,如此一来,手持订单种植青蒿,规避了市场风险。“我把邻居的撂荒地‘捡’来,种了近10亩青蒿,经常起早摸黑。特别是收割、晒制青蒿时节,不得不顶烈日、冒酷暑,但都努力坚持。”李兴碧说,只要人勤快,青蒿绿叶子就会变成红票子!今年,她家出售青蒿,收入了8000多元,让她感到十分高兴。

  “不仅如此,李兴碧还种植了玉米、花生、西瓜、油菜,喂养了生猪、小家禽,她家有一人享受了低保政策‘兜底’,两人领取了农保金,两名学生也落实了相关资助政策,全家人日子越过越好。”太白村党支部书记肖治说。

  “种植青蒿不择地,技术要求不高,劳动强度不大,生长速度快,成本低,确实很划算。这是脱贫增收的好项目。”李兴碧表示,今后,她还要加把劲,扩大种植面积,提高青蒿产量,挣更多的钱,过上幸福美好生活!

  刘三林:不忘帮扶情 摆脱困境过上新生活

  11月26日一大早,在营山县茶盘乡张鹏村1组,贫困村民刘三林在鱼塘边迎着晨曦抛食撒料,塘内鱼儿纷纷浮上水面抢食。“感谢杨总哟!我做梦也没想到做起了‘无本生意’,这样脱贫摘帽就有希望啦!”刘三林快人快语。

  刘三林口中的“杨总”就是营山县政协委员杨长军。在营山县政协开展“三帮”活动中,杨长军对张鹏村贫困户实行免费挖池、免费送鱼苗、免费培训、免费指导、统一销售的办法,帮助培育增收致富产业。他帮刘三林建起1.5亩鱼塘,并赠送10公斤兴国红鲤鱼、5000尾台湾泥鳅和一些饲料。同时还帮助他发展稻田养鱼0.5亩。现在,鱼儿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刘三林,今年64岁,妻子2006年因病去世。如今,女儿已出嫁,他独自一人生活,患有肺气肿等疾病,日子过得艰难。2015年底,他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记者看到,刘三林家的院坝平坦整洁,房屋通过实施危房改造项目,焕然一新,显得古朴而典雅。“我这房屋,原来是用泥巴和石灰砌的砖房,前两年成了危房。今年,纳入了危房改造项目,对其维修加固,墙面上搓沙并粉刷,还对厨房、厕所等进行了改造。”刘三林说。

  刘三林激动地表示,县政协委员巴心巴肝的帮扶情令他非常感动,他将不忘这份情,通过勤奋劳动,不断增加家庭收入,确保2017年甩掉贫困“帽子”。(彭杰)

  (原标题:勤劳致富靠双手 不等不靠摘贫帽)

相关热词搜索:营山 双手

上一篇:南充市首批“保险资金支农融资”项目落户西充
下一篇:营山:山清水秀绿满城 一步一路皆风景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