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区县连线 > 正文

营山:打造山水田园城 让生活更美好
2022-10-09 15:27:52   来源:南充日报   

  改造后的营山县城外西街。杨汉国 摄  

  改造后的营山县城白塔街。杨汉国 摄  

  营山县进士文化景区一角。饶建忠 摄

  营山,历经1400余年的积累和沉淀,孕育出这片土地的厚重与从容,千年古县焕发勃勃生机。近年来,营山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加快完善城市规划体系,加快实施城建板块重大项目,加快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努力让广大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自豪感,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A 高起点规划 建设山水田园城市

  眼下,营山县滨河公园郁郁葱葱,生机勃发。建筑小品、亲水平台别具特色,骑游道、步行道设施完善。晚饭后,市民三五成群,或休闲散步或慢跑锻炼。

  滨河公园是营山城市公园建设的最新力作。从最初的翠屏山公园、西月湖公园,到白塔公园、湿地公园,再到如今的滨河公园、体育公园等,每一批城市公园的建设,都在不断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得到了广大市民的交口称赞。

  如今,营山县已基本构建了全域公园体系,建设了7个综合性和专类公园、36个城市节点公园,城中建园、园中有城,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6%,形成“城在园中、园在城中、城园一体”的公园城市形态,一幅山水田园城市的画卷正在展开。

  近年来,营山县以城市总规为核心、控制详规为基础、专项规划为纽带,守住城市自然、留住城市乡愁、注重战略留白,最大限度规划好每一寸土地,形成科学高效的规划体系;邀请名企名校名师参与城市规划设计,聘请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全面完成营山县城总体规划第五次修编工作。科学修订《营山县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制定了城市“北进东拓西延”的发展思路,确立了以一环路为环,绥安大道和咸安大道为两翼,城市新中心为核心,城北、城东、城西三片区的“一环两翼一中心三片区”城市空间布局,形成了区域统筹、多点支撑、层次清晰的规划体系,实现城市近期建设范围控规全覆盖。

  大力提升“五河五湖”水网的生态涵养能力和“一环两翼六横六纵”路网的绿化景观水平,形成贯穿整个城区的50公里生态绿廊,拓展城区绿地面积至万亩。重塑“营山十景”“九宫十八庙”,重建云凤书院、翠屏书院等文化景区,建成以白塔公园、云凤书院为核心的4A级景区,构建“彰显故事、留住乡愁、文城一体”的公园城市文脉。

  营山县成功创建“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县”“四川省生态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绿色城市建设——产业、生态、文化融合发展示范县”等城市品牌。目前,营山正加快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国家森林城市、省级生态县,以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为目标,建成最佳人居环境县,共建共享新生活。

  10月8日上午,记者驱车行驶在宽阔的芙蓉大道和白塔大道上,白塔公园、新时代广场点缀一旁。“这是县城的南北大道,今后将会把芙蓉山景区、进士文化景区、云雾山景区串珠成线。”营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李剑峰说。

  李剑峰介绍,营山是西南地区首个修通一环路的县级城市,如今借助G244线和S101线改造工程,营山高起点规划建设二环路。不久,营山一环二环再加“井”字形绕城高速的大格局将呼之欲出。

  B 重共建共享 改造旧城完善配套

  营山县城大街基本建成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此前由于省道穿城而过,重车多,加之原街道路面设计档次低,县城原本老化的街道时常破损,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近年来,营山将资金用在最迫切的民生建设上,启动修复城市功能。

  2009年,南北两河综合整治工程启动,依托两河治理,复兴桥片区、白塔片区、云凤山片区3大城市新区相继成形。2018年,营山县启动实施南门河棚户区改造及综合整治项目,这是营山城市建设历史上投资最多、难度最高、体量最大的综合项目;项目完成后,将彻底改变南门河流域水体黑臭及周边环境“脏、乱、差、臭”现状,让老城区焕发新生机。

  2021年,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破解老旧小区带给住户的困局,营山县启动了外西街、正西街、正东街、磨子街、东大街等片区老旧小区改造主体工程及配套基础设施工程。

  自项目启动以来,营山县坚持文化打底、创新机制、提升品质,高质量推进各项建设工作。李剑峰告诉记者,工程建设坚持“地上地下、一街一景、适用适度”的思路,主体工程主要内容为全路段房屋临街外立面改造、屋顶违建拆除及新建防水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工程主要内容为污水干管(顶管)埋设、电力排管埋设及其配套电器安装、通讯管道埋设、雨水管网埋设、路灯更换、三星路至一环路段车行道由双向四车道拓宽至双向六车道、车行道恢复、人行道铺装、绿化及景观打造等,从治污、改线、排险、拆违、扮靓5个方面,着力解决老城区污水直排、小区脏乱、路面损坏、立面老旧、管线杂乱等问题。

  截至目前,工程涉及的6条主要街道、112栋临街建筑的立面改造以及管网改造、道路拓宽、人行道铺砌、景观绿化等基础设施工程已经完成,重塑了营山县城中轴线,让营山县老城区焕发了新风采。

  10月8日上午,记者走进营山县外西街,但见街道两旁灰白相间的建筑韵味十足。人行道上,全新的路灯已安装完毕,新栽种的行道树随风摇曳,为整个街道增添了绿意和生机。

  “通过地下、地面、地上一体改造,‘里子’‘面子’同步治理,实现了三大目标。”营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郑胜伟说,一是重构污水系统,建成中线污水主干管3.6公里、支管9.9公里,构建起城市生活污水“小区收集管—沉渣池—道路支管—截污干管—污水处理厂”全封闭收集、运行、处理系统,实现街道沿线区域污水应收尽收;二是扮靓城市中轴线,沿线临街立面按照“灰砖复古、红砖朴素、民俗过渡、石纹现代”四种风格改造,分片布局品牌服饰、珠宝商店、幸福书屋等商业业态,让老城老街焕发新面貌、重塑新业态、展现新形象,留住城市记忆、讲好城市故事;三是顺应群众期盼,既解决老旧小区污水横流、供水管网经常爆管的问题,又解决老旧小区用电质量不高、供电线路紊乱等问题,直接惠及近10万群众。

  C 强城市管理 于细微处见真功夫

  绿树掩映下的城市道路洁净敞亮,熙来攘往的广场、步行街干净整洁,就连背街小巷也难见垃圾,这是如今营山县城留给人们的城市印象。

  城市提升,管理是关键,于细微处见功夫。营山县秉持“市民是城市的主人,市民的城市市民管”理念,不断夯实管理基础、完善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努力让市民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营山整合城市管理单位职能职责和人员,成立城乡环境治理办公室、交通秩序联合执法中队、扬尘治理联合执法中队等专门管理机构,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综合效能。探索完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机制,组织城管、交警进社区,配备各类城市管理人员2100余人,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综合效能。

  建成和完善数字城管信息系统,与社会综合治理平台整合,城区工作网格达70个、监控探头达600余个,实现了对县城24平方公里内的城市设施、事件的发现、受理、处置、回告、检查、评估等闭环流程的数字化,确保城市管理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派遣、第一时间解决。

  为生活困难者、残疾人等合理设立临时摊位,将占道经营者和流动摊贩疏导到临时摊位经营;对夜市摊点进行集中规划、集中经营,规范管理;在城区的5个进出口修建便民洗车设施、停车场,以政府补贴的方式低价运行,既缓解城区车辆停放难题,又有效控制扬尘污染。

  此外,营山采取购买社区城市管理服务的方式,做好辖区内部二类街道、三类街道、背街小巷的清扫保洁和摊点、车辆秩序治理工作,建立了社区——居民小组——楼院的自治化管理模式。

  营山还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让专业公司对北部新城、一环路等地段实行市场化保洁,把政府出资建设的县城5个进出口停车场和城区停车泊位投入市场化运营管理,全面提升城市管理专业水平。(彭杰 杨汉国 记者 易立权)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营山:颜值气质“内外兼修” 城市建设“表里如一”
下一篇:营山:让爱的阳光照进残疾人心田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