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教育 > 正文

张氏宗祠:南充版《小二黑结婚》
2015-01-11 15:27:32   来源:   

    一座与学校为伴的张氏宗祠,里面竟深藏着一个古戏楼。营山县普岭乡花桥村的张氏宗祠, 在走过近400年历史之后, 连同里面的那座...
  

 

  一座与学校为伴的张氏宗祠,里面竟“深藏”着一个古戏楼。营山县普岭乡花桥村的张氏宗祠, 在走过近400年历史之后, 连同里面的那座古戏楼,几年前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戏楼成为普岭一带唯一的文化活动场所。”1月5日下午,75岁的当地村民张朝阳指着古戏楼说。在当地,家住花桥村10组的张朝阳,为张氏第18代后人,也是张氏宗祠以及古戏楼兴衰的见证人。

  A 清朝送粮官建戏楼

  张氏宗祠正门显得高大、凝重。大门上方竖排的“张氏宗祠”4个红色大字,十分醒目。祠名两边,分别挂有两块镀铜的方牌,左边为“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右边为“张氏宗祠简介”。

  祠堂由大殿、厢房、戏楼组成。由于年久失修,整个建筑群的外表显得十分破旧。特别是两侧的厢房,木条窗户七零八落,墙体破败不堪。听说记者想了解宗祠历史,张朝阳凑上前介绍。据当地张氏族谱记载,该祠堂始建于1667年,也即清康熙年间。最初修建时,只建了正殿。后来一场大火,将祠堂毁于一旦。清咸丰五年(1856),正殿重建。

  戏楼虽然显得破旧,但依旧很牢固。通向戏台的楼梯,与厢房相连。记者发现,正殿左边上方建有一处小楼道,右边没有楼道,但从墙柱上残留的条形木孔推测,当年右边也有小楼道。当地人认为,这个楼道是观戏的最佳位置,估计系家族中地位显赫一类看客所用。

  有关张氏宗祠的修建史,如今正殿大梁上还有记载。到了清光绪十五 年(1890),祠堂里的厢房、戏楼得以兴建。至此,祠堂形成四合院格局,并保留至今。

  那么,张氏宗祠究竟为何人所建呢?据当地民办教师张伟明考证,修建祠堂的系一名叫张国元的当地张氏后人。这个张国元早年在清朝为官,据说专门从事运粮,民间称其为“送粮官”。可能是因为业绩突出,深得朝廷赏识。

  当年张国元为了显示自己在家族成员中的地位,出资修建张氏宗祠。当年,当地各姓氏家族修建自己的宗祠成为风俗。张国元与众不同的是,当年修建宗祠时,还出资在当地的小溪河上,分别建了3座石拱桥。如今,流经花桥村一条小溪沟上的“花拱桥”,就是张国元所建。

  B “《小二黑结婚》”轰动四方

  演川剧、唱样板戏。如同川北一带农村曾经的诸多戏楼一样,张氏宗祠中的这座戏楼,曾带给当地百姓几多愉悦、几多欣喜。在当地年纪稍大的村民记忆里,逢年过节来祠堂看戏,是他们儿时最美好的记忆。

  上世纪60年代初,县上川剧团来这里演出《水泊梁山》,吸引了当地不少村民。后来,戏台的传统戏被样板戏取代,村民们自己排练的《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剧的片段,同样扯人眼球。

  虽然戏台上上演的剧目无法数清,但当地村民最为念叨的,还是以当地村民自由恋爱为题材的当地版《小二黑结婚》。“当年,本地一位教师受《小二黑结婚》启发,将当地两名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故事搬上戏台,感染了一大批人。”花桥村村主任李荣国说。

  新中国成立初,花桥村兴办起夜校,帮助村民们扫盲。当年,8组村民邓虎然因为有点文化,在夜校负责帮助村民扫盲。1952年春,夜校办起后,当地没有文化的村民们积极到校上课,这里面,有一个名叫李梦全的女子。李梦全与邓虎然同组,因为人比较聪明,在课堂上显得落落大方,很快便引起邓虎然的注意,不久,双方相互产生好感,进而发展为恋人。

  很快,李梦全的家人得知此事,坚决反对女儿与邓虎然相好。原来,此前李梦全已被父母包办作主,许配他人。万般无奈之下,邓虎然和李梦全找到乡政府,要求政府出面取消父母的包办婚姻。最后,在乡政府的支持下,李家终于收回成命。邓虎然与李梦全结下百年之好。

  此事后来被当地一名叫陈宗龙的村小教师知晓,陈宗龙认为,邓虎然与李梦全争取自由婚姻的故事,与赵树理《小二黑结婚》小说中的情节十分相似,于是萌发将此故事编成剧的想法。于是,一出花桥村版的《小二黑结婚》剧,在该戏台上演。

  “当年,整个普岭乡一带只有花桥村这个戏台。”张朝阳说,该剧上演后,由于剧情感人,又是身边真实的人和事,引来四面八方的村民们观看。

  C 大熊猫专家儿时祠堂念书

  当天天下蒙蒙细雨,雾气很重的张氏宗祠,书声琅琅。新中国成立后,这里相继办起了“张氏小学”、“普岭乡小学”、“花桥村小学”。如今,这里依然办有一村上的幼儿园和小学。

  古楼生辉再现清河颂长安/梨园四春同庆华夏开盛世。戏楼前两边的台柱上,一副纸质的红底黑字对联已发白。在学生们的朗朗书声中,似仍坚守着一份梨园记忆。

  “目前,利用祠堂厢房,村上办有一个幼儿班、两个小学班。”花桥村党支部书记骆碧兰说,别看眼下这里上课的全是民办教师,但当年学校里还是走出了一些人物。

  骆碧兰所说的“人物”,包括中国大熊猫研究专家张和民。张和民系祠堂所在地、花桥村二组人。他在祠堂里的小学接受启蒙教育,并在这里读完小学、初中。后来,考取大学的他离开家乡,走上大熊猫研究之路,成为国内业界屈指可数的专家之一。

  “1992年村上通电时,张和民捐了几千元钱支持家乡。”李荣国说,多年来,张和民每年都要回家看看,特别是过年。2014年清明期间,他专程赶回家参加张氏家族的清明会,期间,张氏家族改选,张和民当选为族长。

  张氏后人考证,他们的祖先来自湖广,但并非因为“湖广填川”。明天启年间,湖广一名叫张廷安的人,因为兄弟分家,带上妻子来到营山普岭安家,到第三代时,共有4兄弟。其一人留住花桥村,另外三人迁徙去了山西落户。留在花桥村的那位男子,也即张氏宗族的先祖。

  如今,花桥村85%的村民姓“张”,当年留住花桥村那位张家先祖的后人,已发展到3500多人。

  D 宗祠留下苏维埃红色记忆

  花桥村10组一处空旷的田坝里,留有两个石墩。墩上两个深孔,曾经引发当地人多种猜测。两个人造的石墩上,为何会出现两个孔呢?

  5年前,张氏宗祠成立张姓清明会,部分见世广、有文化的会员考证发现,该石墩与一个名叫张云凤的人相关。张云凤系当地张氏家族人。清朝年间曾在顺庆府任职。当年顺庆府衙为其赠有一匾,上书“义重明伦”几个大字。

  据说,当年张云凤领受此匾时,官府来人在村里的10组为其立了两根桅杆,上面挂斗以示声名。“宗祠四周当年栽有108窝竹子,这些竹子起到联络、认祖的作用。”张伟明说,在外,只要说是营山普岭张姓人,并知道这108窝竹子,大家就会认祖。

  1933年,红军来到普岭,选取张氏宗祠建立起苏维埃。一时间,当地张姓百姓纷纷参加红军,这批张姓人中,出了一些值得令人记住的人:张守照参加红军后,经历长征,至新中国成立时,成为解放军某部团长。张守照生前曾来到张氏宗祠,为学生们讲革命传统。李荣国至今记得,他读小学时听过张守照所作报告,战争年代时,张守照身负32处伤。

  当年,花桥村有20多人参加红军,至今,巴中的红军烈士陵园里,还有好几位花桥的红军烈士。其中一名叫胡锦弟的,生前曾任红军将领。

  如今的张氏宗祠,已成为当地张姓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每年清明这天,来自四面八方的张氏族人,都要汇聚集一起,祭祖烧香之后,就要由族长讲家族史、讲孝道,最后,通过聚餐联络亲情。

  (记者 李波 文/图)

相关热词搜索:南充 小二黑结婚 宗祠

上一篇:阆中31日举行冬泳活动
下一篇:南充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400余所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