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教育 > 正文

客家人的端午节
2014-05-26 19:08:25   来源:   

邹国庆给孩子们准备面食玩具。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被仪陇客家人称为小端午节,农历五月十五被称作大端午节。小端午节当天,客家人有吃...

邹国庆给孩子们准备面食玩具。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被仪陇客家人称为“小端午节”,农历五月十五被称作“大端午节”。“小端午节”当天,客家人有吃粽子、包包子、喝雄黄酒、划龙船、挂艾叶等习俗。

  据仪陇客家人邹国庆介绍,客家人过“小端午节”以吃包子为主,此节正值小春收获后,故过节有品尝新味、喜庆丰收之意。包子馅有肉的、糖的、花生芝麻核桃仁拌糖的。孩子们还可以制作自己喜爱的面食玩具,如小白兔、白斑鸠、小螃蟹、小乌龟等,玩而且食,乐趣无穷。

  邹国庆告诉记者,也有一些地方的客家人端午节吃粽子。粽子以糯米、赤米豆、肉类等为原料,用粽子叶包成一个个小粽,然后煮熟煮透。有儿媳妇的家庭还要包一些碱粽子,让儿媳妇端午节回娘家送节。如果嫁得远,送节要走上好几天,碱粽不易变质。

  客家人端午节也要悬挂陈艾、菖蒲,以驱恶避邪。有的家庭还用艾叶、菖蒲、蒜苗、野花椒叶、八角枫叶等熬水洗澡,寓意洗除晦气、祛病健体。

  客家人过端午,雄黄是必不可少的东西。端午节前两天,家家户户把雄黄调入酒中,洒在屋中各处,或涂在小孩裸露的皮肤上,以避除毒虫、蚊蝇叮咬,驱散瘟疫毒气。过节当天,全家老少都喝上一点雄黄酒,有“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之说。

  在农村,父母还要在端午节前给孩子准备一个用彩线编织的小网袋和用布、彩色鸡毛缝制而成的“小公鸡”。过节当天,孩子们将“药把蛋”(用各种草药熬制的药水煮熟的蛋)装入网袋中,并与“小公鸡”一同挂在胸前,与同伴们比比谁的蛋大,谁的“小公鸡”美。

  在一些客家人聚居地,农村多在五月初四过节,城里则在初五过节,初六宴请姑姐外甥等,谓之“分节”。过去人们常在端午节当天贴红纸条在墙上,上书“五月五日午时火,烧尽百虫除灾祸” ,或“五月五日午时火,一切害虫都灭绝”,或四周写24个“火”字,中央画一条虫或写一个“虫”字。

  端午节当天,客家人出嫁女要回娘家送节。新过门头一个端午节,除送包子、糖、酒外,还要送蒲扇、面巾等,娘家除回赠蒲扇、面巾各一样给亲家和亲家母外,给女儿女婿的东西就更多了,一般有折纸扇、草帽、伞、衬衣等。家有小孩读私塾的,还要用包子或粽子给老师送节。(余剑 陈良平

相关热词搜索:客家人

上一篇:莫言叫停手稿拍卖
下一篇:观看川剧《文建明》 学习先进典型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