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教育 > 正文

川北大木偶“回家”
2014-06-09 23:32:07   来源:   

两场演出送乡亲  6月4日至5日,在仪陇剧场,参加首届中国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的木偶艺术家们为仪陇市民带来了两场别开生面的演出。  6月...

两场演出送乡亲

  6月4日至5日,在仪陇剧场,参加首届中国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的木偶艺术家们为仪陇市民带来了两场别开生面的演出。

  6月4日下午3时,来自泰山皮影艺术研究院的71岁皮影艺术家范正安表演的皮影戏《泰山石敢当为民除害保平安》,把石敢当这个英雄人物展现得栩栩如生,博得现场阵阵掌声。

  6月5日下午3时,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来到仪陇,表演了《木偶嘉年华》系列节目,令市民拍手称快。国家二级演员陈秀兰表演的《别洞观景》,讲述了天上的白鳝仙姑下凡来到人间,见到山花烂漫、男耕女织的美景,再也不想重返仙界的故事。白鳝仙姑在陈秀兰的手中长袖飘飘,把观众带入流动的水彩画中。

  据了解,仪陇县石佛乡是川北大木偶的发源地,许多市民儿时就看过大木偶表演。市民廖长文看完节目后告诉记者,再次看到皮影和木偶表演,勾起了他儿时的记忆。

  据记载,川北大木偶始于清初。清初移民时,青发荣、青发旺迁徙到仪陇,将大木偶艺术带到仪陇。后来,青氏后裔将此技艺传给亲戚杨三合。1914年,杨三合的后人将木偶戏班的全部家当卖给仪陇县包包场(今石佛乡)的李约之。李约之率子李章福、李章祥等创建了“福祥班”,后称“李家班”。李家父子在川北地区巡回演出数百场,使这一艺术得以妇孺皆知,人称“川北大木偶”。

  1950年,“福祥班”改名为仪陇县木偶宣传组。1952年3月,更名为仪陇县木偶宣传队。1954年5月,改名为仪陇县新民木偶剧团。1956年10月,改名为仪陇县木偶剧团。之后,改编演出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红宝石》等剧目,受到观众好评。1987年,仪陇县木偶剧团更名为南充木偶剧团,并赴俄罗斯、芬兰访问演出。(余剑)

相关热词搜索:木偶 北大

上一篇:首届“三乡文化”艺术节闭幕
下一篇:我市建设三级市民文化艺术培训机构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