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交通 > 正文

158年的古戏楼 张公镇的“KTV”
2014-06-23 17:36:44   来源:   

 张公镇158年历史的古戏楼。  每年元宵节,我们张公桥社区群众自编自演,锣鼓、舞蹈、小品、相声、独唱、乐器独奏等20多个节目个个精彩...


 张公镇158年历史的古戏楼。

  “每年元宵节,我们张公桥社区群众自编自演,锣鼓、舞蹈、小品、相声、独唱、乐器独奏等20多个节目个个精彩。”昨(22)日,仪陇县张公镇党委书记漆亚军告诉记者,当地人经常会在该镇的优孟才古戏楼上唱歌跳舞,158年的古戏楼成了现代人的“KTV”。此外,为了丰富当地群众的生活,元宵节晚上除了举办晚会,白天还会举办全镇农民运动会。

  三处地名 都是纪念汉桓侯

  三国时,汉桓侯张飞镇守阆中,很多地方都留有他的遗迹。仪陇县张公镇,就是因为纪念张飞而得名。

  “在张公场镇东北角,有一个山垭叫‘亮垭子’,‘亮垭子’旁有一座‘张公桥’,我们镇又叫‘张公镇’,这些都与三国时期的张飞有关。”今年76岁的彭鼎熙是土生土长的张公人,他告诉记者,相传,张飞任巴西太守镇守阆中,一次从巴中连夜赶回阆中时经过张公,“在行经一座山梁垭口时,张飞突然发现天边已现鱼白色,说了一句‘天亮了’,现在这个垭口叫‘亮垭子’。”

  在亮垭子旁边,有一大块长方形的石头露出地面,远远看去,山丘像桥墩石头好似石板桥面,相传当年,张飞在经过亮垭子时,也从这“桥”上经过,这座“桥”后人叫它为“张公桥”。

  “加上张公镇,三处地名都与张飞有关。”彭鼎熙说道。“张公镇位于仪陇县北部,距县城新政78公里,东邻巴中市尹家乡,北靠阆中市望垭镇。”张公镇党委书记漆亚军告诉记者。

  清代戏楼 仍是当地文娱阵地

  俯瞰张公场,便会发现,整个场镇呈现倒丁字布局,在交叉点处,便是张公镇党委、政府办公地,而紧挨着的便是一座古戏楼,戏楼上书写着“优孟才”三个大字,由8根碗口大的马桑子树支撑,盖着琉璃筒瓦,柱、栏、枋、额雕有彩绘,图案主要有岳飞刺字、包公铡美等戏剧剧照。据仪陇县文管所所长范启裕介绍,优孟才古戏楼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修建,是仪陇县文物保护单位。

  “过去,每年春节,从初一到十五,我们剧团在戏楼里天天唱川剧,听戏的人场场爆满。”今年73岁的黄全治年轻时,在原张公剧团跑龙套,干些帮腔等角色,回忆起几十年前戏楼的热闹场景,他记忆犹新。如今张公剧团早已解散,每年春节更不会登台演出。

  “优孟才”,寓意具有优孟一样的才华。谁是“优孟”?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记载:优孟者,春秋时期楚国宫廷艺人也。以优伶为业,名孟,故得名。荆州人。从小善辩,擅长表演,常谈笑讽谏时事。

  “戏楼是清朝时候修建的,至于为何要取名‘优孟才’,只是传说一个秀才赶考路过时取名并书写的。”黄全治告诉记者。

  “戏楼仍然是我们张公场的主要文化娱乐场所,每年元宵节,我们镇都会举办元宵晚会,来自全镇各界群众代表都会登台表演节目。”漆亚军告诉记者。他随后给记者展示了该镇2012年元宵晚会的照片,这场晚会由张公人自编自演,4个主持人是大学生,锣鼓、舞蹈、小品、相声、独唱、乐器独奏等20多个节目由群众、老师、学生表演,演员最小的4岁,最大的年过花甲,“年轻人运用光电声技术,唱着现代流行歌曲,具有158年的古戏楼成了现代KTV。”(张斌 记者 刘洋 实习生 罗艳 文/图)

相关热词搜索:古戏楼 张公

上一篇:南大梁高速公路四季花常开
下一篇:蓬安打造清溪河“爱情文化滨河景观带”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