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卫生 > 正文

泳池里的隐患 你知道多少?
2018-08-02 09:28:13   来源:南充晚报   

  高温天气下,很多市民会到游泳池、水上乐园等场所消暑纳凉,尤其是休息日的高峰时段,游泳池犹如下饺子一般挤满了人。 可是问题来了,不少人担心游泳池的水不干净,甚至会被染上疾病。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这些情况发生呢?记者昨(1)日请教了相关专业人士。

  卫生检查 确保游泳池水质安全

  大多数人都觉得, 游泳池要闻到氯的气味才是干净的。是的,游泳池里的水确实需要经过氯的消毒,但是氯过量会造成很大的刺激性。对于游泳池的清洁消毒标准, 卫生部门有相关规定。

  记者从顺庆区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大队获悉,根据《游泳场所卫生规范》规定,经净化消毒的游泳池水质应符合相关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游泳池水应保持游离余氯浓度为0.3-0.5毫克/升,浸脚消毒池池水余氯含量应保持5-10毫克/升,应当每4小时更换一次。另外,正规的游泳池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换水, 保证游泳池里的水是干净见底的。

  据悉,7月中旬开始,顺庆区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大队对辖区游泳场所开展为期2个月的专项监督检查。目前,已有10余家游泳场所接受检查,检查结果总体良好,水池内游离余氯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游泳消暑 小心患上“泳池病”

  游泳消暑虽好,但小心患上“泳池病”。家住顺庆区红光路的蒲先生就因为到公共泳池而被感染了甲沟炎。

  今年32岁的蒲先生告诉记者, 从高中时期开始,他的大脚趾就出现了“嵌甲”,所以平时很注意脚部指甲的护理。“上周末和朋友一起去水上乐园消暑,玩了两三个小时。没想到第二天,两个大脚趾出现红肿,并伴有疼痛,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我,感染了甲沟炎,若治疗不及时还会导致化脓等症状。”蒲先生说,今年第一次下水就被感染,他可不敢再去游泳了。(记者 祝真珍)

  延伸阅读

  这些“泳池病”得当心

  每年夏天,因为游泳出现皮肤病、眼病、耳病、消化道疾病的人不在少数。

  ●皮肤感染

  记者从市中心医院皮肤科了解到,皮肤病是泳池畔的高发传染病之一。据皮肤科医生李达介绍,由细菌感染的脓包疮一旦破裂, 细菌进入池水,健康的人接触到就会“中招”。市民一定要选择正规、水质有保障的游泳池, 时间上尽量避免游泳高峰期下水。

  ●眼部炎症

  游泳后出现眼部感染也很常见,特别是大家常说的“红眼病”,也是医学上所说的急性结膜炎。 据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黄海介绍,每年6月到8月,急性结膜炎感染率是冬天的两倍, 发病者大多是经常游泳的人。游泳一定要戴泳镜,如果游泳后眼部有异物感、痒感和其他不适,千万不要用手揉眼睛。 万一不小心患上眼部疾病, 要记得自觉与他人保持距离,避免去公共场所游泳。

  ●耳部炎症

  游泳时耳朵也很容易进水,脏水停留在耳内会使耳朵堵塞、流脓等,引发外耳道和中耳炎症,严重的还会引起鼓膜穿孔等。游泳时最好戴上耳塞,若耳朵进水后,及时用干净的棉签吸干耳道里的水。患有中耳炎的病人要尽量避免游泳。

  ●消化道疾病

  人们在游泳时难免会被水呛到,菌痢、感染性腹泻等病菌会随着水一起进入人体口腔和胃部,这就增加了患消化道疾病的危险。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嘉陵区“2018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正式启动
下一篇:蘑菇+茄子=毒药? 假的!别信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