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地区选择
顺庆 |高坪 |嘉陵 |阆中 |南部 |西充 |仪陇 |营山 |蓬安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魅力乡镇
遗落老观的古韵遗风
2014-06-11 22:58:32 来源:[] 编辑:[李竹柳]
  

  


老观老街。

  初夏来到老观镇,那些遗落街院的古韵遗风悄悄袭来,有些遥远,有些清凉。

  阆中老观是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四川“最具保护价值古镇”。从南充到老观,两个半小时的车程。下车后最先入眼的,便是老龙镇街上那四角重檐、古色古香的奉国楼,镂空窗户上雕刻着花草虫鱼,檐柱挑梁龙飞凤舞,朱红色的木柱巨龙缠绕,雕梁画栋,别有洞天。

  从奉国楼牌坊进入到老龙镇街,这条街有900多米长,整条街有保存完好的石板路、明清时代的古院落。当地一些居民说,老观镇保留了许多传统的东西,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农耕特色,碾米坊、烤酒坊、旱码头、古米仓……这些挑角飞檐、窗栏格扇的穿斗式古建筑,诉说着老观古镇的历史记忆。

  老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建制史有1500余年,其中奉国县在这里设县长达732年。1933年至1934年间,红四方面军曾在老观场设立苏维埃政府,徐向前、李先念曾在此指挥了著名的老君山、鸡山梁战斗。

  “我今年快80岁了,在我很小的时候,这些老院子、古代石板路就是现在这个样子。”原老观区公所炊事员彭显烈介绍说,魁阁、茶楼、过街楼、渣子门、奉国牌坊等老建筑都是明末清初的建筑,像这样的古建筑群在老观就有48处。

  “我陪你转一转。”彭显烈老人主动当起了“导游”。穿越曲径通幽的古街小巷,不时看到一些居民在做手工刺绣,一些老人悠闲地散步。彭显烈介绍说,上个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老龙镇街、新凤街热闹得很,逢场天人山人海,特别是过年的时候,老观镇的戏班子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每天演好几场戏。

  这是一栋别具一格的穿斗式木质结构戏楼,呈“U”字型,层层飞檐、翘角凌空。每当逢年过节的时候,竹马、牛灯、旱船、钱棍、腰鼓、皮影等民间特色小戏都要在这里登台表演,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老观是“春节文化和川北灯戏”的发源地,巴蜀民歌《晾衣裳》,老观人至今仍在吟唱。谈起老观民歌,新凤街74号88岁的居民侯明芳即兴清唱起来:“清早起来去赶场,摘片树叶吹响响……”展示着浓郁的川东北地域文化。在老龙镇街,有一块老观民俗文化艺术团的匾牌,如遇旅游旺季和春节,这些民间艺人将表演灯戏、川剧折子戏、皮影,当地一些老人将这里称之为“灯戏窝子”,口传心授的文化传承全国少有。目前老观镇正在申报古灯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古镇、古民风、古灯戏为老观的旅游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不一样的地域,不一样的文化。老观民间小调,是当地原生态文化的“根”。“晚霞挂树梢,百鸟林中叫,林中叫哟;风儿轻轻吹,树林摇啊摇,摇啊摇……”居民李思坤哼唱起老观的民间小调,将人们带回了怀旧的年代。君山社区主任侯小平兴奋地讲,老观的民间艺人正在整理当地的民歌、小调等,旨在弘扬传承老观特色民俗文化。

  从古至今,老观人演灯戏、看灯戏、议灯戏。灯戏是老观镇的历史文化品牌,也是现代老观人的骄傲。作为历史上的“灯戏窝子”,灯戏的渊源流长,与古镇历史文化街区一脉相承,而今成为古镇原生态文化旅游的“魂”。(张德利

上一篇:“市外桑园”在新庙
下一篇:大学生走进新农村感受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