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区 > 嘉陵 > 正文

嘉陵: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让每一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
2016-11-08 09:37:08   来源:南充日报   

学生在嘉陵一中操场活动 樊俊 摄

  近年来,嘉陵区坚持“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把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和建设“成渝第二城”、打造“宜居新嘉陵”的重要支撑。以改善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均衡配置教师资源、保障教育机会公平均等为重点,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让教育驶入优质均衡发展“快车道”,让每个孩子都享有更好的教育。

  改善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均衡配置

  郁郁葱葱的校园、现代化的操场、宽敞明亮的教室、温馨的学生书屋……11月2日,记者走进嘉陵区大通小学,处处感受到现代化的教育气息。“自从学校改造完毕后,软硬件环境都得到了提升,一点不比城里的学校差,孩子在这里上学,我们很放心。”学生家长陈发明告诉记者。

  “大通小学地处嘉陵区大通镇,距离城区约20公里,是一所较典型的乡村小学。2014年以来,我们利用中、省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新建了运动场,维修加固了教学楼,改造了旧学生公寓,极大地改善了教学条件。”该校校长周兴国介绍说,目前,学校不仅各种功能室一应俱全,还形成了以“仁爱教育”为主题,突出绿色发展理念的独特校园文化,满足了农村孩子也能“上好学”的需求。

  “确保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并基本均衡,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重要内容。”该区教育局局长唐永强介绍,2012年以来,该区累计投入资金1.1659亿元,对56所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进行了改造,新建、改建、扩建校舍面积达到23.76万平方米,为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有效化解城区“大班额”现象,解决适龄儿童“上学难”问题,近年来,该区累计投入资金2.47亿元,在城区新建、改(扩)建了思源实验学校、嘉陵一中、陈寿中学等8所学校,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额近万个。

  与此同时,该区还在均衡配置教育设施设备上下大功夫,2012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138亿元,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育装备提升,完善了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功能室建设,各校实验仪器、音体美器材及图书品种数量均达均衡标准。

  加强队伍建设 确保师资优质均衡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光有漂亮的校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还不够,还需要强化队伍建设,确保有一支优质均衡的师资队伍。”唐永强告诉记者,为缩小校际间的差距,实现教师队伍优质均衡,2013年以来,该区通过公开招考、招聘等方式,新招录优秀年轻教师406名(其中音体美及计算机教师69名),并全部安排到农村学校授课,有效缓解了农村学校教师紧缺和学科不配套的问题。

  如何保障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呢?2014年以来,该区按照每人每月400元的标准(村小教师每人每月500元标准)为农村学校教师发放生活补助4518万余元;2015年起,按每人每月300元的标准,兑现农村学校教师工作津贴。农村学校教师的生活条件、工资待遇得到切实提高,使农村学校也能留住人才、留住名师,大大提升了城乡学校间的师资均衡化。

  在积极外引教师的同时,该区还出台了教师交流制度,建立了双向选择、支教上挂、结对帮扶等交流机制,促进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师资力量均衡。2013年至2016年间,该区956名教师、154名校级干部进行了交流,实现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教育资源的共享。

  加强名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名师带动、辐射和引领作用是该区实现师资力量均衡的又一举措。据了解,目前,该区成立了6个名师工作室,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开展送教下乡、教学研讨、教学指导、教师培训等活动,为农村中青年教师和学校干部成长搭建了平台。目前,全区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率均达到100%,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师生比等主要均衡指标差异系数均低于国家规定水平。

  保障教育民生 确保教育机会公平均等

  11月2日中午,大通小学一房间内,五年级学生苏春林正拿着一本《诗经选粹》与同学分享读书的快乐。据介绍,这一房间是该校专门建立的留守儿童之家,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后,准时向留守儿童开放。

  记者在留守儿童之家内看到,课桌上摆满了各类图书,象棋、五子棋等应有尽有,整洁、清爽的布置营造出轻松的氛围。“这是我最愿意来的地方。”苏春林对记者说,他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自己和爷爷奶奶居住。因为家里穷,除了日常开支外,基本没有多余的钱购买课外书籍。现在,学校建起了留守儿童之家,他在这里可以阅读到很多课外书。

  “嘉陵区是国贫区,有大量在外务工的人群,因此建立健全完善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是保障教育民生,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均衡发展的重要一环。”该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区共建立留守儿童之家69个、留守儿童活动中心36个、建立乡村少年宫21个,并探索建立了以政府力量和社会力量投入为主、其他力量为辅的“2+X”留守儿童关爱模式。每年暑期,该区都会组织部分留守儿童分赴广州、深圳、北京、上海等地与家人团聚。

  事实上,在保障教育民生、确保教育机会公平均等方面,该区所做的工作远不止于此。为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该区将其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体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目前,该区安排了嘉陵二中、计算机希望小学专门接收进城务工子女就读。今年,城区学校共接收了6221名(小学4040名、初中2181名)进城务工子女入学;为落实三类残疾儿童入学保障,该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并在特教体系、投入机制、教师队伍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目前,全区“三残”儿童入学率达92.8%;为落实贫困学生入学保障,该区对全区7578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进行核查登记,建立了“财政资助为主体、其他资助为补充”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仅2016年,区本级财政用于资助贫困学生的资金就达508.9万元,彻底杜绝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因贫辍学。(任俊吉)

  (原标题: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让每一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

相关热词搜索:嘉陵 孩子

上一篇:嘉陵区食药监局开展旅游景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下一篇:嘉陵:山旮旯里走出“草根”文艺队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