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区 > 营山 > 正文

营山男子花香里创造价值 建280亩栀子产业基地
2016-06-27 10:03:25   来源:南充晚报   

  有没有一种产业,既有田园诗画风光,又能够在花香里创造价值,成为当地村民致富增收的 “法宝”?营山县七涧乡石岩村村民胡志杰探索了一条种植栀子发展中药材产业的道路。如今,他创建的280亩栀子产业基地,成为当地一道美丽的风景。

  6月21日,在位于营山县七涧乡石岩村的栀子产业基地里,胡志杰正在查看栀子果的长势。一大片一大片栀子树,或坐落在山坡、或坐落在田地,它们以顽强的生命力,让贫瘠的土壤开放出丰腴的花朵来。目前,部分栀子花多已凋谢,小小的、嫩绿的栀子果正崭露头角。

  采访中,记者得知,今年49岁的胡志杰是该村村民。他当过兵、学过烹饪,至今仍在营山县城经营着一家餐馆。近年来,随着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农村的土地撂荒现象严重,乡村日益凋零。或许,久居城市的他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乡土情结;或许,热爱土地的他看见家乡的撂荒土地便有一种强烈的怜惜之感。“如何利用这些荒芜的土地干事创业,带领家乡的老百姓致富呢?”这成为胡志杰心中的困惑。

  经过多方考察,胡志杰了解到,营山历来有种植栀子树的传统。每逢初夏,营山县城和乡村到处洋溢着栀子花的清香,而栀子果可用于医药、作料等,市场需求量大,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此,胡志杰选择以种植栀子为主导,发展中药材产业。

  2013年,胡志杰在家乡流转荒山100亩,去杂、平整土地,为栀子树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次年4月,他在贵州买回20多万元的种苗,满怀希望地栽种下去。那段时间,平寂的石岩村热闹了,村民们在地里挖土、栽苗、浇水、施肥,一片繁忙景象。

  然而,好景不长,刚种植下的栀子树苗遇上了洪涝。长时间的阴雨天气,让喜阳光、喜干燥的栀子树长期处于雨水的浸润之中。一棵棵看起来很健康的树苗,根部却在慢慢溃烂。不知不觉,栀子树苗死亡5000多株,损失惨重。

  本来就不支持胡志杰创业的家人这次暴发了。老父亲强烈反对,叫他收手不干。为了让儿子放弃种植,他甚至闹起了绝食。母亲叫儿子向父亲道歉。可倔强的胡志杰说,我没有错,不会道歉。可是,背着年迈的父母,受到经济和精神双重打击的胡志杰偷偷流下眼泪。

  到底该放弃还是坚守?最终,“拼命三郎”胡志杰选择了坚守———花了近20万元重新补苗。

  书上学、电视里学、电脑里学。自从和栀子结缘,胡志杰恶补栀子树种植方面的知识。如何施肥、如何扦插,他通过学习,在实践中慢慢摸索。最终,在他和村民们的精心呵护下,补种下的栀子树苗茁壮成长。

  2015年,先期栽种的栀子树已挂果,初见成效。尝到甜头后,有一定经验的胡志杰扩大发展规模,又流转土地180亩种植栀子树。不仅如此,胡志杰还成立了营山县灵馨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当地农户以土地入股,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订单回收”的运行机制,共同发展中药材产业。

  为了利用种植空间,充分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胡志杰采取了在栀子基地里套种黄精、桔梗等中药材的模式发展产业。为此,他向村民提供种苗和技术,统一管理,而收成则归农户所有。

  一听说可以套种,村民的积极性大增。他们利用林下闲置地,开始栽种其他中药材。村民胡道荣入股专业合作社2亩多土地,他在这2亩多土地里种植了栀子树,并套种了黄精。

  “栀子树栽种后,两三年即可投产,一亩能产200公斤左右,目前市价20元/公斤,并可连收30年,我看好种植的前景。”采访结束时,胡志杰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熊莉)

  (原标题:撂荒地里 飘来栀子花香)

相关热词搜索:营山 栀子 花香

上一篇:焦裕禄女儿来营山讲述父亲的故事
下一篇:营山千坵村的“脱贫经”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