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绸都社区 > 麻辣南充 > 正文

一口钟背后的屈辱
2014-04-16 09:23:09   来源:   

    4月15日,记者获悉,近日,阆中市博物馆从该市东风中学征集到一口校钟。据了解,这口钟是抗战时期侵华日军轰炸阆中时留下的一枚未...

  

 

  4月15日,记者获悉,近日,阆中市博物馆从该市东风中学征集到一口校钟。据了解,这口钟是抗战时期侵华日军轰炸阆中时留下的一枚未爆航空炸弹改制而成的。

  记者看到,这口钟用铸铁制成,已经锈迹斑斑。阆中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口钟残高31厘米,直径34.6厘米,重约30公斤。据原东风中学校长岳启勋介绍,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这口钟一直作为东风中学的校钟使用。

  据《阆中县志》记载,民国30年(1941年),日军飞机曾4次空袭阆中,共投下400余枚炸弹,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岳启勋的老家在阆中市石滩镇,日军轰炸阆中时,他只有七八岁,曾亲眼看见日军飞机从房子上空低空飞过。

  据记载,当时,日军飞机轰炸了城北飞机场、锦屏山、阆南桥、马家沟一带。这枚改制成校钟的航空炸弹,就是日军在第三次轰炸阆中时留下的一枚哑弹。

  上世纪50年代初,阆中中学一名老师在当年被日军炸出的炸弹坑里发现了这枚哑弹。炸弹的引信和弹内炸药被清除后,有人将其横向锯为两段,安装挂钩后,分别悬挂于阆中中学和东风中学,作校钟使用。

  岳启勋对这两口钟印象深刻。“阆中中学的钟长一点,挂在学校一棵树上,但声音不大。东风中学把钟吊在图书馆房顶的一个木架上。这口钟的响声特别大,白塔山、沙溪场都能听到。”

  岳启勋说,“这是侵华日军罪行的铁证,应该让更多人看到。”

  如今,阆中中学在校园内建起警示教育基地,炸弹改制而成的校钟被悬挂在亭子里,并附文说明,向学生介绍那段屈辱的历史。东风中学的校钟则被存放在保管室。

  岳启勋给市文物局写了一封信,建议把东风中学的校钟存放于市博物馆。日前,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来到东风中学,办理了校钟的交接手续。据这位负责人介绍,这口钟将作为抗战文物被保存起来,警示后人勿忘国耻。(邓斌)

相关热词搜索:屈辱 背后

上一篇:建生态南充 绿道如画廊
下一篇:@南充人 缴费方式看过来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