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外媒看四川 > 正文

金融扶贫情满阆山阆水
2019-07-27 11:25:00   来源:中国城市网   

  金融扶贫情满阆山阆水

  ——四川阆中农商银行推进金融精准扶贫纪实

  近年来,在脱贫攻坚的战役中,阆中农商银行创新服务支持三农支小微企业,加大金融精准扶贫力度,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一路攻城拔寨,决胜脱贫攻坚,为贫困乡村和贫困群众奔小康路上加速, 使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8.8亿贷款投向贫困农民

  近年来,阆中农商银行8.82亿元小额信贷和扶贫再贷款投向贫困农民、贫困农村和脱贫产业。

  “金融精准扶贫,阆中农商银行作为阆中本土金融机构,必须发挥金融扶贫中坚力量作用。”该行董事长刘世平说,这既是农商银行应担的社会责任,也是农商银行的历史使命。

  为更好地完成金融精准扶贫工作,阆中农商银行建立健全金融扶贫工作机制,成立了金融扶贫领导小组,专门设立金融扶贫办公室,确定专人负责做金融扶贫工作。先后制定了《阆中农商银行切实做好金融服务支持精准扶贫工作意见》、《阆中农商银行十三五精准扶贫工作规划》、等规章和指导意见,凝神聚力致力于打赢脱贫攻坚战。

  阆中农商银行承担了全市50%的扶贫小额信贷发放任务和24个乡镇的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有1310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除年龄超过70岁、无劳动能力、残疾人拥有医疗补助的外,对其余符合评级授信条件的12201户贫困户全部完成评级授信。

  在支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上,阆中农商银行积极探索实行“农户借款+政府贴息+业主用钱+业主给农户分红+业主担保还款”的扶贫模式,执行扶贫优惠政策,扩大对贫困户的评级授信额度,平均授信额度扩大了近3倍。

  近年来,阆中农商银行已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3.1亿元,发放脱贫产业贷款5.7亿元,支持产业龙头企业等39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脱贫产业,为贫困农民和贫困农村的发展注入活力,内化成贫困户脱贫、贫困村“摘帽”的动力源泉。

  承诺 “责任田”返贫率止于零

  阆中农商银行不仅仅是为贫困群众和贫困村注入金融的血液,在对口帮扶的“责任田”攻坚克难,帮扶的三个村先后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两年前,我们这里还是远近有名的贫困村。”五龙村村支部书记缪文润说。

  五龙村是省级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9户,贫困人口155人。2016年,四川省农村信用联社定点帮扶五龙村,阆中农商银行与阆中市相关部门具体负责帮扶事宜。

  “五龙村山水相依,南邻国家4A级景区天宫院,距国家5A级景区阆中古城仅23公里,区位优势非常明显。”阆中农商银行副行长张权说,他们会同其它帮扶单位为五龙村量身定做“产旅融合”的脱贫之路和“建基地、创品牌、助旅游、搞加工”发展模式,激发并带动村民特别是贫困户积极增收致富。

  阆中农商银行先后完成全村475户农户授信评级,1308.5万元授信额度供村民随时贷取,主动对接沃柑、瓜蒌种植园等5个产业项目建设。阆中农商银行强有力的信贷资金支持,五龙村建设脱贫攻坚示范点提速,村民们分享到发展的“蛋糕”,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在统一规划建设中迅速“变脸”向好。农家乐如雨后春笋,村民们的收入迅速翻番达到人均2万元,全村2017年一步到位全面实现脱贫摘帽,并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示范带。

  2016年,阆中农商银行与平安村结成帮扶对子,具体帮扶74户贫困户,2016年脱贫,2017年摘帽。

  结对帮扶平安村以来,阆中农商银行除全力做好金融服务外,还支持平安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阆中农商银行注重整合各方资源,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引入阆中市燎原地种植专业合作社,打造300亩“奔康产业园”,引入阆中化工公司、阆中仁济医院、东达立新旅游公司、张飞醋业等企业实施对口帮扶。平安村几乎每天都有新变化,贫困户增收工作落到实处,仅劳务收入一项就每年达到40多万元。

  老观镇的平安村从十里八乡有名的贫困村变成了如今的致富村。户主吴永顺笑得合不拢嘴:“可以,可以,非常满足了,现在不愁吃咯,不愁穿咯,你看嘛,住的房子也弄得这么好了!”当被问到对现在的扶贫政策是否满意时,吴永顺双手合十连连念到:“好好好,感谢国家,感谢政府,感谢(阆中)农商银行,我满意,很满意!”吴永顺就是平安村所有贫困户的一个缩影。

  扶上马还需要送一程。阆中农商银行帮扶的三个村先后整村退出贫困,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撒手。2019年6月12日,阆中农商银行副行长张权带领农商行扶贫办再次到平安村现场办公,进一步了解贫困户的需求。

  真情 扶贫扶智增强内生动力

  扶贫,帮扶单位的作用攸关,但群众永远是主体。

  “农商行的根在农村,服务农村、服务农民,引导农民依靠自身、依靠勤劳双手发家致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刘世平告诉我们,仅仅依靠发展扶贫产业建立起来的利益链接机制,还不能最大幅度地激发贫困农民的内生动力,全面扶智才是持续增强“造血”功能的根本之策。

  农民夜校是阆中农商银行扶智的举措之一,而老观镇平安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刘显洪就是受益人。几年前,刘显洪因妻子离家出走,留下2个孩子。当过村里的赤脚医生的他生活举步维艰,遂自暴自弃,对脱贫失去了信心。

  阆中农商银行结成帮扶对子后,在村里开办“农民夜校”,因为需要给村民们上医疗卫生常识课,驻村干部杜宗霖找到了刘显洪,希望他能帮忙担任主讲。

  一次主讲的机会让刘显洪与农民夜校结缘。

  此前,刘显洪一直对农民夜校持抵触态度,经过那次主讲,他对夜校的印象大为改观,觉得能长不少见识、学到不少东西。从此以后,他成为了夜校的常客。

  刘显洪的变化被驻村干部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杜宗霖积极想办法为其寻找学习机会,到村卫生室见习坐诊,争取各级医疗部门培训名额。去年,刘显洪主动到农商银行老观支行申请帮扶小额信贷5万元,开起了自己的小诊所。

  目前,刘显洪的小诊所生意兴隆,每天都要接待患者20多人。刘显洪说,自己穷了几十年,一直都有一个为当地老百姓提供最廉价医疗服务的梦想,但因为家庭变故而信心全无,是农商行的夜校让他认真反省自己恢复了信心,他的梦想开始照进了现实。

  截止目前,阆中农商银行的农民夜校已经开办了几十期,每堂课也由以前的几人前来听讲到现在的人满为患。

  “我们的夜校,除了包括防范金融诈骗、个人征信等金融方面的知识外,还包括政策宣讲、感恩教育、养殖技术、市场营销、致富典型等多个方面。”据刘世平介绍,夜校的主讲既有行领导员工参与,也有当地的农民、企业主主讲,还不定期聘请相关领域专家传经送宝,丰富的内容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吸取养分开阔视野。

  阆中农商银行的“扶智”不仅仅在夜校,遍布各个乡镇的网点和村级金融服务站都是宣传阵地,驻村干部、各个支行员工,都是金融知识的宣传员、脱贫方式的推广员、勤劳致富的引导员,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民。

  扶贫扶智,不但要扶富当代,还必须扶持好下一代。

  阆中农商银行制定了“阆中农商 助你成才”为主题的助学方案,在联系村开展捐资助学专项扶贫项目,鼓励学生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通过努力学习知识和本领来改变家乡和家庭贫困落后的面貌。

  在岳林垭村,村长助理涂峰铭主导成立童心教育助学基金,多方筹措资金50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贫困学生每年可申请最高到2000元的支持;在五龙村和平安村,所有小学生及初中生、在校贫困生、在校大学生和回乡创业毕业大学生都可享受到阆中农商银行的支持。

  去年以来,阆中农商银行采取派发文具、生活补助、创业贷款、升学奖励等措施,解决贫困户学生的生活问题和毕业回乡创业问题,累计投入资金近7万元,解了170多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燃眉之急。

  一对一帮扶唱响奉献之歌

  2011年夏天的一个下午,身为阆中农商银行双庙分社主任的彭茜,来到双庙中心学校拓展业务,在与老师的闲聊中,得知该校一名刚满10岁名叫陈巧梅的小女孩,父母双亡,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家境十分贫寒。这让她顿生怜惜,决定帮助这个小女孩。

  一场长达八年的爱心帮扶就此开始。

  八年里,彭茜承担起了小女孩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学杂费用,并在生活上时常予以补贴。

  每个学期,彭茜都要来到小女孩的学校,了解她的学习生活情况。每次,她都会给她带来新的衣服和学习用具。她还给小女孩购买了手机,便于平时联系,让女孩感受到了妈妈般的爱。寒暑假期间,彭茜带上她去成都、重庆等周边游玩,让她增长见识和感受家庭温暖。每年陈巧梅生日的时候,她都要准备礼物和蛋糕送至学校或家中。

  相处的日子久了,彭茜把小女孩的爷爷奶奶也当作了自己的亲人,逢年过节都要买上礼品,包上红包,看望老人。彭茜经常自掏腰包购买(且不低于市场价)陈巧梅家养殖的鸡、猪及菜籽油等。从此,这个有着多重不幸的家庭有了主事人,有了主心骨,有了欢笑与希望。

  2012年8月的一个晚上,陈巧梅因感冒发高烧,年老的爷爷奶奶束手无策,哭着给彭茜打电话。她立即把四岁的儿子安置在妹妹家中,自己开车跑到20多公里外的乡里,将陈巧梅送到城里的医院急诊。最后她把儿子接回到家里已是凌晨1点多,当时儿子大哭大闹,说:妈妈是个坏妈妈,只管姐姐不要他;她却含着眼泪耐心的引导儿子,要有爱心,乐于帮助他人,做一个好孩子。

  陈巧梅健康快乐地成长着。八年里,她上了初中,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

  2013年,彭茜的家庭发生了重大变故,与丈夫离了婚,还身负巨债,收入锐减。同年国庆节,她的母亲因抑郁症跳江自尽。一连串的重大打击曾让她心灰意冷,万念俱灰。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依然没有放弃对陈巧梅的资助。

  在资助过程中,还经常招来冷嘲热讽和非议,彭茜也因此委屈过、伤心过、流泪过,纠结过要不要放弃?但最终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坚持着。八年时间,她资助陈巧梅学费、生活费及其他开支达12万余元。她终究挺了过来,默默的信守着自己的诺言。她八年如一日只讲奉献不求索取,大家无不敬重她。陈巧梅更把彭茜当作她最亲近的人,并亲切地称呼彭茜为“彭妈妈”。

  善举无需回报,大爱行动永远在路上

  阆中农商银行脱贫攻坚迎检工作组的成员、扶贫先锋队队长、帮扶责任人孙红玲因为扶贫,孙红玲与两个失去母爱的孩子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情缘。家庭的贫困、生活的窘迫,让他们举步维艰,生活完全没有目标和方向感。第一次与他们相遇就让她萌生了“帮帮他们”的强烈愿望。

  “扶贫先扶智”。年仅10岁的黄玉林,3岁丧母,家有年逾8旬多病的奶奶和年近50体弱的父亲。为了让孩子走出困境,孙红玲对孩子的帮扶计划一是以助学为主,每年定期资助5000元教育经费,实行专门的账户管理,满足孩子学习和生活之需。二是经常与孩子现场或电话沟通交流,鼓励孩子好好做人。三是经常给孩子置办一些学习用品和读物,引导孩子要想走出困境就必须好好读书,让孩子对未来充满信心。截至2019年6月,孙红玲资助孩子教育经费17000元,给孩子购置学习用品和衣帽鞋袜近2000元,并为其家庭提供种养殖经费2000元。

  近三年来,积极的帮扶政策,使黄玉林家有很大的改观,已达到脱贫标准。

  “扶贫先扶志”。23岁的黄琪,是孙红玲帮扶户黄周的女儿,2015年其母因肺结核医治无效死亡。2016年,黄琪也被确诊为同类耐药性结核,经华西医院确诊其左肺叶已基本坏死,唯一的治疗方案是先药物治疗再实施手术,预测治疗费用30万元。这对于这个已被其母拖累得残破不堪的家来说无异于泰山压顶。痛失母爱又无经济来源的孩子,倍感生的绝望,万念俱灰,天天以泪洗面。为了让孩子重拾生的信心和勇气,孙红玲及时将孩子的情况向驻村书记杜宗霖、扶贫办主任张洋以及分管扶贫工作的张权副行长分别作了汇报,一起共商孩子的帮扶计划并逐一落实。一是利用亲戚朋友关系联系到南充市中心医院,通过政策咨询以转诊的方式入院,以便少量医疗费用的报销;二是通过现场、微信或电话沟通的方式,从心理上对孩子进行输导、引导,让其感受人间的关爱和温情,最后实现积极配合接受治疗;三是从政策层面寻求扶持措施解决孩子的就医压力,2018年帮助该家庭办理贴息贷款1.5万元发展种养殖业创收;四是通过总行对孩子实施捐助倡议,两次共向黄琪捐赠5500元。后续,孙红玲还拟将通过向民政争取政策扶持、内部捐赠和众筹等方式解决孩子的手术费用。

  善举无需回报,践行大爱的行动永远在路上。( 向小顺 李庆 唐靖)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019都江堰李冰文化国际旅游节 将于7月26日启幕
下一篇:“产销对接助力精准脱贫”主题活动在四川省南充市召开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