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南充新闻 > 正文

涅槃重生 南充丝绸走出低谷
2016-05-11 09:30:43   来源:南充晚报   

丝绸绘画工艺———蜀绘

  南充丝绸经历了鼎盛和低谷,经历了计划经济模式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在国有茧丝绸企业实施改革改组改制后,股份制、民营制企业占到了半壁江山,南充丝绸走出低谷,涅槃重生。

  丝绸小镇 百年六合

  都京镇(今高坪区都京街道),拥有着多项“全国第一”。

  2009年4月, 都京镇被中国茧丝绸协会授予“中国绸都·丝绸第一镇”。“第一镇”的理由很充分: 该镇年产丝绸1200万米,绸的产量居全国第一;该镇可生产出6A级生丝,质量居全国第一;缫丝、制绸、印染、服装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属全国第一。

  1912年,西充县占山乡人傅骏山在都京镇开办兴隆丝厂(后改名为六合丝厂,也是南充丝二厂的前身)。南充丝二厂曾被缫丝同仁誉为“世界缫丝业大厂之最”。

  1990年,南充丝二厂平均年生产总值突破亿元大关。这个生产规模在当时不仅是中国第一, 甚至堪称亚洲第一大缫丝厂, 当时南充丝二厂职工最多时达上万人,也被称为亚洲最大“万人工厂”。

  2012年,都京丝纺服装工业园开工建设,目前园区已经拥有以六合集团为龙头的多家丝绸企业。 而距离工业园不远处,是正在建设的南充港都京作业区。集装箱码头建成投用后,都京的丝纺服装产品可通过货轮直接由水路运往重庆、 上海等地,与陆路相比,运输成本大幅降低。

  依格尔 崛起的南充丝绸

  富安娜、罗莱、梦洁、水星…这些对于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家纺品牌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共同的名字———依格尔。

  位于南充市嘉陵工业集中区的四川依格尔纺织品公司, 是一家集织造、印染、 服装、 床上用品和旅游工艺制品生产、贸易于一体的丝绸联合企业。20余年来的发展, 公司由年销售额仅100余万元,到现拥有总资产2.1亿元,有宽幅提花剑杆织机和与之配套的炼染印整设备330台(套),成为四川乃至中西部地区唯一的宽幅丝绸面料生产企业。

  公司加大产品研发,就新化纤/蚕丝多组分复合型面料的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了重点突破,解决了丝绸面料保温性能,增强了丝绸的抗皱性能这个关键技术和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

  在2007年,依格尔公司成功研发出了在国内领先的特宽幅高经密大提花真丝家纺家居面料,填补了四川生产宽幅高档丝绸的空白,并获得了四川省科技成果三等奖、中国丝绸协会授予的“高档丝绸标志”证书,企业丝绸高端品牌产品不断进入国际国内市场。

依格尔丝绸原料生产车间

  延伸阅读

  百年蚕桑学堂

  据《东方》杂志,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顺庆肖广文(善斋)将学署舍改建蚕桑传习所, 招本县生员10余人,传授养蚕新法。

  1913年, 张澜与南充地方人士创办的南充县立中学校,并制订实施方案,兴教育,建桑园,办蚕社,开工厂。1924年,南充县立中学校与南充立乙种实业学校等合并,设普通、师范、工业、农蚕、医学专业,其中工业专业主要培养丝绸工业技术人才,是当时中国西部唯一培养蚕丝专业人才为主的中等专业学校。

  烘茧技术国内领先

  上个世纪50年代末推广的206型号推进式烘茧灶, 日烘鲜茧量相当于煤灶的10倍。1959年下半年,在全国蚕茧收烘技术革新经验交流会上, 代表们认为此灶结构科学, 能合理利用和控制烘茧温度,节约煤源,保证茧质,为四川独创。

  1978年,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由南充丝二厂研制成功。1982年, 第二代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投入使用。1991年,最新一代的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通过国家纺织工业部鉴定,获纺织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此后,南充的烘茧机技术水平一直走在国内领先水平。

  首届丝绸节万人空巷

  1990年8月25日, 南充首届丝绸节盛大开幕,举办这样规模巨大、盛况空前的丝绸节与当时南充丝绸行业的蓬勃发展不无关系。 虽然已经过去26年,但很多南充人依旧清楚地记得这个让南充丝绸人振奋的日子。

  1.5公里长的文化路商展区,400多个展厅,33个展团,1016家企业,在丝绸节上无一个打“光脚板”,各家都买卖兴隆,购销总额达到了12.58亿元,让所有人都出乎意料,南充丝绸文化在第一届丝绸节上展现得淋漓尽致。(记者 祝真珍/文 余中华/图)

  (原标题:南充丝绸走出低谷)

相关热词搜索:南充 低谷 丝绸

上一篇:护航中高考 南充全城“禁噪”一个月
下一篇:修桥筑坝 打通村民出行最后一公里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