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南充新闻 > 正文

护桥总是冲在最前面 南充最美“守护者”坚守28年
2018-01-23 09:19:30   来源:南充日报   

  白塔嘉陵江大桥、下中坝嘉陵江大桥的路灯、景观灯、高杆灯、航道灯等共一万六千盏,都由张建平一人承担维护、检修。记者 梁洪源

  嘉陵江,穿南充城而过,日日夜夜,奔流不息。

  白塔嘉陵江大桥、下中坝嘉陵江大桥横跨江面,桥上车辆川流不息,桥下江水波澜不惊。

  两座桥,连接着两岸交通之便,辉映着两岸灯火阑珊。28年来,他只专心做一件事:护桥。

  他就是大桥守护者,张建平。

  A 自学 从“门外汉”到“电工专家”

  张建平,58岁,一脸朴实。见到记者时,他正在白塔嘉陵江大桥上检查电缆。忙完手中的活儿,他带着记者走到一旁的休息室,讲起了他和两座大桥的故事。

  时间回到34年前。1984年,当了9年铁道兵的张建平退伍转业,被分配到南充市公路管理局直属分局机运队工作。然而,第一天上班,他就碰壁了。没有维修技术、没有专业特长,望着眼前各种待修车辆束手无策。

  骨子里有着一股不服输劲儿的张建平告诉自己,不仅要学修、会修,还得修得好、修得精。于是,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张建平,开始了自学汽车电路维修。

  可是自学之路却并不顺利。当时,张建平作为一名普通汽修工人,工资少、任务重,学习不仅要挤时间,还要挤金钱。早上,工友还没上班前,他早早地来到车间,抓紧时间熟悉汽车电路构造;中午休息时,张建平埋头在车间,细致地检修着每一条电路、每一个接头。晚上回到家,一盏灯、一本书、一支笔,张建平就能琢磨到半夜。

  买书,要花钱,这些钱则全是张建平省吃俭用,从仅能够维持家用的生活费中挤出来的。妻子对此有抱怨,但面对妻子的抱怨,张建平一边心生愧疚,一边耐心做工作。看着丈夫每日每夜把心思用在学习上,妻子也只能默默地在心里支持。

  一开始,复杂的电工知识,让识字不多、技术不通的张建平十分头疼。张建平就四处拜师学艺,不懂就问、不会就练。就这样,在一次次学习、一次次排查、一次次检修中,张建平琢磨出了门道,技术越发熟练,他也彻底地爱上了电工这个行业。

  1990年,张建平凭借出色的表现和熟练的电工知识,进入白塔嘉陵江大桥养护管理站,成为一名养路工人。在这里,除了对白塔嘉陵江大桥桥面进行保养修补外,还要对大桥各种灯饰、电路、电机、控电室定期进行排查维修。

  几十年如一日,无论酷暑严寒,风霜雨雪,他总是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中,张建平的电工技能早已练得炉火纯青,他本人也成为南充公路系统唯一持有“双证”(高级电工证和特种行业电工进网操作证)的高级电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张建平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也受到了单位同事的好评。“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别人打牌聊天时,他在向老师傅学习经验;别人逛街看电影时,他躲在家里自学理论知识;别人享受天伦之乐时,他独自一人走在检修大桥的路上。”南充市公路管理局直属分局党支部书记郑晓荣这样评价张建平。

  2017年12月21日,张建平作为南充公路系统唯一的高级电工,参加了2017年南充市首席技师评审,作为市级优秀技能人才,张建平的电工技能得到一致的肯定,他的故事也感动全场。张建平笑着说:“活到老,学到老,我还要不断地学,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技术”。

  张建平在桥上作业。(受访者供图)

  B 护桥 总是冲在最前面

  白塔嘉陵江大桥养护管理站,说起来是一个站,其实就只有张建平一个人,他既是站长,也是员工。2012年,下中坝嘉陵江大桥建成通车,养护工作落到他一人头上。从此,一个人一座桥,变成了一个人两座桥。

  两座大桥,路灯、景观灯、高杆灯、下穿隧道灯、航道灯等共一万六千盏,下穿隧道内的深水井、水泵等电器设备都由张建平一人承担维护、检修。

  夏天,一遇到暴雨天气,张建平就揪心起来。只要一下大雨,即便是深夜,张建平总是在最短的时间赶到两座大桥上察看,检查大桥是否有损,路灯是否明亮,隧道是否被灌水。2017年7月4日晚,暴雨突至,街道两旁已经没有了行人的踪影,但是张建平一直守在下穿隧道,检修电路、排除污水。

  雨水打湿了脸庞,汗水浸透了衣背。他依然坚守在岗位,直到雨停。“面对危险,他总是冲在最前面,面对困难,他总是一往无前。”他的工友们回忆道。但对于张建平来说,这都已经成为了他的习惯。“只要一到汛期,我随时随地都要赶到桥梁检查。”

  去年一天,正在养护管理站休息的张建平听到外面一声巨响,他马上跑出去,只见一辆货车把白塔嘉陵江大桥的限高杆撞塌,违规通过大桥,货车司机并没有停下车,而是选择了逃逸。张建平立刻骑着摩托车上前追赶,及时拦下了肇事货车司机,要求赔偿,挽回了财产损失。

  平日,为了维修保养桥孔灯,张建平常常要踏着桥上悬挂的狭窄云梯,悬坠到20多米高的桥拱下,像“壁虎”一样在桥拱上作业。冬天,张建平顶着凛冽的寒风作业,手和脚都冷得麻木,遇到霜冻天气,甚至被冻得没有知觉;夏天,张建平要在三四十度的高温下连续作业。大桥旁边的配电室,是张建平的重点关注和检查对象,几十排电力充足的装置,数万根互相缠绕的电线,他都一一验看,生怕遗漏一处坏掉的装置,一根坏掉的电线。

  说起大桥的夜景照明工程,张建平眼里泛出了喜悦的光彩。“今年春节工程结束后大桥会焕然一新,到时候市民朋友来看,定是流光溢彩,美轮美奂。”

  不管是面对自然灾害的突发状况还是人为的突然状况,张建平始终都坚持“一点都不能差,差一点都不行”的工作准则,坚持“危急时刻站得出来,关键时刻顶得上去,攻关时刻拿得出手”的工作信念。

  C 坚守 28年无悔的选择

  在嘉陵江畔,鳞次栉比的高楼下,隐藏着几扇格格不入的小木门。在未推开木门之前,张建平反复强调,屋子很小,可能没有能够招待客人的地方。

  为了及时接受工作任务,时刻守在大桥身边。自从承担养护管理工作以来,张建平就搬进了白塔嘉陵江大桥附近的管理站站房内。这个只有12平方米的管理房,阴暗狭窄,环境十分艰苦。“但是这里离两座大桥近,如果遇到什么事,我可以第一时间赶到。”

  推开木门,张建平泰然地走进屋子,各种工具、书籍,占据了这间屋子的三分之一。除去一张床,一张柜子,房间里没有其他空间。屋顶上,铺着一层薄膜。“这间房子实在是太老了,所以现在下雨天漏水,我只好用塑料薄膜遮住。”张建平指着头顶泛黄的薄膜说。

  一年365天,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张建平一干就是28年,在这间狭小的屋子中一住也是28年。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张建平没有丝毫抱怨。

  尽管住不好,穿不好,也吃不好,但在张建平28年的护桥生涯中,他却从未动过更换工作的念头。他唯一觉得亏欠的就是自己的妻子。

  2009年,张建平的妻子不幸患了重症胰腺炎住院治疗,这对张建平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可面对重病的妻子,张建平也无法舍下手中的工作。张建平就这样桥上、医院两头跑,一直坚持到两个月后妻子出院。

  张建平已经58岁了,早已过了养路工工种的退休年龄。但是他依然坚持在一线,他还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他最担心的就是自己退休后,没人接自己的班,好好养护大桥。去年,张建平收了一个徒弟,教他电工技艺。在徒弟张锐的眼中,师傅张建平是一个性子很直的人,工作中有什么问题都直言不讳地指出,平时遇到困难也总是冲在最前面,危险的工作也往自己身上揽,说“我比你们有经验,我来”。

  大桥养路工,既要能吊在空中检修电路,也要能下到十几米的深井中检修水泵。在这个徒弟身上,张建平寄予了厚望,总是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张锐。“我刚来的时候,有些恐高,他就在一旁安慰我,给我加油打气,讲他年轻时克服恐高的故事。”张锐说,平时的张建平更像一个老大哥,有他在大家都很安心。“我们这个工种危险性比较大,好多年轻人都无法胜任,但是张师傅今年已经58岁了还冲在前头,这种精神真的很可贵,也时常感染着我。”张锐说。

  两座大桥的每一盏灯,每一寸道路,每一处设施,被张建平精心维护。“两座大桥都是南充的城市名片,养护好桥梁是造福民生的事。”张建平总是这样说。

  28年,一万多个夜晚,每天夜里,张建平都要用他的双脚丈量两座大桥的距离,用他的双眼凝视,一万六千盏绚烂的灯光。他将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两座桥梁当中。路灯坏了,他冲在第一时间进行抢修;路面脏了,他带领养护职工进行清扫;设施需要维修,他拿起工具就到桥上去了。(记者 杨晓江 实习生 何映卓 张茜)

  (原标题:一个人 两座桥 二十八年)

相关热词搜索:南充 守护者

上一篇:南充市中心医院:三位学科大咖来院指导学科品牌建设
下一篇:南充城建|滨江大道顺庆段 本月底拆完施工围栏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