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南充新闻 > 正文

环境熏陶、多元呈现 南充乡村处处见文明
2018-10-25 09:31:12   来源:南充日报   

  赞文明新风,西充县多扶镇村民自编自演文娱节目。

  ●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乡风文明能提高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

  ●坚持把乡风文明建设作为助推精神脱贫的主要途径。

  “喜事新办要提倡,厚养薄葬丧事简,勤俭节约讲文明,不良风俗要叫停……”近日,在蓬安县锦屏镇金凤村活动室院坝里,村民自编自演,以叫停不良风俗、崇尚文明乡风的快板“打”进了大伙儿的心坎上。

  10月24日,记者从市文明办获悉,近年来,全市始终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建设文明乡风,助力脱贫攻坚”主题,努力推动“人人养成好习惯,村村形成好风气”,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弘扬正气新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有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A 环境熏陶、多元呈现 乡村处处见文明

  金秋十月,高坪区御史乡杉树沟村在薄雾笼罩下,林木苍翠、村貌一新。村里的唐家大院,墙白路畅,屋前屋后林苗成片、鲜花锦簇。

  唐家大院曾是出了名的“脏乱差”,6户人家共用一个院子,每户门前都堆着柴草、垃圾,院子门口小路杂草丛生、污水横流、蚊蝇乱飞……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

  唐家大院住户唐大德每天清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屋里屋外。“以前村里的房屋大多破旧,院子里更是脏乱差。如今,新修的楼房漂亮大气,村民个个精神抖擞。”唐大德说,村里组织开展了“环境卫生评比活动”,制定《院坝公约》,大家都自觉将家具摆顺、床铺理顺、柴草堆顺,好风气不仅在唐家大院形成,如今的杉树沟村,村容村貌越来越好。

  这一切的改变,得益于御史乡政府结合实际,从乡风文明建设入手,大力整治村容村貌。“每周定期检查、评比,无论是房前屋后,还是锅碗瓢盆都要检查,促使村民养成爱护环境的生活习惯。”杉树沟村党支部书记陈自新说,村里成立了检查组,对每家每户的环境卫生情况进行检查评比。此外,村里还制定《环境卫生整治村规民约》,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村民承诺自觉搞好家内户外的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生产生活垃圾。

  和杉树沟村一样,近年来,南充广袤的农村处处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

  走进西充县凤鸣镇双龙桥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干净整洁的川东北民居,屋前小菜园道路整洁规整,生机盎然,节假日和周末,慕名而来的游客在这里悠闲地感受着田园生活的恬淡。

  “今年春节,村里的农家乐家家纯收入上万元。现在来村里游玩的客人越来越多,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双龙桥村一家农家乐老板王明轩说,村子过去是传统的农业村,近几年来,村民通过自治方式,系统地建立起村规民约和倡导族规家训,村规民约人人知晓、户户遵守,致富的劲头更足。

  巨变不仅在于物质上的丰厚,更在于村民精神上的富足。记者了解到,双龙桥村经过全体村民的积极参与,将涉及村民生产生活、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孝敬父母、邻里和睦等方面内容全部都囊括在村规民约里,最后经村民反复讨论表决通过的双龙桥村村规民约新鲜出炉,随后通过快板传唱、上墙张贴等形式,让村民熟记于心,并相互督促遵守。如今的双龙桥村已不再是往日的穷山村,村风村貌已焕然一新,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6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现代农业、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四位一体”乡村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

  在营山县朗池镇兴云村村委会前,两排文化长廊,评选出来的“最美家庭”“兴云好人”“最美孝星”“脱贫之星”等村民的照片、姓名张贴上墙。而村子上,村民们门框上张贴的一副副对联,更是在全村形成了“讲文明、树新风”的浓厚氛围……

  “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近年来,全市着眼环境熏陶、多元呈现,从‘面’上整体推进、从‘线’上集中打造、从‘点’上个性呈现,确保实现乡村处处见文明”据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乡风文明建设上,全市坚持贫困村和非贫困村、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全面覆盖、整体推进,以乡风文明“六个一”阵地建设为抓手,因地制宜设置好人榜、搭建天天广播站、开设道德讲堂、打造文化长廊、建设幸福文化院坝、制定村规民约,围绕核心价值观、法治文化、家风家训、传统文化、脱贫攻坚等内容,以形象的图画、通俗的语言诠释乡风文明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并充分考虑农村群众的喜好和口味,在脱贫攻坚三大产业环线、幸福美丽新村、出入贫困村公路沿线、贫困村内主要道路精选点位,建设特色文化墙、户外文明广告牌、道路标识牌,营造出乡村步步见文明、处处倡新风的美好景象。

  B 教育引导、活动养成 人人参与讲文明

  秋天,是一个歌唱丰收的时节,在阆中市思依镇大益湾村村委会广场上,这里飘扬着丰收的喜悦之歌,今年72岁的村民伏志文是精准贫困户,但他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没有等靠要,平时靠种蔬菜为主要收入,他依靠勤劳的双手种出的蔬菜和水果种类达到数十种,成为大益湾村庭院经济的代表、勤劳致富之星,在丰收的歌声中,伏志文的笑容十分灿烂。

  记者在伏家老房里看到,曾经的闲置老房子已经被改建为怀念先祖,弘扬传统的文化休闲场所,内设文化展示、休闲阅读、文化创意、循规议事等功能室,是游客和村民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娱体验活动的集中地。在这里,展示的不仅有村规民约及村歌。还可以开展道德教育、宗亲聚会、文艺演出、图书阅读、书法绘画。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的成员每月、每季度均会在此开展相关评议、宣讲等活动。记者了解到,大益湾村位于阆中市西北方向,地处古蜀道之一的阆剑古驿道上,该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7户189人,2015年实现贫困人口减贫,2017年通过贫困村退出验收。作为阆中市脱贫摘帽示范村之一,大益湾村以“文化传承、幸福田园”为发展内涵,实施“环境治理、产业转型、民生改善”三步走战略,建成了“精准脱贫示范村、美丽新村样板村、乡村旅游拓展村、乡风文明模范村”四位一体的生态经济典型村。

  今年8月14日下午,南部县碾盘乡文化活动广场热闹非凡,“亲水南部·心系百姓”2018年“文化惠民送文化下乡”文艺演出在这里举行,除了文艺表演,每次到贫困村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文明道德宣讲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打竹板、响连天,我给大家说快板;今天不把别的谈,就把红白事来宣传,从前红白事太麻烦,铺张浪费实难言,有了红白事,勤俭节约好风气……”在当天的文艺演出中,由村民自编自演的快板说词,唱出了勤俭节约的好风尚,得到了村民的阵阵掌声。

  “我的公公婆婆年事已高,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动不动就发脾气,又哭又闹,照顾她来不得半点马虎……”在高坪区会龙镇桂花井村举办的“感恩扶贫·向上向善”巡回报告会上,“高坪好儿媳”永安镇青林村村民陈红梅讲到这里不禁潸然泪下,在场听报告的200多位群众给她报以热烈的掌声。听完巡回宣讲报告,村民们纷纷表示,报告会非常感人,应该学习他们孝老敬亲、尊老爱幼、邻里和睦,一定要发扬孝敬老人这一传统美德,从榜样身上获得启发、汲取力量,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大家伙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能推动形成向上向善的文明乡风,定能够脱贫致富摘掉“穷帽”。

  “乡风文明建设要注重教育引导、活动养成,从而推动人人参与讲文明。”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全市加强教育引导,针对部分农村地区道德水准滑坡、环境卫生脏乱差,以及部分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存在等靠要思想、盲目攀比跟风等问题,充分利用道德讲堂、农民夜校、天天广播站等宣传阵地及电视、报纸、政务微博微信等媒体平台,开展感恩奋进“一比二思三看”和知恩感恩“三谈”活动、移风易俗“六提倡六反对”、农家卫生“六顺六净六勤”大行动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引导群众爱国爱党、感恩扶贫,积极变礼革俗、抵制陋习,有效地促进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淳厚民风的培育和形成。并且注重典型引领,坚持全民参与、客观公正、群众认可原则,广泛评选表扬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的道德模范、新型农民、身边好人,大力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好人的浓厚氛围。同时坚持以文化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结对子、种文化”以及文艺巡演等活动,指导农民利用农闲自办文化,更多村民从饭局、牌桌转到图书室、舞台等处,乡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

  2016年以来,我市共评选文明幸福家庭、“五好”先进典型、脱贫光荣户、新乡贤等先进典型近10000余名(户),进一步突出了先进典型的集群效应,夯实了乡村道德高地。坚持“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组织省第五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杨池、“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朱春梅、“四川好人”曾和超、“感动南充2016”十大新闻人物(脱贫致富能手)安长林等先进典型深入贫困村,开展“感恩扶贫·向上向善”巡回报告会80余场,传播崇德向善、自强自立的正能量,点燃农民群众脱贫奔康的内生动力。

  C 高位推进、挂图作战 多方联动兴文明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如何进一步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并使之与实现精准脱贫、乡村振兴的要求相适应,已成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一个重要课题。

  记者了解到,为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近年来,南充坚持高位推进、挂图作战,确保多方联动兴文明。

  今年7月13日,全市乡风文明建设现场推进会召开,来自我市宣传部门、文明办、农工委(办)、民政、扶贫、文化、治理办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先后走进南部县玉镇乡正觉寺村、阆中市思依镇大益湾村参观乡风文明建设的成就。在正觉寺村,无论是留恋AA级乡村旅游景点“寺外桃源”、庄子岭文化广场以及忠孝广场,还是点赞村民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向上的精神状态,与会人员都深切感受到了正觉寺村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改变封建陋习、建设文明新村、移风易俗、传承孝道文化、发展支柱产业、打造乡村旅游等措施活跃了乡村文化,带动乡风文明上了一个新台阶。而在阆中市思依镇大益湾村,与会人员参观了大益湾村水库和桂花岛。该村依托优越的天然水资源发展休闲垂钓旅游观光产业,建成大益湾水库乡村旅游环线,开办了农家乐,沿线产业建成了果套药产业片区,银杏产业片区。与会代表还参观了村民聚居点和村委会活动阵地,观看了村文艺宣传队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大益湾村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实施乡风文明建设带来的村容村貌和村民整体素质提高给予了高度评价。

  “坚持把乡风文明建设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作为助推精神脱贫的主要途径。”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进一步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市委成立由宣传部长挂帅、宣传部门牵头的脱贫攻坚乡风文明工作组,负责统筹推进全市乡风文明工作。连续3年召开全市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指导各地出台《乡风文明建设系列活动实施方案》《精准脱贫村乡风文明建设实施方案》《精准脱贫村乡风文明阵地建设清单》,明确任务书、时间表、作战图,做到规划先行、谋定后动。全市还将乡风文明建设纳入脱贫攻坚总体规划,建立完善市、县、乡、村四级乡风文明建设议事协调机制、投入机制、责任机制、活动机制,充分发挥乡风文明工作组及各成员单位作用,坚持一月一联席、一周一调度,形成了市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分头负责、农村群众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并且充分发挥督查考核“风向标”和“指挥棒”作用,将乡风文明工作纳入全市脱贫攻坚“一月一拉练、一月一验靶”范畴,实行行业牵头部门和乡镇街道双向考评打分,通过授予流动红旗、给予黄牌警告进一步传导压力、鲜明导向、压实责任。乡风文明工作组先后围绕阵地建设、活动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等重点工作开展专项督查,以目标倒逼激发落实动力,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生动局面。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化教育实践活动,提升群众思想道德素质;深化文明创建活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深入实施文化惠民,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强化资金保障,加大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投入力度,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推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形成,为打赢脱贫‘摘帽’攻坚战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有力地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杜杰/文 陈村铭/图 实习生 龚衡 熊媛)

  (原标题:提振农村精气神 文明新风进万家)

相关热词搜索:南充 乡村 文明

上一篇:顺庆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举办金秋招聘活动的公告
下一篇:南充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园区 引领乡村产业振兴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