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南充新闻 > 正文

聆听传承人、研究者、粉丝讲述南部傩戏的故事
2019-02-15 10:05:19   来源:南充日报   

  《俏妞闹春》 节目排练。记者 卜兵 摄

  傩戏“粉丝”牛长平展示收藏的傩面。记者 罗琴 摄

  在南部县,马王皮影、店垭花灯、群龙剪纸、双峰傩戏被誉为南部民间艺术的“四朵金花”,其中南部傩戏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却鲜为人知。

  傩戏——这个被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千年戏剧,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南部傩戏中,双峰乡的“杜家班”最为有名,随着杜家班最后一名傩戏传承人的离世,南部傩戏传承之路何去何从?这门古老戏剧的艺术魅力如何再现?对此,记者走访了与傩戏结下不解之缘的三个人,听他们讲述与傩戏的故事。

  1 将傩戏编进教材 挖掘傩元素打造新节目

  鲁海平是南部县教育科学研究室艺术教育方面的负责人,同时他还有一个身份,南部傩戏市级非遗传承人。而身兼两种身份的鲁海平,完美地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致力于将南部傩戏融入到教育中去,让孩子们接触这门传统的民间艺术。

  “第一次接触傩戏时,我连这个字都认错了,认成了摊。”鲁海平不好意思地笑着说。2000年,鲁海平第一次接触南部傩戏,当时,南部县文化馆让他着手研究开发傩戏。“我同时也是教育工作者,就想编写一本南部县民间艺术的地方性教材。”鲁海平告诉记者,为了掌握编写教材的一手资料,鲁海平和其他方面的专家进行了长时间走访调查,最终花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编写了地方性教材《南部县民间艺术》。

  鲁海平告诉记者,这本《南部县民间艺术》对双峰傩戏的传承和保护进行了研究。这本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新课程标准进行了编写。

  作为南部傩戏的市级非遗传承人,鲁海平对傩戏进行了多年研究调查,他告诉记者,傩戏现在面临的传承问题依然严峻,即使在南部县双峰乡,也很难再看到傩戏表演,偶尔有民间艺人在春节期间“耍傩傩”,除此之外傩戏存在方式就是文化馆陈列室。“傩戏是一门很古老的戏剧,怎样在当今让更多的人去认识并喜欢这门艺术,我能做的就是用现代审美眼光去深挖傩戏的魅力。”鲁海平告诉记者,用现代艺术眼光,打造新的节目,开发新的传承方式。

  2004年,鲁海平尝试第一次结合傩戏打造节目。《和谐的祈祷》就是鲁海平打造的第一个节目,节目主要元素是傩舞,展现了老百姓对平安、丰收、健康的祈祷。“我花了一周的时间对这个节目进行音乐创作,我们还从省文化馆请来专家对舞蹈进行指导。”鲁海平告诉记者,这个用心打造、结合地方艺术特色的节目捧回了省级比赛的金奖。除此之外,鲁海平还打造了《祈水》《俏妞闹春》等节目。其中,《俏妞闹春》就是由南部县建兴小学的孩子们戴着傩面进行表演的。

  2 乡村音乐教师 让孩子直观认识傩戏

  说到南部傩戏,就不得不提双峰傩戏;说到双峰傩戏,就不得不提杜南楼。

  杜南楼,双峰乡人,杜家班傩戏第七代传人。杜家班傩戏传至杜南楼后,他对人物脸谱绘画、唱腔流派设计、舞蹈步法造型进行了大胆革新。遗憾的是,杜南楼已经离世,而升钟镇小学音乐教师蒲七五则是杜南楼最后的弟子。

  蒲七五告诉记者,2000年,他参与了21世纪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多维管理运行机制的研究,主要对双峰乡的杜氏傩戏进行开发研究,重点对傩戏的美术、音乐、戏曲、舞蹈等元素进行挖掘。蒲七五告诉记者,他小时候就看过傩戏,但对傩戏的艺术价值没有多的了解,在参与研究后,蒲七五对这门戏曲有了很多认识。蒲七五回忆,第一次接触杜南楼时他已经八十多岁了,在得知杜南楼的儿子不愿意传承傩戏表演,蒲七五便多次上门拜访杜南楼,希望他能够教自己傩戏。杜南楼被其真诚所感动,毅然打破祖宗定下的“传内不传外”的规矩,破格将他收为关门弟子。

  “傩面具是傩戏重要的道具,在造型上有独特的风格, 使人产生一种神秘而悠远的感觉。”蒲七五告诉记者,傩面由于表演的内容不同, 在面部进行不同风格和内容的彩绘、勾画、雕刻、修饰,便产生了众多相异的人物形象。杜南楼的面具有480多种,这些面具都由杜南楼手工制作,主要采用木头雕刻而成,着色古朴典雅,颜料以矿石、药材炼制而成。杜氏面具的色彩运用十分丰富, 能充分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即使已经过去了十多年,蒲七五依然能够清晰记得杜南楼表演傩戏的情景。

  蒲七五回忆,杜南楼先生动作威武粗放,不时变换面具,面具表情有的刚正严穆,有的安定祥和,有的狰狞恐怖,有的滑稽可笑、形态各异、古怪生动,与他本身的表演交相辉映。

  在看到傩戏传承之路举步维艰后,蒲七五在教学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傩戏元素,让孩子们对傩戏有更多地了解。蒲七五告诉记者,教学中将傩戏音乐、美术元素大加利用。傩戏中使用的乐器,例如角、号、道琴等,编制成70多种打击乐器,让艺术教育更多元化。同时,傩面造型夸张、着色鲜艳,他便让学生据此大胆创作脸谱,并和学生一起戴上脸谱进行表演,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我们有一个节目是师生两百多人表演的面具舞,戴上傩面,从远古时期向今天走来,展现了不同时期傩面的特点。这对学生是一种收获,也加深了对傩戏的了解。”蒲七五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传承傩戏,他曾编写了一本《川北古傩》的校本教材,让孩子们能够更加直观认识傩戏。

  3 因神秘而被吸引 设计师收藏160多个傩面

  如果说鲁海平和蒲七五是南部傩戏的研究者,那么阆中的牛长平无疑是古老傩戏的“粉丝”,并对傩戏的傩面情有独钟。十多年来,牛长平致力于收集特色各异的傩面。现在,牛长平收藏有160多个傩面,价值上百万元。

  今年48岁的牛长平是一位建筑设计师,他自幼爱好美术,收集藏品20余年。1月19日,记者在阆中市见到牛长平,走进他的工作室,古朴典雅的摆设,墙上挂着几面傩戏面具,泡上一壶清茶,牛长平向记者讲述了他与傩面收藏的故事。

  1998年,牛长平在阆中古城内东街的地摊上,看到一件半脸、无下巴、带胡须的柏木面具,便花了30元将它买回去。“当时以为这就是一个脸谱,觉得特别神秘而已,了解之后才知道这是傩面。”牛长平告诉记者,那是他收藏的第一个傩面。此后,他开车前往剑阁、广元、巴中、旺苍等地收购傩戏面具,价格从数百元到上万元不等。

  牛长平曾花费2.6万元购买了一对文官、武官面具,这对清代傩戏面具高40多厘米,宽20余厘米,制作精美、保存完好,创下他购买面具的最高价。在其收藏的傩戏面具中,最大的面具直径达50厘米,整木雕刻,外貌像猫头鹰,远看像一块盾牌。个头最小的是猴面具(耍猴人为猴子戴的面具),仅8厘米见方。

  2015年,牛长平拿出自己收藏的一百多件傩面在阆中市博物馆展出,供市民和游客免费观赏。2016年,牛长平请来傩戏艺人,在阆中表演,吸引了许多观众观看。

  随着收集的面具越来越多,牛长平开始研究起傩戏文化。对此,他还曾多次到南部双峰乡拜访杜南楼。

  “直到前几年阆中城里的古玩贩子只要收到了傩面面具,都第一个送到我这里来。”牛长平告诉记者,随着他收藏傩面渐渐有了名气,有人专门找到他,希望能够买下几个面具,无论对方出价多高,牛长平都婉言谢绝了。“如果我卖给别人几个,那我收藏的这么多傩面自然就要分散在外,我不愿意看到这个局面。”牛长平告诉记者,他希望能开一间傩戏博物馆,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了解傩戏。

  除了收藏傩面,牛长平还收藏有傩戏的乐器、服装等道具。牛长平告诉记者,接下来他想自己印刷出版关于傩戏的书籍,让更多人了解这门古老的戏剧。(记者 罗琴)

  (原标题:千年傩戏 生生不息)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全省首批校园足球示范校、特色校名单出炉
下一篇:注意添衣!南充气温陡降10℃ 这个周末有点冷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