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热点聚焦 > 正文

四川打拐技术和机制不断升级 让寻亲之路不再“荆棘遍布”
2018-02-28 09:21:45   来源:四川日报   

  归

  我省采集DNA血样及比对找回被拐、失踪儿童数一直名列全国第二

  9年重拳打拐,如今,我省街面盗抢儿童案件发生率几乎为零

  为快速破案,2009年,我省在全国最早推出失踪儿童快速查找机制

  和提高全民防拐意识一样艰巨的,是对被解救儿童的心理干预

  本报记者 刘宏顺

  2月15日,农历除夕。86岁的艾秀平坐在堂屋的竹椅上,痴痴地看着一个月前刚刚相认的三儿子杨荣和家人一起包饺子。

  为了找到被人拐走的三儿子,艾秀平在寻亲路上一“走”就是半个世纪。春节前,面对媒体采访,已迈入耄耋之年的艾秀平说:“他不回家,我不敢死!”

  这是我省打拐史上历时最长的一次寻亲。50年盼来孩儿归,今年春节前,艾秀平的寻亲路借助公安部门DNA技术抵达终点。而这样的例子在我省还有很多。2009年,我省正式成立打拐办,9年来,打拐技术和机制不断升级,已帮助上千个家庭找到了失散的亲人。

  公安部门如何为被拐家庭扫清寻亲路上的“荆棘”?近日,记者走进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打拐支队和技术处DNA实验室进行了采访。

  DNA盲比挑大梁

  采血点从省厅一家到各区县全覆盖,已帮助622个家庭团圆

  2月23日,省公安厅刑侦大楼DNA实验室。

  脱下塑胶手套,将刚刚采集的DNA数据录入公安部打拐系统,民警江继平满脸疲惫。江继平身边的电脑一天24小时开机,夜以继日与全国各地涉拐家庭信息“碰撞”,通过这种方式,9年来我省已有622个家庭团圆。

  拐卖拐骗案件破案难度极高,如果没有DNA技术支持,寻找被拐、失踪儿童用大海捞针来形容毫不为过。

  江继平介绍,我省第一家公安DNA实验室是2009年投入使用的,在这之前,全国仅北京、辽宁等地方建立了DNA数据库,可以承担收集血样、远程比对DNA数据工作,但当时技术并不成熟,可用于DNA鉴定的微卫星DNA标记仅有9个,比中的概率不高。江继平解释,微卫星DNA标记是近十多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分子遗传标记,由于具有数量多、在基因组内分布均匀、易于检测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

  “2009年,在公安部的牵头下,全国范围内的打拐DNA数据库开始建立普及。”江继平介绍,目前技术上,更多可用于鉴定亲缘关系的微卫星DNA标记被发现,数量增加到20多个,识别成功率大大提升。此外,随着公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现在全省除了省厅有自己的DNA实验室外,各区县刑警队都基本具备了采集血样和进行DNA比对的能力,采血点从省厅一家扩展至各区县全覆盖。被拐儿童亲生父母,被警方解救的被拐卖儿童,来历不明的疑似被拐儿童,来历不明的流浪、乞讨儿童,自己要求重新采血的失踪儿童亲生父母等5类人群都可就近到公安机关进行免费DNA检测,结果用于全国范围内DNA盲比。

  “公安DNA实验室的规模效应是从2011年开始显现。”省公安厅刑侦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在公安部的打拐工作考评中,我省采集DNA血样及比对找回被拐、失踪儿童数一直名列全国第二。

  破案快才能减少伤害

  我省在全国最早推出失踪儿童快速查找机制

  看着靓丽的打拐成绩,参加了无数次被拐儿童解救的省公安厅打拐办民警罗彦伽,并不轻松。

  “有的孩子尽管找回来了,但伤害已经造成,甚至已经无法逆转。”罗彦伽回忆说,给他心里震撼最大的是参加公安部一次联合解救。解救行动中,被拐孩子们看到女民警就喊妈妈,看到男民警就喊爸爸。

  罗彦伽一开始很奇怪孩子们为什么要这样叫,后来才知道,这些孩子从被拐到最终卖到养父养母家中,经历了无数次转手。这期间,为避免孩子乱跑、乱叫,经手人大多会对孩子打骂甚至虐待,孩子出于自我保护的天性本能地去讨好他人,于是见到男的就喊爸爸,见到女的就喊妈妈,希望对方喜欢他。

  “我省是人口拐出地重灾区,防止拐卖案件对孩子造成更大伤害,唯有破案速度快速,快速,再快速。”罗彦伽说。

  庆幸的是,快速查找机制正在不断完善。省公安厅打拐办主任蒋晓玲介绍,为快速破案,2009年,我省在全国最早推出失踪儿童快速查找机制,要求全省公安机关在接到群众关于儿童失踪报警后要立即立案,立案后,派出所随即到辖区走访看旅店是否有人贩子住宿,到治安复杂场所寻找防范;交警在重点干线设卡盘查;刑侦同步启动案件侦查。

  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打拐”机制也开始发挥聚集打拐合力的作用。

  蒋晓玲介绍,2016年公安部打拐办与阿里巴巴等公司合作上线启动了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信息紧急发布平台接入了支付宝等10多个手机APP,一旦接到儿童失踪报案,平台会根据失踪时间推算人贩子活动区域,自动向该区域装载了这些APP的手机机主推送失踪儿童信息,发动网友力量参与失踪儿童线索搜集。“几年下来,很多失踪儿童都通过这种方式被快速找回。”罗彦伽说。

  回家并不是结束

  加强心理关怀,帮助被解救儿童身与心一起回家

  9年重拳打拐,如今,我省街面盗抢儿童案件发生率几乎为零。

  但打拐民警身上的工作依然不轻松。“防拐和对被解救儿童的持续关注,是接下来的重点工作之一。”省公安厅打拐办相关负责人说。

  2017年,罗彦伽和同事在川内多家幼儿园开展了幼儿防拐演习。在不提前告知小朋友的情况下,女民警扮演人贩子,用糖、水果或者玩具诱骗小朋友,“结果每场演习都有一群小朋友跟‘人贩子’走了”。

  “加强防拐意识仍然任务艰巨。”省公安厅刑侦局相关负责人说。

  和提高全民防拐意识一样艰巨的,是对被解救儿童的心理干预。

  “有些孩子因为拐卖家庭和出生家庭的生活条件有较大差距,有些孩子因为对养父母感情较深……被解救回来后,短时间内难以适应甚至出现心理疾病。”罗彦伽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介绍说,2017年,他和同事从广东解救回来一个被拐儿童。在广东时,该孩子是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但回家后,其亲生爸爸瘫痪在床,妈妈精神上有疾病,下雨时家里都要拿脸盆接,没几个月,孩子心理就出了问题。后来省公安厅打拐办先后请了两个心理学家为其治疗,并商请中华儿慈会为其捐款,同时协调当地乡政府帮助这个贫困家庭新修住房。

  罗彦伽介绍,近年来,我省先后有不少解救回家的被拐未成年人,对家庭困难的,打拐办实施了定期回访制度,主动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帮助解决一些具体困难,但实现帮扶长效还有不少工作要做。

  好消息是,今年我省将召开反拐厅级联系会议,32个厅局将聚在一起就打拐工作再研究、再部署。“其中关爱家庭困难被拐儿童,以及被拐儿童心理干预都是会议重点。”罗彦伽说。

  原标题:让寻亲之路不再“荆棘遍布”

相关热词搜索:之路 四川 荆棘

上一篇:医保按病种付费推荐目录发布 个人费用负担不增加
下一篇:5G网络有望2020年商用 全球产值将破10万亿美元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