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热点聚焦 > 正文

教育集群:打造区域教育生态圈缓解家长择校焦虑
2018-04-27 09:27:39   来源:人民网   

  记者林露

  今天坐在中小学课堂里的孩子,到了本世纪中叶,将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一定的办学条件下,学校如何才能为培养全面发展且有个性的人提供更多的选择项?这道难题考验着教育行政部门,也考验着学校管理者。

  资源共享:不为所有但为所用

  自从最近丰台区教育集群试点校——方庄教育集群的牵头校十八中的校长管杰捧走了“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教育集群发展模式”引发了教育界的围观,牵引着大家关注的目光。

  目前,丰台按区域划分出8个规模大小不一的教育集群,集群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四个学段,由政府主导、学校协同,在集群内部共商共建。集群旨在通过区域内优质资源的扩大、共享,实现区域教育均衡,打造良好的区域教育生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长寻求优质教育资源的焦虑。据丰台教科院副院长李伟介绍,教育集群并不是行政组织,不专门设置人员编制进行管理,而是由各区的优质高中牵头运行。

  “教育集群,是对区域教育管理方式的一种探索,不能神话,也不能异化。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仍需要不断探索它的本质、内涵和外延,这些将决定集群的性质和未来的走向。”说这话的是丰台区教委副主任杨联文。虽然教育集群最近新晋成为教育管理圈的热词,但杨联文谈起这个话题时却充满冷静的思考。

  杨联文说,孩子发展的需求多种多样,学校办学条件满足不了的话,就需要“远亲近邻”来支持一把。教育集群就是把“近邻”——系统内学校、周边社会资源利用整合起来,通过资源共享来满足孩子成长发展的一种工作模式。

  “不为所有,但为所用。”杨联文用八个字来描述了这种资源共享的最大特点。他强调,如果秉承共享资源“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思路,今后发展的空间就会特别大。系统内公办、民办幼儿园和中小学的资源,只要能共享的,将通过行政手段和集群的力量努力实现最大范围、最大限度的共享,同时也要积极推进各类社会资源的共享。“在我们的理想中,要把各种有教育功能的社会资源转化成学生可以受益的课程,当然,这种转化还需要良好的制度设计和保障机制才能达成。”

  “学生受益,这四个字正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丰台区科技园区教育集群的牵头校之一——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校长张曙光朴实的话语彰显着一名教育工作者庄严的使命感。该集群是丰台区八个教育集群之一,成立刚满一年。

  区域教育发展命运共同体

  科技园区教育集群是丰台区最晚成立的教育集群,由“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首都经贸大学附属中学联盟”共同牵头。首都经贸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李晨辉介绍说,这个集群由31个校区和园区组成,是由6所中学、18所小学、6所幼儿园和1所12年一贯制学校组成的区域教育发展命运共同体。

  科技园区集群成员学校坐落在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这个科技园区是丰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

  首都经贸大学附属中学李晨辉校长说,我们所做的课程建设,是国家课程中的实践课程,包括校本课程、社团活动、研学课程等。在特色课程设计方面,鉴于各个学校都有法人,集群定位是为学校服务,促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而不是所有的特色课程都是科技特色。为了打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圈,我们更注重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四个学段之间的衔接,力争让孩子感兴趣的课程在各学段都有所呈现。未来三至五年形成“课程群”是我们的工作目标。

  “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这是集群工作牵头学校的校长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为了高效运行,牵头学校的领导们在本校的管理工作之外,主动承担起下设各个中心的运行工作。“确实在工作中新增了一些困难,但作为优质学校,我们有责任帮助本地区的其他学校共同发展,我们是命运共同体。”张曙光说。

  集群成立一年来,本着“集群课程是学校课程的延伸和升化”的理念,挖掘集群内外的特色教育资源,不仅开发了《北京汽车博物馆创新体验课程》、《拟人汉字书写专利课程》、《中华传统文化课程体验》和《高分速读课程》等具有集群特色的系列课程,还研发与实施了科技、传统文化、思维等课程,形成集群特色课程,并探索出从幼儿园到高中学段的特色教育项目。“我们希望做出的东西给成员学校带来发展利好,吸引他们积极参与抱团发展,打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圈。小学发展好,初中会受益;初中发展好,高中能受益。”李晨辉说。

  “最近,我们举办了科技园教育集群特色发展成果展示活动,成员学校的领导都来到现场,就连成员学校的总校校长也主动冒雨赶来。虽然不是行政命令,由于我们聚焦校长们特别关注的点,因此举办的活动有很强的凝聚力。”北京小学丰台万年花城分校刘显洋校长激动地说。

  1+2+N,制度指导行动

  既然不是行政命令,如何靠制度去保障教育集群内成员学校和谐联动发展?丰台教科院副院长李伟介绍说,在制度建设上,教育行政部门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进行主导引导指导。丰台区目前正在打造1+2+N的制度体系。

  “1”是指2016年丰台区教育大会上公布的教育集团化办学和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2”包括两个文件,一个是2016年出台的丰台区教育集群发展指导意见,另一个是正在研制中的集团化办学建设发展指导意见;“N”则是指教师研修、集群资源共享与补偿机制等具体的管理办法。

  作为丰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人,杨联文表达了他对于8个集群发展的期望:鼓励各集群在1+2+N的制度体系下,根据各自地域特点、成员单位构成特性自主进行探索,希望大家在资源共享、项目开展、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呈现出独特性,而不要搞成一个模式。

  “我希望,各教育集群今后能继续发挥教育集群成员的首创精神,完善区域教育协同发展工作机制,在课程教学、场地设施、师资队伍等方面共存、共商、共享、共建、共荣,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教育格局,整体提升区域教育发展水平。”

  如何使老百姓真正实现在家门口上好学校的愿望?杨联文说,我们正在努力,理想的状态是,所有系统内资源,学生可以自由自主选择;各类社会资源,能够形成有效的课程,提供给孩子丰富多彩的选项。

相关热词搜索:集群 家长 生态

上一篇:@高考生:四川2018年高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安排出炉
下一篇:5月新规:进口抗癌药零关税 9类“机闹”将被禁飞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