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理论之窗 > 正文

王阳晨:弘扬“拔河精神”深化作风建设的思考
2016-05-06 10:29:58   来源:南充经济网   

  2016年3月21日,南充市委书记李仲彬在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上作了题为《我们一起来发扬拔河精神》的重要讲话。“拔河精神”的提出,振聋发聩、发人深省,既是新常态下南充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实现“富民强市”目标的思想引领,又是凝聚人心、提振信心的精神动力,更是巩固“四风”整治成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行动指南。笔者就如何以“拔河精神”为统揽抓好作风建设,推进南充经济发展,谈几点个人浅见。

  一、“拔河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深刻寓义

  (一)“拔河精神”源远流长。拔河运动起源于春秋时期:楚、越两国的水军交战,鲁国的工匠鲁班设计了一种称之为“钩拒”的兵器,用于阻挡和钩住敌船,当敌船前进时就阻挡它,当敌船后退时就钩住它。楚国水军由于运用“钩拒”这种兵器,打败了敌军。由于楚国以“钩拒”之兵器取得了军事胜利,之后军队中多用钩拒进行演示并传到民间被称为“牵钩之戏”,唐朝时,“牵钩之戏”已命名为“拔河”。现在拔河已演变成一项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竞赛场上,双方铆足力气,气沉丹田,你来我往, 寸土必争、寸步不让……。只要你在现场,一定会被那种气势磅礴的恢宏场面所震憾,一定会被那种群情激昂的的热烈气氛所折服,一定会被那种舍我其谁的拼搏精神所鼓舞,“拔河精神”所传递和激发的正能量,正是人生所求、时代所需,人生中我们需要“拔河精神”砥砺奋进的脚步,事业上更需要“拔河精神”来铸就的成功的辉煌。所以,“拔河精神”的提出,实质是弦扬实干争先的工作作风,培养聚心凝力的团队意识,激发敢打必胜的拼搏精神。可以这样说,“拔河精神”既是鼓舞斗志的冲锋号,也是团结奋进的战斗令!

  (二)“拔河精神”是人生成长之道和事业成功之基

  从拔河看团结:拔河竞赛的看点,不仅在于场面的热烈、气氛的紧张和竞争的激烈,核心是体现团队意识,展示团队的力量,这是拔河竞赛的魅力所在。团结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团结带来胜利,德国不仅先后在“1954年、1974年、1990年、2014年获得足球世界杯冠军,而且在欧债危机中独善其身,保持经济强国地位,德国的《明镜》把这种“胜利模式”定位于“团队精神的胜利”。靠团结高效扭转局面, 获得胜利,正是德国足球和经济长盛不衰的原因所在。“同舟共济海让路,号子一喊浪靠边”。团结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团结是人生成长、事业成功的基石,团结产生凝聚力、迸发战斗力,这是一个恒古不变的真理。

  从拔河看人生:人生的起伏,就像拔河一样,同样需要胜不骄败不馁。无论是高潮或者低谷,需要的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境界,是“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的操守。顺境时,不要趾高气扬,夜郎自大,目空一切;逆境时,不要心灰意冷,万念俱灰,怨天尤人。只有做到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才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从拔河看责任:拔河竞赛中要想赢得胜利,每一个人都要视团队和集体的利益为崇高荣誉,敢于担当责任,为了取得胜利,必须倾尽全力。责任是一种使命,一种素质,一种美德,是一种气魄,有无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是衡量一个人、一个团队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尺。干事创业就需要“事不避难,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这是我们立身做人的基础,也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基石。

  从拔河看精神:拔河需要全力以赴、放手一搏的拼搏精神,需要能者上前、舍我其谁的奉献精神,需要众志成城、荣辱与共的担当精神,唯有如此,才能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由此可见,精神是人生的支柱,也是事业脊梁,没有了精神支撑,人生就会失去目标和追求,事业也会失去动力和希望。

  从拔河看得失:拔河就会有输有赢,输要输得明白,赢要赢得干净。输了要认真总结反思,分析原因,查找问题,汲取教训,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赢了也要居安思危,清醒头脑,总结经验,看到不足,再鼓干劲,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从拔河看规矩: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根中间扎着红布的长绳,两拔精神抖擞的人马,三条标明河界和“胜负线”的直线,裁判哨音一响,谁先将红布绳一端一拉过“胜负线”,谁就赢得胜利。这就是拔河竞赛的规则,看似简单,却很严格,不但竞赛场上有裁判不偏不倚的执法,更有场下众目睽睽的监督,任何一方违反竞赛规则,比赛就将告负。所以,哨响之前,竞赛双方尽管剑拔弩张,但只能畜势待发,哨响之后,竞赛双方才能奋力拼争,凭实力一决高下。由此得到启示: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既要听从号令,遵守规矩,还要经得起群众的监督。如果不守“游戏”规则,不择手段,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必然会遭受严厉的惩处;如果目无组织,目无法令,我行我素,阳奉阴违,轻则功败垂成 、得不偿失,重则身败名裂、一无所获。所以,我们既要培养讲政治纪律、守政治规矩的理念,又要养成守规则、重规章的意识,干干净净做事,光明磊落做人,任何时候都不踩纪律的红线,不越法律的禁区。

  (三)“拔河精神”是南充社会进步、发展经济的思想引领

  在经济新常态下,在“十三五”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互联网+”、供给侧改革、成渝经济一体化等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引领南充建设开放、生态、法治、繁荣的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的思想引擎就是“拔河精神”。

  革除时弊才能开拓创新,“拔河精神”既是对南充积淀千年的传统文化的涵养和传承,又是对不取进取、无所作为的慵懒习气的鞭策与洗礼。在宏观经济处于转型调整的关键时期,要想全面推进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续建为主、‘拓展新区、激活新城、优化旧城、连接三区、实施嘉陵江流域综合开发’”的发展战略,要想全面落实“富民强市十大行动”,思想上必须“紧”起来,精神上必须“雄”起来,作风上必须“硬”起来,而弘扬“拔河精神”无疑是最好的“助推器”和“强心剂”。这是因为,打造“勤劳、朴实、诚信、包容”的南充城市名片,离不开“拔河精神”;构建聚心合力、人心思进的发展环境,离不开“拔河精神”;开拓求新思变、力求突破的工作局面,离不开“拔河精神”……。毫不夸张地说,弘扬“拔河精神”,可以让我们具备洞察全局的大视野,形成共谋发展的大格局;弘扬“拔河精神”,可以让我们拥有扭转乾坤的大气魄,形成揽月入怀大境界;弘扬“拔河精神”,可以让我们把握千载难逢的大机遇,形成填山移海的大合力。“拔河精神”可以让我们实现创新共赢,可以让我们兴利除弊,可以让我们铸就辉煌!

  二、当前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逐步进入深水区后,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南充干部队伍在思想作风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与“拔河精神”不相适应的问题。

  (一)精神不振,暮气沉沉。毋容置疑,几年前的“拉票贿选”案极大的破坏了南充的政治生态,也导致少数干部对南充的发展前景缺乏信心,求稳怕乱、无过即是功的思想比较突出,表现在困难面踌躇不前,工作上得过且过;更有甚者,“遇到困难不插手,遇到矛盾绕道走”,锐意进取的激情和敢想敢干的勇气几乎消失殆尽。

  (二)学风不正,认识模糊。有的干部理论水平不高,业务知识生疏,特别是不深入分析研究对经济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情况,成了市场经济浪潮中的“聋子”“瞎子”,导致抓工作、抓发展的思路含混;有的干部喜欢照搬照抄,照本宣科,照猫画虎,工作境界不高,办法不多,更谈不上用心思考和谋划与经济相适应的对接之策、发展之道;有的视学习为负担,存在心浮气躁“不愿学”、忙于应酬“不爱学”、应付交差“不真学”、浅尝辄止“不深学”等问题,成为浑浑噩噩的“空壳”干部。

  (三)作风漂浮,应付交差。有的干部责任意识差,对上级安排部署的工作,要么不落实、要么假落实、要么慢落实,敷衍塞责,欺上瞒下;有的干部墨守陈规,不能结合当地实际提出新思路,工作缺乏创造性;有的简单地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以讲话落实讲话,工作没有主动性。

  (四)自律不强,德不配位。个别干部形象不正,居庙堂之高而拒群众之远,与群众格格不入,热衷于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一味“粉饰太平”,背地里却见利忘义,违纪违法。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与党的群众工作宗旨背道而驰,还严重损害党员干部的形象。

  三、弘扬“拔河精神”深化作风建设的对策探析

  但凡行动上“虚振奋”、学习上“搞梦游”、落实上“假坚决”,都是与“拔河精神”格格不入的。只有用心实干,勇挑重担,实实在在做事,不做“应景文章”,不搞“雕花工程”,才能真正把“拔河精神”发扬光大。

  (一)顺应发展抓“谋”,形成“心往一处想”思想共识。一要顺应新常态,形成抓发展的共识。“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当前南充处于跨越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要完成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实现“富民强市”目标,就要把握大势,登高望远,牢牢树立抓发展的意识,正确研判南充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面临的发展形势,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信心,服从和服务于发展大局。二要树立新思路,强化抓机遇的意识。要树立“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善于发现机遇、抢抓机遇,坚持开放带动,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面贯彻落实南充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和“三大发展战略”,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成渝城市群”等开放大格局,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稳增长工作举措,着力转方式、调结构、寻求新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南充经济升级上档。三要打造新格局,落实抓项目的决策。南充市确立了2016年“挂图作战”重点推进的30个重点项目,打好项目攻坚战,必须从政策、资金、环境等各方面加强保障,狠抓千亿元产业集群、千亿元产业园区和百亿元企业培育,做大做强“4+2”支柱产业,构建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精细化工、生物能源化工有机结合的发展体系,尽快形成规模发展、集群发展,形成与区域中心城市相适应、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格局,驱动经济跨越式发展。

  (二)以人为本抓“根”,强化“劲往一处使”的团队意识。事在人为,人定胜天。“劲往一处使”,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和号令,凝聚智慧,汇集力量,积极投身改革发展进程,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劲往一处使”,就要做到真心交流,换位思考,想方设法调动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理顺心气,凝聚人心,思想统一,方向一致,形成合力。“劲往一处使”,就要锁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目标, 上下一心、持续发力,让蓝图尽快化为现实。

  (三)固化机制问“效”,树立“拧成一股绳”的强大信念。战胜困难,靠的是信念,比的是意志,赢的是信心。在当前经济持续下行的不利环境下,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只有全市上下“拧成一股绳”,才能赢得发展契机。一方面,要建立激励奖惩机制,大力营造埋头苦干、以实绩论英雄的浓厚氛围。对那些“只有唱功、没有做功”的庸官、“见到困难就躲”、“碰到麻烦就绕”的懒官、得过且过、政绩平平的“太平官”,该摘帽子的要摘帽子,该挪位子的要挪位子;对那些德才兼备、有魄力、能干成事的干部,要予以提拔重用,让真正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平台、干成事的有地位;对那些勇担当、有本事、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个性鲜明的干部,要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心无旁骛干工作。另一方面,就要建立人才培育机制,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工作氛围。要高度重视领导干部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技工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和在职职工岗位培训力度,改善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培育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形成人心思进、人心向上、人心凝聚的良好局面。

  (四)转变作风抓“实”,激发“舍得豁出去”的拼搏精神。“舍得豁出去”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脚踏实地的行动。要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搏精神,努力落实每一项具体政策、解决每一个具体问题、克服每一个具体困难。特别是党员干部要树立“为南充的经济发展豁出去”、“为推进工作豁出去”、“为改善民生豁出去”的信念,抓机遇、抓项目、抓发展、抓作风,将千头万绪的工作浓缩在实干上,使“舍得豁出去”成南充党员干部的精神写照。

  (五)着眼长远重“行”,实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奋斗目标。抓工作重在落实、贵在坚持,一旦目标确定,必须保持贯性,保持韧性,持久发力,不达目的,决不收兵。要在“干”字上下功夫。必须立足一个干字,说了就干,干就干好,要摒弃那种走马观花式下基层、前簇后拥式搞调研的不良作风;就要与群众结“穷亲”,耳濡目染,声息交融,沉下身子去感受企业之难、百姓之忧、民生所盼,用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良好作风,将党的形象树起来。要在“快”字上下功夫。坚决纠正“推、拖、绕、躲、生、冷、横”的官僚作风,净化经济发展“软环境”,该办理的事情,马上办理,坚决不推;能解决的事情,立即解决,坚决不等;难处理的事情,想法处理,坚决不拖。要应在“勤”字上下功夫。要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扑下身子,勤奋实干,一个一个项目抓落实,一件一件事办彻底。要在“高”字上下功夫。要树立“创新发展是核心,协调发展是基础,绿色发展是保证,开放发展是前提”的理念,站在战略的高度、全局的高度、发展的高度谋划南充的发展定位和方向,坚持增强决策的预见性和科学性,重点突破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自主创新能力不相匹配、资源环境硬约束等短板问题,推进“产城一体化”建设步伐。

  古人云:“上下同欲者胜”。只要我们以“拔河精神”为引领,树立“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坚定信念,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开创南充经济社会协发展的新局面!(王阳晨 卢红)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 王阳晨:浅谈新的税收形势下如何做好行政督察工作
下一篇:何先茂:浅谈从严从实抓好换届风气监督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