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旅游 > 正文

创新业态营造原乡美好生活 乡村旅游走出诗意振兴之路
2022-10-18 16:39:20   来源:人民日报   

  猪圈咖啡、田园书吧、古屋观星台,村BA、挖藕大赛、手作集市……如今的乡村,尤有泥土的芳香,更多了新时代的意趣和时尚——

  在安徽省黟县关麓潘村,原本村民家废弃的猪圈,被重新设计改造成保持外墙原貌的现代化餐厅,成了当地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点。

  在江苏省溧阳市庆丰村,村民们张罗的“四美”丰收节以大地为舞台,以稻田为背景,以星辰为点缀,把游客沉浸式带入“金色希望”的丰收秋意。

  在上海市宝山区罗泾镇,“‘泾’采绝伦发现之旅”的重头戏——大闸蟹品鲜节拉开帷幕,捕蟹大赛、“蟹王蟹后”评选,村游饕客们尽享赏蟹、品蟹原乡乐趣。

  在广东省广州市郊乡村,“造物手作、森野徒步、民谣弹唱、篝火烟花”等新村趣活动,吸引了大量城市游客短途出游,假期中附近的民宿一房难求。

  今年国庆假期期间,在山东省济南市重点监测的6家乡村民宿平均入住率达到93%,其中4家一直处于100%满房状态。在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通化市等地,乡村旅游已成为国庆长假承接本地游客的“主力军”,仅长白山区域就接待游客29.28万人次,同比增长232.73%。

  近十年来,乡村旅游持续提升、创新发展,呈现比较好的发展态势。

  十年间,乡村旅游年接待人次从近8亿跃升到30亿

  美丽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正成为更多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顺应人民群众需求,不断完善乡村旅游顶层设计,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有关部门完善政策举措,出台《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关于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不断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乡村旅游供给不断丰富。文化和旅游部创新推出1299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策划“体验脱贫成就 助力乡村振兴”“乡村四时好风光”等主题,打造一批内涵丰富、主题鲜明的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十年间,全国乡村旅游年接待人次从近8亿跃升到30亿,年均增速超过20%。文化和旅游部会同相关部门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形成“景区带村”“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帮助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脱贫摘帽。据测算,乡村旅游对本地区农民就业贡献率超过35%,让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就地创业就业,促进乡村人才振兴和农民全面发展。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推荐浙江余村和安徽西递村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和卓越成效。

  我国幅员辽阔,乡村异彩纷呈。多样化和差异化是乡村旅游的特点,也是乡村旅游的魅力所在。

  陕西省袁家村把恢复关中民俗,重建乡村生活作为旅游核心吸引物,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关中印象体验地,通过挖掘传统的民俗文化、农耕文明、民间技艺等文化元素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浙江安吉余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乡村旅游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从曾经的矿山经济转型发展乡村旅游,村集体年收入从2005年的91万元增加到如今的800多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从8700元增加到6.1万元。

  江苏省宜兴市洑西村依托优美的田园风光和乡村人居环境,围绕乡土景观与农业生产形成多元化的旅游体验产品,面向长三角消费市场,通过举办杨梅采摘节、挖笋体验等农事活动,实现农旅结合,促进农产品销售,每年为全村农户带来3000多万元的经济收益。

  乡村旅游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效益日益凸显

  今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把握旅游消费回暖关键窗口期,找准乡村旅游发力点,不断丰富优质产品供给,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乡村旅游成为各大节假日旅游消费的主力产品。据监测点数据测算,乡村旅游领跑整体旅游市场,在2季度率先实现环比增长,在暑期达到消费高潮。乡村旅游供需高度适配,有效释放消费潜力,成为引领旅游市场企稳回升的主要力量。

  乡村旅游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新模式。乡村旅游有机结合乡村生产生活方式与现代旅游需求,是城乡居民共建共享、共同参与的事业。文化和旅游部推进乡村旅游创客行动,先后推出100家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试点推广“创意下乡”工作模式,引导和整合设计企业、高等院校、行业协会、新媒体平台等社会力量发挥优势,深入乡村以文化创意提升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乡村旅游吸引城镇资本、人才、技术进村下乡,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通道日益畅通。

  乡村旅游绘就共同富裕新图景。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各地探索出“开展经营获益”“提供劳务获益”“出售产品获益”“土地流转获益”“要素入股获益”等利益分享机制,保障了农民主体地位和持续获益,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乡村旅游传承创新优秀乡土文化,让游客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和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建设国际主题文化旅游度假目的地 阆中水城正加速成形
下一篇:山西晋城:“红绿古”融合 激发文旅康养产业活力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