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区县连线 > 正文

西充“放心菜篮子”:带动百万菜农增收致富
2014-12-08 10:26:07   来源:   

(记者 张力 摄)  西充县中岭乡金铧寺村的村民杜仁成今年收获颇丰,他种了两亩辣椒,产量5040公斤,销售收入10584元。金铧寺村是西充...

记者 张力 摄)

  西充县中岭乡金铧寺村的村民杜仁成今年收获颇丰,他种了两亩辣椒,产量5040公斤,销售收入10584元。金铧寺村是西充县绿色辣椒规范化种植试点村,该村村民大多是绿色辣椒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和杜仁成一样他们今年都赚得盆满钵满。

  金铧寺村只是我市发展蔬菜产业的一个缩影。昨日,记者从市农牧业局了解到,市委、市政府于2011年在顺庆、高坪、嘉陵和西充“三区一县”启动实施了10万亩城郊专业菜地建设。目前,我市蔬菜种植面积达207万亩,产量达305万吨,带动全市百万菜农走上增收致富路。

  3年建设主城区本地蔬菜综合供给能力增至75%

  行走在顺庆区搬罾镇,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菜地,空气中弥漫着清淡的菜香。三四十个农业工人正在地里除草。“种植有机农产品作物需要精耕细作,因为不能使用农药和化肥,相对常规农作物种植,工作量要增加1倍以上。”一位村民说。

  这里正是南充市已建成的专业蔬菜基地示范片之一。近年来,我市围绕“连片布局、整乡推进”的思路,基本建成“两线一区”(国道212线、嘉陵江沿线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优质鲜活蔬菜生产供给基地。坚持规模拓展与质量提升并重,完成专业菜地“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6.21万亩,2013年基地蔬菜农药残留多次抽检合格率均达100%。专业菜地建设的快速推进,有力保障了蔬菜市场供应和菜价稳定。目前,主城区本地蔬菜综合供给能力由40%增至75%,尤其是今年4至5月和9至10月的春提早、秋延后蔬菜基本能满足本地市场需求。

  菜地规模扩大的同时,生产条件也在加快改善。市财政3年落实3000万元专项资金,区(县)财政同步安排9700万元,主要用于专业菜地基础设施建设、主体培育、品牌打造和市场营销等环节的奖补,以大投入支撑专业菜地大建设。坚持“田方土肥、路渠相通、旱涝保收”的标准建基地,围绕“育苗工厂化、生产标准化、全程机械化、产销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的要求配设施,3年完成菜地调形3.27万亩,培肥地力5.38万亩,新建集中育苗场1150亩。据区(县)统计上报和市农牧业局抽查核实,3年完成新建专业菜地4.83万亩(其中,大棚设施菜地8317亩),改建专业菜地2.18万亩,巩固提升2.61万亩,分别占既定目标任务的120%、89%、87%,另有5000亩正在有序建设之中,奠定了蔬菜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的基础。

  按“标准”种菜南充蔬菜远销港澳

  无论是原始的“提篮小卖”,还是新型的产业化经营,质量安全管理都非常重要,如何用简单有效的管理来保证千家万户的质量,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用标准化来组织生产,选什么地?种什么菜?施什么肥?一切用标准来说话。

  近年来,我市农业部门侧重抓了两项工作,一是抓蔬菜生产基地的产地产品认证,二是抓蔬菜生产标准的制订实施。截至目前,我市共培育有机农业生产基地28万亩,通过有机认证的单位113家、基地11.85万亩、产品284个、年产量4.33万吨。

  不仅如此,我市还制订并发布实施海椒、竹笋、食用菌等地方和企业标准近20个,生产技术规程近40个,并将其编印成通俗易懂、简便易行的小册子,发放到广大农户手中,让他们按“标准”生产,从而使全市蔬菜生产一举纳入标准化轨道。

  农民按标准来种有机菜,企业也按照标准来干“规范事”。按规范组织生产、加工、包装、销售,卖“放心菜”,赢公众心,赚“安稳钱”,也成为南充蔬菜业主的共识。

  我市一家从事蔬菜生产销售的龙头企业,公司的产品不但在成都、重庆市场站稳了脚跟,而且远销香港、澳门。昨日,记者在该企业包装车间看到,身穿白大褂的工人正在加紧包装即将发往香港、成都、重庆等地的有机蔬菜,前来拉菜的大货车一辆接一辆,一派繁忙景象。“要种出完全没有污染的有机蔬菜,要‘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该企业负责人说,基地附近10公里内不能有重污染企业,以保证空气、水源质量。蔬菜生产过程中,不能使用化肥、农药。香椿、芫荽等具有驱虫效果的植物以及生石灰、大蒜叶、频振式杀虫灯、性诱杀虫灯等杀虫、驱虫“武器”,全部派上用场。

  菜农种菜有“组织”百万菜农走上增收致富路

  蔬菜种植规模化、标准化、有计划和产业化发展,注重发挥科技助农增收的核心作用,春提早和秋延后蔬菜、立体栽培蔬菜、绿色有机蔬菜分别较常规蔬菜亩均增收8000元、5000元、3000元以上。

  西充县中岭乡的金铧寺村是该县绿色辣椒规范化种植试点村,村民大多是绿色辣椒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昨日下午,该村村民杜仁成正在家中盘算今年的收入,“噼里啪啦”算盘一打,结果出来了:两亩地产鲜椒5040公斤,销售收入10584元。

  “这要感谢专业合作社的支持。现在卖辣椒有现钱,年底还有分红。”杜仁成说,辣椒苗的种植,地里的管理,特别是病虫害的防治,全靠专业合作社的指导。

  据了解,该村的绿色辣椒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560人,涉及农户135家。该合作社负责人杜和平介绍,2008年8月,在他和几位种椒大户的倡导下,每位社员出资300元,总共出资18.76万元成立了合作社。“去年我们村在合作社的技术指导下,共种辣椒350亩,总产鲜椒455吨,销售收入近190万元,年底平均每户还有2000元的分红。”杜和平说。

  “种植1亩地的黄瓜收入可达8000多元,村里的几十户蔬菜种植大户沾了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光!”嘉陵区河西乡直属村二组村民马玉田的一席话道出了村民们的心声。

  为有效解决老百姓种植蔬菜销售难的问题,河西乡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和蔬菜协会,吸纳200多位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32个蔬菜营销队伍活跃在田间地头,这些农村经纪人与南充一农业龙头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使“河西”牌有机蔬菜直接销往香港。

  11月29日,记者在西充县凤鸣镇双龙桥新村内看到,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的“自留地”种上了蔬菜。 记者从市蔬菜办获悉,目前,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207万亩, 产量达305万吨。(记者 易立权 实习生 任思浓)

相关热词搜索:西充 菜农 菜篮子

上一篇:阆中:600年“银杏王”老树发新枝
下一篇:仪陇流动图书车 行走的迷你图书馆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