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区县连线 > 正文

石门大院:南北建筑风格在此奇妙融合
2014-03-12 08:48:24   来源:   

  阆中是个移民之地,北方四合院与江南民居的风貌在阆中古城的建筑上,得以和谐呈现。李家石门大院便是这种民居文化的代表。  这个院落...


  阆中是个移民之地,北方四合院与江南民居的风貌在阆中古城的建筑上,得以和谐呈现。李家石门大院便是这种民居文化的代表。

  “这个院落的大门怎么是用石头砌成的?在古城的其他院落中,没有见过。”3月9日,阆中古城净圣庵街,西安游客罗女士对导游说。

  “这是李家石门大院。”导游说,该院的修建者用石头显示大院主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

  位于净圣庵街17号的李家石门大院,坐北朝南,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串珠式结构,沿中轴线构建三重庭院。轴线两侧形成大小院落相套的多重院落。

  “净圣庵的李家大院,大门最初设在院落的东北角,后来改到净圣庵街。”至今仍居住在大院的李氏后人李光友道出了李家石门大院的来历。明末清初,清廷调湖北的李将军到阆中参战,李将军战死后,其弟本想扶灵归葬,但因路途遥远,只得把兄长葬于阆中的钟山上。

  为了照料兄长家眷,李将军之弟便用朝廷发给的抚恤金,按其地位、等级修建了四合院。由于临街门框是用石条砌成,故称李家石门大院。

  石门左右两边的立柱高2米、宽30厘米,厚45厘米,上有石条门楣,门楣安放石匾。“石匾刻有‘尚义可风’四字。”李光友指着石匾说,李家先祖乐善好施,此匾为清朝知县为表彰李家而赠送的。

  经长年风雨剥蚀,上面的字迹已难以辨认了。

  过石门,进前院,便是70多平方米的敞厅。两旁雕花木栅栏,厅房开圆门,房内木板铺地。出敞厅,便来到院中最大的天井,面积超过50平方米。

  过天井是堂屋。堂屋建筑用料考究,立柱高大粗壮,直径约30厘米。

  “这是‘万年板凳’,小时候,我常和家人坐在这上面乘凉。”李光友指着堂屋的门槛说,堂屋门槛长约5米,高36厘米,厚17厘米。

  目前,有10余户人家居住在李家石门大院。现年84岁的陈大甫是李家的女婿,他在此已经居住了60年。他住在大院西侧的正房。正房紧邻堂屋。 清嘉庆年间,川北道台黎学锦赠送李家“五世同堂”大匾,大匾高悬堂屋之上,此匾于“文革”期间被毁。

  堂屋北面正中设神龛,木质结构,屋宇式造型,上刻“二龙戏珠”图案。神龛正中放一竖匾,上书“天、地、君、亲、师”,两旁供奉列祖列宗牌位。

  堂屋两边是正房,为长辈居住。过堂屋后门是一个小花园,花园内建有亭子。

  阆中本土文化名人丁荣华曾对李家石门大院做过研究。他说,繁复考究的木雕装饰是李家石门大院的一大特色。

  “‘八喜套方’、‘麒麟舞绣球’、‘羊鹿衔灵芝’等图案栩栩如生,美不胜收。”丁荣华说,堂屋的6扇门均由上、中、下三部分构成。上为镂空窗棂图案,中为浅浮雕腰花板,下为镂雕图案裙板。上部的窗花多以几何形状镂空,式样繁多,疏密大小比例适度,内涵丰富。大院梁柱、门窗及构件的浮雕,做工精美,形式多样。

  大院内,所有房檐口的木吊雕都是波涛翻滚的浪花形浮雕花纹图案,十分壮观。 大院的木雕装饰,或山水人物,或珍禽异兽,或镂空,或浮雕,令人叹为观止。

  “民国时期,李氏家族子孙以经商为主。”李光友说,当时,李氏族人经营豆腐作坊、茶馆、杂货铺等。民国时期,政府拆中天楼时,李家石门大院的李佐之带头反对。最终,中天楼未能保住,李佐之抑郁病逝。

  随着岁月的流逝,李家石门大院逐渐褪去了昔日的颜色。后代繁衍,人口增多,权属变更,大院局部有些损坏,不过整体布局仍保持原貌。

  1987年,李家石门大院被当地政府定为“重点保护民居”。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阆中:到广州深圳揽客 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下一篇:阆中古城迎来泰国旅游团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