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区县连线 > 正文

玉台湖广会馆 见证商道上繁荣的丝绸贸易
2015-05-05 10:44:46   来源:   

   阆中自古以来,水陆交通发达、商贾云集。清朝湖广填四川时,湖南、湖北、广东等地的老百姓来到阆中。其中,客家人在阆中不但促进了地...
 

 

  阆中自古以来,水陆交通发达、商贾云集。清朝“湖广填四川”时,湖南、湖北、广东等地的老百姓来到阆中。其中,客家人在阆中不但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也留下了规模宏大的客家会馆。

  客家人在阆中 建多座会馆

  历史上客家人五次迁徙阆中,他们因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习俗、共同的遭遇结成一个群体。会馆就是这个群体或同籍人共同集会、活动或寓居的场所。在阆中,客家人曾建起了陕西会馆、安徽会馆、江西会馆、浙江会馆和湖广会馆。

  距离阆中城区50多公里的玉台镇曾建起江西、湖广两座会馆,随着历史的变迁,江西会馆淹没在时间的长河中,而500米之外的湖广会馆却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引来一波又一波游客前来领略它的风采。

  崇拜大禹 会馆以此命名

  湖广会馆坐东朝西,是一座依山势而建、沿中轴线布局的四合院,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整个会馆由正殿、后殿、南北厢房、戏楼以及天井构成,大殿廊房和戏楼庭院相连相接,结构严密,气势雄伟。

  湖广会馆经过两次修缮,最初的格局有所改变。在会馆正大门的牌匾上写着“禹王宫”三个字,据阆中市文物管理局相关人员介绍,因为湖广人崇拜治水成名、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所以湖广会馆又叫“禹王宫”。今年65岁的玉台镇人胡泽益介绍,修建禹王宫的砖都是定制的,上面印有“禹王宫”字样。因为整个禹王宫墙面被刷漆,这样的字样记者没能见到。

  进大门,过前殿走廊,就来到会馆大院。胡泽益说,前殿以前就是戏楼,中间用木板隔为两层,唱戏的人就在楼上表演,中间的大院也称戏堂子,两边的廊房就是看戏的地方,有钱人在廊房上看戏,普通人在大院里观赏,为了看戏,很多没有座位的人便席地而坐。

  经过修缮后的会馆,戏楼变成了前殿,两边的廊房改为两层厢房。胡泽益说,原本大院两侧有通往二楼的台阶,廊房上的栏杆都雕刻着精美的花纹,甚是好看,在后来的维修中,台阶和雕花栏杆都被拆除。

  记者见到,正殿位于十级台阶之上,是一座两层楼阁的牌楼式建筑,长32.1米,宽4.75米,高5米,为歇山式屋顶,屋面铺小青瓦,吊檐瓦当做工精美。正殿和后殿有一长方形的天井相连。后殿建于三级台阶之上,踏道中部有一御路,隐约可见刻有龙纹。

  后殿有正房三间,南北厢房各一间。后殿地面曾铺设青石板,屋面铺小青瓦。8根高大的圆形木柱立于廊前,分别雕刻有人物故事、瑞兽、花卉、琴棋书画等图案。

  胡泽益说,在后殿的廊前曾悬吊着一个巨大的木质八卦,后来会馆改建为学校的时候,八卦便被拆除了。在天井的两边还有两道侧门,侧门上分别刻有对联,部分文字受到人为毁坏已经看不清,经仔细辨别可以看出两幅对联的横批分别为“宫旁一门”、“世室宛在”。

  曾为学校 学生达1000多人

  胡泽益说,玉台镇在古代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苍溪、阆中、南部、仪陇的商道从此经过,湖广的商人在玉台经营丝绸生意,便修建起了会馆。在历史的变迁中,商道衰落,见证当年繁华商贸的会馆被保留了下来。

  20世纪初,湖广会馆成为当地高等小学堂,后来湖广会馆经过改建,有教室数十间,最多的时候,有学生1000多人。胡泽益曾在这里读过小学,他告诉记者,1998年的时候,当地重新择地修建了学校,湖广会馆便不再作为学校使用,但是这所建于会馆内的小学却走出了许多有才华的人。

  2010年,湖广会馆被阆中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阆中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有数百年历史的古建筑得到政府部门的保护并加以修缮。

  记者所了解到湖广会馆的故事只是其中的一小段,当年戏堂子台上台下的热闹景象,学生在教室诵读课本的场景等都无法亲眼见证,但是客家人把先进的文化、淳朴的家风留在了阆中,共同构成了阆中文化的多样性。(记者 杨晓江)

相关热词搜索:湖广 玉台 商道

上一篇:百余名武术爱好者齐聚西山以武会友
下一篇:斥资千余万元 阆中建机械化养护中心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