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区县连线 > 正文

生态文明建设的西充实践
2016-05-12 10:51:11   来源:南充经济网   

  南充经济网讯(赵威)“一片片绿林如泼墨彰显气势雄浑、一个个村庄掩映在绿树丛中彰显城乡和谐、一条条崭新公路似绿带蜿蜒彰显发展基础、一家家生态企业生机勃勃彰显发展模式……”4月29日,四川县域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座谈会在西充召开,来自省县域经济学会的相关专家、各市州和西充县相关负责人等100余人参加了座谈,这是记者在西充的所见。

  西充,发展工业经济先天不足,近年来,秉承“生态立县、富民兴县”的发展理念,该县迎来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春天。

  立足优势 选准路子

  5月8日,记者走进位于西充县凤鸣镇双龙桥村的台湾特色农业园区看到,一片片玫瑰花正灿烂绽放,芳香扑鼻。粉色、橘红色、黄色等多种颜色,大马士革玫瑰、苦水玫瑰、丰花玫瑰、食用玫瑰等不同品种玫瑰,与穿斗小青瓦房相映成趣,众多游客流连其间,或赏花拍照,或休闲散步。

  “这里的玫瑰全是经过改良后的有机玫瑰,花期长达半年,可从4月开到10月。可观赏,亦可食用。”谈起玫瑰,长期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研究的林云飞很是自豪。

  据林云飞介绍,双龙桥村水源充足,空气清新,有着发展有机农业的生态优势。经过土壤改良后,种植的玫瑰花价值不菲。

  “每公斤干玫瑰花瓣的零售价为3000元至4000元,不愁销售。我还对花瓣进行深加工,提炼玫瑰精油等,价格更高。就连玫瑰花苗,也极为抢手,今年将交付给昆明等地的企业100万株。2017年,至少要交500万株,订单早已下到我手中。”林云飞说。

  据了解,双龙桥村以引进的四川双龙农牧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辐射带动周边村组规模流转土地4000亩,以发展特色农业为支撑,以有机循环农业为重点,深度开发和挖掘有机循环农业资源和乡村旅游文化资源,成功打造成中国乡村旅游目的地,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有机农业,享受田园生活。

  产业发展,村民受益。“双龙桥村是越来越火了,我现在住的是‘乡村别墅’,逛的是‘生态花园’。即将举办的首届玫瑰节,将为我的农家乐带来更多的客人。”该村村民王明轩说。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永续发展,需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西充县主要负责人介绍,西充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强化“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和竞争力”的认识,在全县提出“生态”是第一资源、第一品牌、第一产业的理念。

  好的理念导向是通往成功的重要阶梯。从2009年提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生态经济强县”的战略目标至今,短短几年间,西充生态指标不断优化,赢得了“国家循环经济示范性”、“中国低碳经济示范性和首批全国生态保护和建设示范区试点县”等众多“国字号”金字招牌。

  与时俱进 改革创新

  成片的薰衣草如紫色海洋、奇特的醉蝶花娇艳飞舞、朵朵葵花金灿灿向着太阳……记者在园区看见,位于整个核心景区的“四季花海”格外吸引眼球。该景点由彩虹花田、四季花海、特色花展、农产品雕塑为主,发挥艺术创意和想象,大量种植各色花卉,营造万紫千红、震撼视野的景观效果。

  离开双龙桥村,沿着国道212线前行10公里就是该县的义兴镇。“中国有机生活公园”就位于该镇书房山村。

  “我们从国内外引进大量名贵鲜花品种,其中包括薰衣草、海棠、金盏菊、石竹。”园区工作人员介绍,核心景区主要以花为主,现在彩虹花田里的薰衣草、西洋滨菊、向日葵等开得正艳,“置身其中,犹如仙境。”这是众多游客的同感。

  据了解,该公园于2014年5月初步建设,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进行规划打造,有迎宾池、叠水瀑布、童话世界、观景亭、奇异瓜果廊、充国大耍场、悬浮莲台、樱舞天堂、四季花海、花海皮影戏等多景点。

  “除了赏景游园,还可以和孩子重拾童年乐趣。”该园负责人赵伟雄介绍,该园区是集有机生活体验、乡村度假休闲、户外健身拓展、川东北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体验等为一体的大型景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顺应现代都市人群对低碳、环保、健康生活的追求,这就是我们有机生活公园创意主题。”赵伟雄说,园区突出“有机生活体验”这一主题,有效结合川东北农耕文化和传统民俗文化等特色,游客来到景区,不仅可以欣赏美丽的花海,还可以品尝百科有机园园独具特色的牛奶猪、香葵鸡等有机美食。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美好但道路艰辛,生态经济本身就是创意经济,离开创新,做不大也走不远。”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会长、省农业经济学会名誉会长、省政府参事张成明对创意与生态文明的理解如是说。

  西充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充分说明,克服传统发展的路径依赖,打破常规发展套路,主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与时俱进。是改革创新为西充县生态文明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翅膀。

  创新机制 奖惩并重

  如何让生态文明建设得到有效执行?建设成果得到有效保障?西充县通过创新机制、奖惩并重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首先是制定完善激励扶持政策,凡是列入生态文明工程试点的项目,在资金、土地等方面优先保障;凡是生产生态产品、引进节能设备、从事生态技术推广服务的企业和单位,在税收、信贷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据该县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县财政设立了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场镇污水治理、生态湿地保护等给予奖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和经营,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助、适度让利、税收优惠等方式,逐步将公共绿地管理、街道清扫保洁、生活垃圾处理等环保项目推向市场,调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工作。

  其次是创新生态补偿机制。该负责人介绍说,按照“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完善水源、土地、森林等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在西充河流域不同地段建立水质监测点,按照监测数据进行奖罚。

  对破坏生态植被、违规排放污水等行为,采取缴纳生态补偿费或实施生态恢复等措施,使之承担与环境损害相应的经济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责任,变被动治理为主动保护。对有机农产品加强市场监管,建立有机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平台,实现农产品生产全程信息可追溯。

  “最后就是创新项目推进机制,加强对生态建设项目的服务,及时解决了鹤鸣庵水厂、百科果蔬冷链物流中心、多扶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在规划、环评、用地等方面的具体问题,让项目尽早建成发挥效益。”该负责人说,西充严格项目落地评审制度,重点审查项目污染类别、排放方式和治污措施,坚决卡住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项目。项目建成后定期进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评估,对低效用地、超标排污、破坏生态的坚决督促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及时清退出场。

  经过几年的努力,西充县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据了解,2015年,该县优良以上空气质量达标率达97%,西充河流域污染源综合治理基本完成,年出境断面水质III类标准达330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45%,治理水土流失达112平方公里,治理中小河流25公里,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100%,农村牲畜粪便处理率达到96%,污染源排放达标率达100%,万元GDP综合能耗累计降低18.8%。

  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西充县域经济也得到较快发展,地方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大关、2015年达到101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1.3%。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翻番,西充县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翻番,分别达到19624元、9147元。

相关热词搜索:西充 文明建设 生态

上一篇:营山县:“四到位”从严从实抓好换届风气监督
下一篇:西充县三产共融 共建幸福新农村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