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区县连线 > 正文

四川阆中:“网络”、政府互动 破解撂荒难题
2014-04-18 09:23:24   来源:   

  4月15日,阆中电视台在《阆中新闻》中报道:阆中市飞凤镇采取积极措施引进业主大户着力解决村上的500多亩撂荒土地,目前业主大户们正在...


撂荒土地原状


机械进场开始挖沟排水

 

  4月15日,阆中电视台在《阆中新闻》中报道:阆中市飞凤镇采取积极措施引进业主大户着力解决村上的500多亩撂荒土地,目前业主大户们正在组织机械和人力对撂荒土地进行开沟排水和除草,确保荒芜多年的土地不再撂荒的新闻,这一结果让阆中市许多关注“三农”问题的网友和基层干部感到特别的欣慰,也使得这一起通过网络关注、政府积极解决的撂荒难题有了一个可喜的好结果。

  网友发帖:“撂荒”问题引热议

  3月10日,新浪微博网友“阆中百姓”发布了一组图片,描述了阆中飞凤镇农村土地荒芜撂荒的现状。文中提到:阆中飞凤镇瓦店村,近年以来因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传统农业回报率慢,成效低等原因,已经造成大部分农田和耕地撂荒。粮食安全,事关国民生活的问题。面临撂荒的大片土地,不由自主的让人有一种莫名的凄凉,土地与农民的关系,土地现在应该如何再利用?

  据网友调查:目前该镇在家人口不到总人口的一半,1000多亩土地撂荒达70%以上。瓦店村现在有将近百分之70的劳动力外出,而留守的以平均年龄60岁以上老人为主。具备农业生产的能力不够,从而造成土地大面积撂荒;且日益严重。在瓦店村这一现象特别严重的是一、四社。一社244人,在家60余人,田就有234亩撂荒超过百分之60以上。四社214人,在家49人,土地面积209亩;2/3的土地基本撂荒。劳动力外流,造成生产力低下是撂荒原因之一;传统小规模、小片区性生产回报率低、收益少;没有人愿意种;是土地撂荒原因之二。因此为确保粮食安全,必须有效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产品附加值,网友建议对土地优化、重组,从而进行土地流转承包,土地流转承包是再一次盘活土地的一次改革和创新,应该踊跃一试!

  这则微博经阆中在线等网络转发后,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共鸣:

  @要女人不要汉子:想想都觉得凄凉,我们一个村以前一个生产队上上百号人,现在一共就不到10个老人,大量农田撂荒,老人家一个人守一大套院子,如果不幸去世了,连个抬丧的人都要去别地请~今时不同往日。

  @转转小米:山区条件艰苦,机械化一时半会实现不了,人工耕种产量低,还要卖出去才能换钱,交通不变的话,成本更高,确实不如出去打工赚现钱有吸引力

  @杜楷-:丘陵地带,一家人如果仅靠种地,那飞凤人民的全部吃低保!这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形式!我们这不是农业大省,其实只有走出去这一条捷径!

  干部蹲点:现场调研破难题

  201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4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其中“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首次跃升为六大任务之首,粮食安全首次获得高度关注,被提升至2014年国家一号战略。今年2月,在阆中市召开两会期间,阆中市政协社联委副主任袁柏林在《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加速阆中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题发言中指出:据初步调研全市撂荒土地面积达到40%,个别村社达到70%。

  国家政策的高度重视,网络媒体的焦虑,也让身在最基层的飞凤镇党委书记涂汉波、镇长杜春龙等乡镇干部感到事态的严重性,解决这一问题的紧迫性,3月12日,该镇干部着力土地撂荒并作为群教活动深入基层蹲点的第一站,并到瓦店村进行调研和走访。

  据调查:瓦店村是飞凤镇较远的一个村,全村辖5个社,总人口1252人,392户,耕地面积1194习惯亩。通过走访发现,该村近几年来,由于山高沟深,不宜发展枇杷特色产业,传统农业生产经济水平较低,外出务工人员占总人口的70%左右,全村土地撂荒面积在70%左右,部分社更为突出:瓦店村1社,87户,224人,耕地234习惯亩(约420标准亩),现在家23户,占26%,在家60人,占26%,以老年人为主体还有一定耕作能力的有42人,按较大耕作能力每人耕作4标准亩,全社仅能耕种168标准亩,无论如何撂荒252标准亩。另瓦店村4社,67户,242人,耕地209习惯亩(约350标准亩),现在家25户,占37%,在家46人,占19%,基本能劳动24人,按同一标准计算全社能耕种96标准亩,必然撂荒254标准亩,1、4两个社撂荒506标准亩,撂荒土地上蒿草丛生,一派荒凉景象。飞凤镇干部立即带队蹲点,走入群众中间,相信群众的智慧,依靠群众的力量,把解决瓦店村1、4社土地撂荒作为试点,力求找到破解土地撂荒难题的良方。

  如何把外出户的土地经营权收回来?通过蹲点了解,外出户的土地能托人的就托人耕作,不能托人的就干脆撂荒。托人耕作的对被托人无经济要求,而且升钟水库的水费还是由外出户自行缴纳,他们只求一个放心:他们随时回来能拿回土地自行耕作。镇干部通过与群众面对面探讨:外出户土地的承包权受法律保护,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不得改变,土地的经营权交由村社托管,也保证他们随时回来随时收回,外出户与村上签订《农户承包田地代管协议》,镇上成立土地流转中心鉴证。瓦店村群众一致认为:土地属集体所有,所有权者在承诺保证经营权随时归还的情况下,他们就吃上了定心丸。

  群众智慧:土地重组“归”大户

  虽然解决土地撂荒还能激发老百姓的兴趣,但是一个个的具体问题让从来没有处理过类似问题的镇村干部和群众都没有好主意。如何解决土地插花问题?尽管村社很快把外出户的土地经营权收回了,但是收回的大片土地中少不了在家农户耕作的土地插花,不便于规模耕作,难于规模流转,怎么办呢?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无计可施的时候,瓦店村曾任过支部书记的杨大林说,为了方便规模流转,方便别人耕作,他提议在家的农户都本着就近、整块、成片的原则,互换土地,先让在家的农户每户成片,片片相连,这样就不再插花,这样就能把收回的外出户的土地成片流转经营了!听了他的建议,镇干部们眼前一亮,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一定找到解决难题的方略。

  带着这个提议,镇干部又到4社去座谈,4社村民赵天旭,自称一把手(残疾人,仅一只手),他说他一家人这些年来,每年耕作20多亩田地,但都是外出户托他耕作的,东一块,西一块,生产不便,极其苦恼,如果村社出面能把他的田地调成一片,他就特别满意,还可以多种些,看来这样的建议能够得到群众的普遍支持,通过土地互换,先把在家农户的土地调成片,插花问题迎刃而解。

  土地流转给谁?在家农民劳动力严重短缺,暂时没有外来业主,调查发现,依靠村社干部,由干部带头,把他们率先培育成种粮大户,建成家庭农场是一条低成本,而切实可行的路子。通过群众推荐和个人自荐,最后议定瓦店村新任纪检员江浩流转250亩,1社社长杨承彦流转150亩,4社社长莫春许流转100亩。镇干部同江浩、杨承彦、莫春许三个大户面对面沟通,他们信心很足但是恳求乡镇政府必须首先解决生产能力问题,由农机干部指导,共配备两台55马力的旋耕机,除国家补贴外,政府全额补助;政府把原来上级农业部门补贴的良种由原来的分散使用,变为对种粮大户的集中供给;由村上组织机械对荒芜多年的田协助开沟排水;对于在家农户在土地互换后,可能由原来的熟土变为开荒,政府每亩补贴100元的肥料款,也从上级农业部门补贴的肥料中集中解决。对于这些条件和要求,镇党委书记涂汉波当场表示,全部满足,同时镇党委政府成立一个班子,全程指导、督促、协调处理业主大户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目前,三个经营户已经签订《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协议》,正组织人力和机械在田间忙碌,他们承诺:今年不再让一块田地撂荒。

  “土地撂荒现象虽然在很多地方都是普遍现象,但是我们必须站在解决国家粮食安全和最大程度发挥土地效益高度上考虑问题,不回避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要善于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解决农村的问题,我们将以此为试点,在取得经验的情况下今后大面积铺开解决土地飞凤镇境内的撂荒现象!”涂汉波说道。

相关热词搜索:阆中 四川 难题

上一篇:故城遗址说春秋
下一篇:四川阆中:“晒帐”答疑解惑化民怨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