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魅力乡镇 > 正文

营山:秸尽所能 收获“绿色财富”
2023-04-24 11:22:00   来源:南充晚报   

  营山县绿嘉园种植家庭农场工作人员检查秸秆制作的菌棒 郭明 摄

  营山是传统农业大县,在粮油连年增产增收的同时,秸秆成了一个沉重的“包袱”。为促进农业固态废物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近年来,该县积极探索秸秆“五化”(原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肥料化、燃料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23%,生态“包袱”变成了绿色财富。

  小秸秆成就大产业

  4月19日,记者来到小桥镇向阳社区学超草帽家庭加工厂里,只见用小麦秸秆编成的草辫堆码如山,多台草帽机正“哒哒哒”不停运转。一条条草辫经过旋转订线,一顶草帽不到十分钟便“出炉”。

  小桥镇盛产小麦,而小麦收割后的秸秆是编织草辫的最好原料。“如今,小桥草帽成了知名品牌。”小桥镇党委书记吴利民说。目前,小桥及周边乡镇常年有5000名左右的农民从事草帽及麦秆制品的初加工。

  为鼓励群众积极投身这项产业,该镇还举办了“草编之乡·织梦小桥”草编艺术文化节,吸引了上万人参与。“利用小麦秸秆进行草辫编织,不仅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秸秆的回收利用,增加了农作物的附加值,减少了秸秆处理不当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营山县农业农村局土肥站站长赵忠表示,下一步,县农业农村局将从机具购置、晾晒场地等方面对加工大户予以补贴,支持加工大户进一步拓展市场,开发系列文创产品,进一步提高小麦秸秆附加值。

  秸秆巧变牲畜“压缩饼干”

  4月19日,东升镇桦树村,公路在山间蜿蜒,沿途的农作物郁郁葱葱。走进营山县福发林木专业合作社厂区,只见偌大的库房里,箩筐大小的膜包堆放整齐。

  该合作社理事长王华平介绍,膜包里的“宝贝”其实是收割来的农作物秸秆,经过揉丝粉碎、压块打包、覆膜发酵,就制成了牲畜的青贮、黄贮饲料。发酵后的饲料营养丰富、易于牲畜吸收、保质期更长,是牲畜喜爱的压缩食品。

  随着销路的逐渐打开,王华平除了把自种自收的秸秆做成饲料外,还到周边乡镇以每吨300至350元的价格回收秸秆,制成青贮、黄贮饲料,销往成都、重庆等地。

  为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营山县农业农村局大力扶持营山县天成养牛专业合作社、营山县福发林木专业合作社等建设秸秆青贮、黄贮场地,鼓励在中小养殖场(户)开展打包青贮、拉伸膜青贮建设,扩大秸秆饲料化利用量,力争到2023年末秸秆饲料化利用率提高9.36%以上。

  一秆多用变废为宝

  4月19日,在渌井镇观音村境内,一个个遮阳大棚排列整齐,棚内一朵朵像小伞似的羊肚菌破土而出,村民们正在小心翼翼地采收。

  据农场主吴继成介绍,羊肚菌对种植所需的秸秆基料用量相当大。“种植平菇、香菇等,每年至少要做16万个菌棒,加上种植的100亩羊肚菌,去年农场一共消耗了1000多吨秸秆。”吴继成介绍,他在渌井镇南桥社区又流转了180亩土地,专门用于羊肚菌种植,届时,农场每年可以消化掉2500吨秸秆。羊肚菌采收后,将大棚耕作还原为水田,轮种水稻,以高度腐熟的菌渣为肥料,达到化肥使用减量增效的作用。水稻收割后的秸秆储存用于各种菌类种植,实现了秸秆的循环利用、综合利用。

  营山县农业农村局还大力提倡秸秆还田,通过粉碎秸秆、旋耕灭茬、堆沤发酵等不同方式对秸秆进行肥料化利用,2023年还将对达到秸秆还田量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实行补助。

  今年,营山县将充分利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882万元,用于秸秆还田、秸秆收集综合利用、设备设施购建等补贴,全县秸秆预计可收集量约34.8万吨,通过推进秸秆的“五化”利用,可有效处理32.36万吨。“推行秸秆‘五化’利用,不仅能促进资源的再生利用、变废为宝,还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营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忠说。(郭明 杨汉国 邹刚)

  (原标题:秸尽所能 收获“绿色财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阆中:搭乘东西部协作“快车” 助力农特产“种加销”全链发展
下一篇:仪陇县:努力书写教育“奋进之笔”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