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魅力乡镇 > 正文

踏“云”而上 南充未来之城已来
2024-04-26 09:35:34   来源:南充晚报   

  吉利新能源商用车生产车间一派繁忙

  工业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工业经济成色直接决定着南充经济发展质量,也是我们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今年以来,市委深刻把握工业对南充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长远性意义,围绕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先后作出系列部署:在市两会上,市委确立了加快推进“五区建设”的发展定位,之首即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建设;在市级领导干部和县处级主要负责同志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题读书班上,市委再次明确要大力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同样将其列为“五市战略”首位、高位推动。

  频频布局,释放出市委“产业为本、工业当家”的强烈信号。种种迹象,更表明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地方实践中,南充将更加突出新型工业化在全局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围绕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实施“工业立市”战略,着力构建符合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具有南充特色优势的现代工业体系,真正挺起经济大市的工业“硬脊梁”。

  No.1 前瞻布局 抢抓发展“新赛道”

  未来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是发展新质生产力、获取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对于底子薄、基础弱的南充工业而言,能否实现换道超车、跨越发展,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抢抓发展“新赛道”,显得更加迫切、更加重要。

  “以低空经济为例,作为未来产业的典型领域,低空经济具有创新引领、绿色低碳、数实融合等特点。”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主任邱亚明教授认为,南充多个县区正在推进的通用机场建设,将为发展低空经济提供良好的设施条件。

  “未来已来”,在南充这片创新创造的沃土上,以四川沃洛佳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低空制造企业如今已羽翼渐丰。

  走进位于西南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南充分园的四川沃洛佳科技有限公司,一架半米高的“大家伙”在企业展示区内格外吸引眼球。“我们目前拥有各项知识产权40项,已成功转化并推出包括这台鱼鹰水质自动采样无人机在内的多个型号产品。”该公司创始人、总经理何进介绍,眼前这台无人机售价约30万元,客户遍布全国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扶持培育更多新赛道的“领跑者”,除了“浇灌”沃洛佳这样的本土企业迅速成长,更重要的是以卓越敏锐的战略眼光“招新引优”。“聚焦‘工业立市’,因地制宜抢占‘新赛道’是关键。”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局长杨春林称,在他看来,作为全市经济战线的主力军、开放合作的冲锋队,必须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以氢能、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为重点,抓住人才、市场两个关键,千方百计抢占“新赛道”。

  园区是承载未来产业的平台与载体。南充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认为,只要紧扣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在氟化工、碳纤维、生物合成、氢能等细分领域优选布局,开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南充经开区就有望实现产业发展的“换道超车”与跨越发展。

  No.2 强势崛起 新兴产业破浪前行

  眼下,南充正在构建成型的“3+2”工业产业体系,就像是一个逐渐向上延伸、生长的巨型金字塔,塔基是正在提能升级的传统产业,通过不断夯实改造,越来越坚实,而塔身是正在强势崛起的新兴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在嘉陵区,吉利新能源商用车生产基地每4分钟就下线一台新能源商用车,去年产值突破60亿元大关,产品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吉利作为“链主”的吸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占地300余亩的嘉陵区新能源汽车汽配智造基地建设正加速推进,目前已有湖南锐阳电子、上海智车等4家企业签约入驻。

  “我们将倾注全力在嘉陵区建立新能源汽车触显产品研发基地,预计今年8月就能建成投产。”湖南锐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彬信心满满地表示。

  在顺庆区,中科九微生产车间内,一条条高度自动化的流水线飞速运转,安静、环保、高效。经过多年发展,企业目前已成为国内真空领域产业链相对完整、产品较为齐全的高科技真空企业。“目前我们已经形成半导体真空、工业真空、真空技术应用三大业务板块。”该公司副总裁余柯表示,企业将坚定信心,继续投资南充,为南充真空产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未来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支撑。据统计,去年全市工业领域科技项目资金已占到全市科技项目总资金的近70%。

  “我们需要进一步培育创新主体,从而不断提升新型工业化核心竞争力。”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加快培育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积极创建省级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算力基础元器件、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力培育瞪羚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分层分批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成渝地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我提炼了两个关键词,分别是先进和集聚。”邱亚明教授分析道,所谓“先进”,就是要围绕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大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争取更多企业“入列”单项冠军、“小巨人”、“专精特新”企业名单,争取更多产业集群进入国省先进制造业集群。

  No.3 改造提升 传统产业向新而行

  培育未来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代表忽视和放弃传统产业,两者不是对立的关系,不能把传统产业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在邱亚明教授看来,建设成渝地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的第二个关键词“集聚”,正是要着力提升汽车汽配、化工轻纺、食品医药三大传统产业产值,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条,增加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尽快培育出千亿产业集群。

  走进位于南充经开区的永盈新材料项目一期工程施工现场,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工人们正在进行机柜间、变电所内部装饰装修工作,钢结构、动静设备也进入安装阶段,工艺管道的预制、安装工作也即将提上日程。

  “目前全厂单体建筑主体结构全部封顶,预计今年10月一期A线将建成调试。”该公司总经理陆正平表示,通过战略联盟等方式,建立以BDO上下游产业引领,耦合新能源材料的绿色发展的产业体系,争当南充制造业发展的排头兵和领头羊。

  “建链集群,构建产业生态。”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局长杨春林从项目招引角度提出了壮大我市传统产业的可行之道:聚焦主导产业,强化规划“一盘棋”,立足临江新区、高新区、经开区等平台,市县共建,招引重大项目,引进关联配套企业。杨春林表示,今年该局6个招商专班将联动县(市、区),依托吉利、永盈、弘信、中科九微等已落户企业,瞄准重点区域、目标企业,紧盯供应链、协作链,分产业开展集中攻坚,加快汽车汽配和化工新材料本地建链、电子信息挤进成渝产业链,壮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规模,推动食品、医药和健康产业协同发展。

  如果说建链集群是做大产业规模的必由之路,那“智改数转”则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走进四川弘鑫云创智造科技有限公司,MES生产信息化管控系统显示屏实时更新生产数据,“工厂大脑”协助决策物料调配,AGV自动物流输送车来回穿梭运输生产物料,无刷电批等机器协同作业,一台台崭新的AI算力服务器有序走下生产线……以大量生产数据归集、分析为牵引,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初步实现了智能分析,整个工厂俨然一个透明化的“数字工厂”,极大节约了人力、物力。

  站上数字化转型“大舞台”,当下越来越多类似弘鑫云创的南充企业实现了“智改数转”踏“云”而上,与产业数字化实现“双向奔赴”,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愈发蹄疾步稳。

  “我们将通过全覆盖推进规上企业‘智改数转’诊断,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实施5G工业模组、工业网关等内外网改造,应用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智能检测等高端装备,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平表示,我市还将大力支持企业技改创新,研发新工艺、投放新产品、拓展新市场,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部门专访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平:

  产业为本工业当家 全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国省市推进新型工业化会议精神,聚焦“五区建设”发展定位和“五市战略”发展路径,坚持“产业为本、工业当家”,深入实施推进新型工业化攻坚行动,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

  狠抓“产业发展”促转型。充分发挥“链长制”办公室统筹抓总作用,围绕“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任务,细化举措、合力攻坚,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梳理“3+2”重点产业短板弱项,大力开展补链延链强链行动,推进重点产业提质倍增。聚焦低空制造、人工智能、氢能等新赛道产业,科学规划、加快布局,推动产业尽早建链成势。指导县(市、区)聚焦细分行业深耕细作,加大主导产业培育力度,发展壮大具有县域特色的优势产业。

  狠抓“企业培育”强支撑。梯次建立重点企业培育清单,动态更新“升规入统”目标企业库,细化制定“一企一策”帮扶工作方案,加快培育一批百亿级、50亿级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名单,确保每年净增规上企业100户以上。会同经合部门聚力开展制造业招商引资攻坚行动,大力引进一批链主企业和产业链填平补齐优质项目。建立完善项目督导考核机制,每季度开展工业项目竞进拉练,强力推进招引项目尽快落地、早日投产。

  狠抓“智改数转”增动能。制定出台“智改数转”行动计划,扎实开展制造业“智改数转”政策宣贯、典型案例推广等活动,切实增强企业“智改数转”意识。全覆盖推进规上企业“智改数转”诊断,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实施5G工业模组、工业网关等内外网改造,应用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智能检测等高端装备,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支持企业技改创新,研发新工艺、投放新产品、拓展新市场,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狠抓“园区建设”提能级。加快推进经开区化工园区扩区工作,督促指导县(市、区)抓好工业用地保障,加强成片大宗土地储备,加快标准厂房、多层厂房建设,确保每年新拓展园区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新建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以上。深入践行“人城产”理念,大力推进园区生产性、生活性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园区功能品质。围绕创建指标补短强弱,尽快创成一批国省级园区品牌。持续开展“亩均论英雄”用地评价,大力清理闲置低效用地,切实提高园区集约节约发展水平。

  狠抓“监测调度”稳增长。建立完善市县两级经信、统计、税务等部门定期会商工作机制,联动开展分析监测,确保工业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组建工业稳增长督导专班,每月下沉县(市、区)开展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督促指导,全力提升工业统计数据质量。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会同市委目标绩效办进一步完善工业经济考核体系、细化专项考评办法,持续强化“水紧鱼跳、你追我赶”的攻坚态势。

  狠抓“服务保障”优环境。加强与国家工信部、省经信厅的对接汇报,促进更多政策、项目和资金落地南充。研究完善支持重点产业发展专项政策措施,切实推动各类资源向工业领域集中。用好“制惠贷”“园保贷”等融资工具,积极组织开展银政企对接活动,加大电力、天然气、成品油等要素协调供应,全力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所需。

  记者手记

  挺起工业脊梁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财富之源、就业之本、发展之基,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经济的“命脉”、经济发展的“脊梁”。工业稳,城市经济才能稳;工业强,城市经济才能强。为此,南充提出“工业立市”战略,既是着眼长远补齐发展短板、夯实发展支撑的紧迫任务,也是抢抓机遇延续发展势头、稳定经济增长的现实需要。

  这是一次历史的“回归”:工业曾经是南充的城市骄傲,留下了曾经的亚洲第一大缫丝厂——南充丝二厂,西南地区唯一的大型炼油企业南充炼油厂和全省龙头企业南充内燃机厂等辉煌印迹,天歌、果城、春飞等本地品牌耳熟能详,让众多南充市民至今仍津津乐道。重提“工业立市”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这是一次发展的“提速”:省委、省政府赋予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时代使命,明确要求南充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建设成渝地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工业立市”下的南充必须交出一份不负众望的“答卷”。

  回顾南充的工业发展历程,我们深感这座城市的工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潜力和无限可能。相信在市委市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在全市人民的真诚期盼中,南充的工业经济将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为城市繁荣和增进人民福祉作出更大的贡献。(记者 冯方雄/文 张力/图)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顺庆:迎“高”而攀 向“新”而行
下一篇:蓬安:科技赋能粮油生产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