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区 > 仪陇 > 正文

仪陇:以院养院 五成敬老院实现自给自足
2014-04-28 16:40:18   来源:   

  4月25日中午,仪陇县三河镇敬老院93岁的唐玉伯老人收拾好扑克,和其他老人一道走进食堂。当天的饭菜是三菜一汤外加一盘咸鸭蛋。唐玉伯...

  4月25日中午,仪陇县三河镇敬老院93岁的唐玉伯老人收拾好扑克,和其他老人一道走进食堂。当天的饭菜是三菜一汤外加一盘咸鸭蛋。唐玉伯告诉记者,这里的饭菜味道可比外面饭馆的好得多,因为所用的材料都是敬老院老人自己种养的,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近年来,仪陇县高度重视敬老院建设和管理工作,引导敬老院发展“院办经济”,以院养院,全县50%的敬老院实现自给自足。

  硬件建设打基础

  为提高农村“五保”老人供养能力,仪陇县把敬老院改造工程列入全县十大民生工程。 2008年以来,该县连续3年累计投资3670万元,兴建敬老院15所,维修加固26所。今年,该县将兴建大寅、金城等6所敬老院,其中,马鞍敬老院设计床位150张,大寅、金城、复兴敬老院设计床位各100张,九龙、永光敬老院设计床位各60张。投入985万元,为57所敬老院配备家具、家电等设施,为12所敬老院安装天然气。

  新政中心敬老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院设计床位120张,已有90多人入住,家具、家电等设施齐备,棋牌室、健身场地、书报阅览室一应俱全,达到省三星级敬老院建设标准。

  该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3月以来,县民政局会同相关部门到各乡镇实地调研,全面了解“五保”老人入住意愿后,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统筹规划、分类实施”的原则,编制了仪陇县农村敬老院建设远景规划,旨在提升“五保”老人的供养能力。

  提升管理抓服务

  2013年,仪陇县将敬老院纳入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体系,产权归属更加明确,并根据敬老院入住人数配备管理人员。

  杨玉琼老人是三河镇河街村人,1997年,她砍柴时从树上摔下,造成下肢瘫痪,只能在轮椅上度日,生活不能自理。她告诉记者,自从住进三河镇敬老院,再也不用担心生活问题了。

  三河镇敬老院院长席维柱告诉记者,该院制订了《敬老院管理制度》,完善了工作人员职责、院务公开等规章制度。“每季度对院民考核一次,由各小组组长确定得分等级,经全体院民举手表决后生效。用发展‘院办经济’的收入,按等级发放零用钱,进一步加强院民的自我管理意识。”席维柱说,目前,院民已接受并习惯了这种管理方式。

  “院办经济”促发展

  2011年起,仪陇县“五保”老人补助标准从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350元,基本满足了“五保”老人的生活所需。如何进一步改善“五保”老人的生活质量?该县确立了发展“院办经济”,走自给自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分工因人而异,根据身体情况和劳动能力适当安排工作。”席维柱说,该院通过承包、代耕代种闲置土地等方式,发展种养业,耕种土地近30亩。席维柱告诉记者,敬老院就像一个大家庭,老人们根据时令进行耕种。今年,该院水稻可望收获1万余公斤,存栏猪23头、牛12头,还养了鸡、鸭、羊等,各种时令蔬菜一应俱全。

  三河镇敬老院工作人员罗绪容告诉记者,该院每个月杀一头猪,老人们天天有蛋吃,敬老院的收成大部分用在改善老人的生活条件上。记者看到,93岁的唐玉伯不仅行走自如,而且头脑清楚,还经常和其他院民一起玩扑克。

  席维柱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该院能“看到钱”的收入可达10万元,加上院民消费的米、肉等,“院办经济”总收入超过25万元。

  在龙神垭敬老院,今年,该院利用“院办经济”的收入,为敬老院置办了32台空调。

  据了解,目前,该县大部分敬老院通过承包、代耕代种等方式解决生产用地,50%左右的敬老院粮油、蔬菜、瓜果、肉类实现自给自足,“五保”老人的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罗中坤)

 

相关热词搜索:仪陇 敬老院

上一篇:仪陇投资2.6亿 建波型防护栏906公里
下一篇:仪陇县地方税务局下基层听民声解民忧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