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南充新闻 > 正文

我市蚕桑综合利用开发效益达到3.5亿元
2014-08-28 15:31:14   来源:   

我市蚕桑综合利用开发步入全国前列 在西部地区名列第一  四川经济网南充讯8月22日,记者从市茧丝綢协调办公室获悉,我市蚕桑综合效益总...
我市蚕桑综合利用开发步入全国前列 在西部地区名列第一

  四川经济网南充讯 8月22日,记者从市茧丝綢协调办公室获悉,我市蚕桑综合效益总收入已达到10亿元,其中蚕农茧款收入6.5亿元,蚕桑综合利用开发效益产值达到3.5亿元,蚕桑综合利用开发在西部地区名列第一,从而改变了単一的栽桑养蚕传统模式,综合利用开发步入全国前列。

  8月21日,记者在位于嘉陵工业园区四川尚好茶业有限公司和南充市千年绸都第一坊酒业有限公司看到,这两个分别依靠桑叶和利用桑葚作原料的企业,一个正在紧张的包装桑叶茶,另一个正在为桑葚酒粘贴标签。四川尚好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露民告诉记者,他们今年和省蚕桑研究所合作,目前已经在嘉陵区文峰、土门、新庙等街道、乡镇蚕桑基地选育和种植优质桑树2万亩,他们通过科研单研制开发出获得3项国家专利的桑叶茶,目前已经投入批量生产,他们生产的桑叶茶已经销往湖北、云南、广东、重庆等地,产品供不应求。据刘露民介绍,他们还利用桑叶和桑葚开发出了桑茶粉、桑叶馒头、桑葚酒、蚕蛾酒等蚕桑产品,并且已经与重庆冠生园、科伦集团等企业签订了4000多万元的蚕桑附属产品销售合同,他们力争明年内生产桑叶茶2000吨。市千年绸都第一坊酒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袁中英告诉记者,他们目前研发生产的桑葚酒有3个系列、7个品种,目前他们的桑葚酒热销广东、江苏、深圳和成渝地区,销售收入达到3000多万。

  8月22日,记者就我市蚕桑综合利用开发的情况电话采访了省蚕桑科研所资深蚕桑专家胡作忠。他告诉记者,最近几年,国家实施了“东桑西移”战略以后,江浙一带蚕桑产业投入的研发和生产力量逐步萎缩,而西部地区蚕桑产业正在强势蓬勃发展,我市蚕桑综合利用开发比较突出的是桑叶茶、桑葚酒、桑葚醋和用桑枝打碎了做食用菌,桑枝做食用菌成本低,纤维素高,没有松节油,我市顺庆、嘉陵、西充、南部、阆中等县(市、区)都利用蚕桑合作社种植的桑树修剪桑枝做食用菌。据介绍,每亩桑树每年可修剪1吨桑枝,1吨桑枝做成的食用菌菌袋可产食用菌600公斤左右,按照食用菌平均每公斤6元计算,1亩地的桑枝仅食用菌的收入就在3600元左右。今年在嘉陵区蚕桑基地种植的桑树结的桑果获得丰收,一些蚕桑合作社的桑农每家人采的桑果就卖了4至5万元。全市桑果基地达到2万亩,蚕农桑果收入达1500万元。

  8月22日,记者就我市蚕桑综合利用开发效益的事宜采访了市蚕业管理站站长毛业炀,毛业炀告诉记者,我市蚕桑综合利用走在了全国和全省的前列,目前,发展果叶兼用桑2万亩,我市在顺庆、嘉陵、西充、阆中、南部、营山等地发展桑果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益,仅桑果产值的效益每亩就达5000元;我市在南部兴盛、嘉陵工业园区四川尚好茶业有限公司利用桑叶生产桑叶茶,现在市场销售供不应求;南充市千年绸都第一坊酒业生产的桑葚酒、阆中生产的桑葚醋等也是供不应求,市场前景看好。毛业炀说,目前,我市一共种植桑树99万亩,蚕桑综合利用开发不足10%,因此整个蚕桑综合利用开发的前景广阔,效益可观。

  8月21日,市经信委调研员苏明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蚕桑综合利用是我市蚕丝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现在蚕桑综合利用开发还在起步阶段。他预测,未来10至20年以后,我市蚕桑丝综合利用产值将于传统的蚕桑产业平分秋色。

  据市茧丝綢协调办公室主任李伟介绍,我市自2007年实施蚕桑“百万工程”以来,我市种植桑树已经达到99万亩,我市蚕桑综合利用以科学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校企联合的方式,充分利用科研院校、依托科研单位作技术指导,引进龙头企业,走公司+基地+企业的模式,大力发展桑蚕产业,实行蚕桑产品多样化开发、蚕桑产品多渠道销售,延长了产业链,使我市蚕桑产业综合利用开发效益凸显,促进了茧丝绸行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換代。(记者 成潮生)

 

相关热词搜索:蚕桑 效益

上一篇:640名选手冲刺升钟湖钓鱼大赛
下一篇:高坪中学:没完没了的补课费 家长直呼“伤不起”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