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南充新闻 > 正文

南充公共文化服务 从“单一购买”迈向“多元供给”
2016-08-11 09:15:11   来源:南充日报   

  8月8日拍摄的高坪区文化中心。该中心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是一个集文化、演出、展览、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时尚文化聚集区。 记者 张力 摄

  7月27日上午9时,记者刚走进蓬安县文化馆,就被馆内一阵阵悠扬婉转的器乐声吸引。

  “为向驻县城的人民子弟兵送上一台精彩的文艺节目,演员们正在认真排练,大伙兴致高得很!”蓬安县文化馆相关负责人在将记者迎进文化馆时介绍说,这是为了迎接“八一”建军节的到来,县文化馆组织的一台军民联欢会,正在紧张排练节目。“演员来自蓬安各个阶层,都是馆内免费培训的学员,县里遇有重大文艺活动和表演,全凭他们担纲演出任务。”

  平时重培养,关键时候唱大戏,群众性公共文化活动百花齐放、花香四溢。自2013年10月,我市启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下称示范区)创建工作以来,已走出了一条公共文化服务多元供给之路。

  培养群团队伍满足群众多元文化需求

  “离正式演出还有两天时间,大家用点心哈,按平时老师教的掌握好节奏。”在指挥老师的指点下,队员们手捧各种乐器,眼睛盯着身前的曲目,对照每一个音符,弹奏出一曲欢快的乐章。

  “这是我们组建的乐器队,队员是馆内免费乐器培训班的老师和选拔出的学员。另外还有4支舞蹈队,队员都是馆内免费舞蹈培训班的学员。”蓬安县文化馆工作人员陈巍介绍,蓬安县文化馆的乐器队和4支舞蹈队成立于2014年,两年多时间里,已经参加各类惠民演出50余场。

  “公共文化服务也需要变‘输血’为‘造血’。”市文广新局局长陈家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我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是“政府包揽、群众围看”,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形成了对政府的“依赖”。群众参与度低,使得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的意识薄弱和积极性不高。但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群众的文化接触面越来越广泛,对文化内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群众不再甘心只当一名“看客”,而更希望参与其中。因此,需要改变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培育群团队伍,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供给。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市两级文化馆都开办了免费培训班,为市民提供艺术培训,并选拔优秀学员组成义演队伍,参与各类演出。除此之外,全市421个乡(镇)的综合文化站均配备3名以上专(兼)职工作人员,所有乡镇都有一支特色文化活动队伍,市县两级均成立文化志愿者协会,志愿者超过11000名。培育群团队伍既促进了群众文化活动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老百姓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政府购戏下乡扩大公共文化服务“半径”

  今年7月初,一台名为“百姓舞台文化南充”的惠民演出走进高坪区凤凰乡。当天的节目以舞蹈、歌曲、小品、魔术、川剧为主,既内涵丰富又充满正能量。演员们精彩的表演给村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听觉盛宴。“节目内容都是在表现农村生活,十分贴近现实,非常精彩。”演出结束后,当地居民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应该多开展。

  “演出是由政府部门主导,与专业演艺院团签约,通过政府购买的形式引入,以满足百姓需求送戏下乡。”陈家喜告诉记者,示范区创建工作开始后,我市建立了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以政府采购的形式,不断扩大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数量和质量。

  从创建工作启动至今,我市以“文化惠民乐万家工程”为载体,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和文化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村组等活动,通过流动演出、流动展览、流动电影、流动讲座的形式,已将4600余场文艺演出和10万余场电影送到基层。在送演出的同时,全市图书馆、文化馆还配备了文化服务流动车、图书流转服务车将知识送下乡,在村(社区)建立起流动服务网点486个,送图书3000余次共21万余册,实现文化服务走进基层、贴近群众,有效扩大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半径”。

  多方联动共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013年,高坪区文化中心落成,结束了该区没有大型文化场馆的历史。该中心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建有1个可同时容纳千人的多功能文化艺术演艺(会议)厅和6个文化、艺术展览厅。“高坪区文化中心的修建,是按照国家相关政策,采用BT建设模式而建。政府立项并融资修建,建成后移交政府,政府一边使用一边偿还建设资金。”陈家喜告诉记者,除了高坪区的文化中心,南充市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阆中市文化茶馆等都是多方联动共建的例子。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缺一不可,政府与社会力量多方联动共建,既增加了公共文化资源供给,又弥补了政府在公共文化投入上的不足,满足了群众对于文化的多元化需求。”陈家喜介绍,两年多时间以来,我市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中,通过政府独资、BT、PPP等模式累计投入资金34.26亿元。其中市本级投入11.95亿元,用于新建博物馆、扩建图书馆、升级改造南充大剧院等重点项目。九县(市、区)投入22.31亿元,建设了一批图书馆、文化馆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

  在镇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中,采取市县乡村配套投入、部门结对共建共享等方式,多方筹集资金,并在传统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中,加入了农村文化大院和农家文化中心户两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点,形成“4+2”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截至目前,全市42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达标率100%,5475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广播站、电视覆盖率达到100%,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7个、大型综合运动场7个、体育广场5个。2015年,全市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服务群众达660万人次。(记者 李然)

相关热词搜索:南充 文化

上一篇:高坪安汉广场内涝整治完工 周末前恢复正常通行
下一篇:谎称发放“补贴款”南充一市民忙转账 警方提醒:骗局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