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南充新闻 > 正文

南充有群大学生专拍非遗纪录片
2017-03-07 09:33:10   来源:华西都市报   

拍摄记录地方川剧

  拍摄记录地方川剧

学生们正在准备拍摄。

  学生们正在准备拍摄。

拍摄《巴山背二歌》。

  拍摄《巴山背二歌》。

拍摄《巴山背二歌》。

  拍摄《巴山背二歌》。

  当多数大学生热衷于热门网剧、新鲜剧情时,南充有一群大学生却坚持用镜头拍摄记录川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金钱板、蛴蟆节、背二歌等都通过他们的镜头被记录下来。而除了记录,他们思考更多的还有传播、传承和传递。

  大学生进山 拍摄记录巴山背二歌

  “巴山背二歌,这种大巴山特有的山歌,语言诙谐,唱腔高亢,风格粗犷,结束时为一声甩腔,极具地域特色……”上个星期,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生拍摄的纪录短片《巴山背二歌》挂网上线,这是一部记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背二歌的短片,双语字幕,时长11分5秒,由5名“95后”大学生拍摄制作。

  巴中山区交通闭塞,运输货物都靠人力背运,当地人把这些运货人称“背二哥”,背二哥在背运途中打杵歇气唱出的山歌,称为巴山背二歌。2006年,巴山背二歌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去年11月,我们筹划着拍一部非遗纪录片,有同学推荐背二歌,传承上千年却面临失传的困境。”大三的李英杰,是这部片子的导演、摄像和剪辑。得知背二歌的现状后,2016年12月10日,他和另外4名同学、1名老师带着器材,乘车、转车5个多小时,到了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李英杰和同学们在山里“与世隔绝”待了4天,拍了200多个G的素材,回学校后又“闭关”两天两夜,剪辑制作。投稿参加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同时,上周,通过校园微博,这部《巴山背二歌》传网被周知。

  4年拍十余部 他们用镜头做好传承

  95后的李英杰,已经参与了三部民俗文化纪录片拍摄,巴山背二歌、地方川剧和南充蛴蟆节,每一次拍摄都让他感触颇多,除了用所学知识记录下这些文化,还希望能有更多人参与进来。

  其实,早在2013年,李英杰的师兄师姐们就开始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方民俗文化。“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用影像记录保护传统文化,是教学实践更是专业意义。”王亮介绍,2013年至今,已经拍摄了10多部记录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纪录片。“开始多是教学实践,后来在实践中,学生们对传统民俗的关注越来越主动,也越来越有参与保护意识。”王亮介绍,用现代化的拍器材、拍摄手法、呈现形式拍摄年轻人喜欢的纪录片,可以让更多年轻人关注并保护地方传统民俗文化。

  传播学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是王亮等教师带着学生们在教、学、研过程中的一种尝试、探索和坚持。4年多时间里,他们用镜头记录着南充及川东北各城市的地方民俗、非遗文化。《指尖秀》讲的是广元马柳刺绣,《影中戏》记录着川北皮影戏,还有南充丝绸、川北金钱板、巴山背二歌、南充蛴蟆节……10多部纪录片里,学生们通过镜头和专业所学,记录讲述着文化的传承保护。今年,他们正筹备着拍摄广元的川北薅秧锣鼓、广安的华蓥山滑竿抬幺妹。

  据了解,这些记录片拍摄完成后都会赠送给非遗传承人作为保护记录资料,同时,还将整理汇编,在西华师范大学筹备建立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资料库。

  设研究机构 在高校激发非遗活力

  “川东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用学生专业所学来记录传播民俗文化,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文化保护。”据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杨红旗介绍,2013年至今,该院近百名学生先后参与到非遗拍摄中。“学生在拍摄记录中体验非遗,在体验中激发非遗的活力,就是一种保护。”在他看来,学生通过切实拍摄,体验非遗文化的原生环境,记录非遗传承人的历史记忆,从而保护非遗。

  据杨红旗介绍,除了拍摄记录片,该院正在筹备非物质文化口述史研究,梳理整理非遗文化脉络。而下一步,还将成立一个非物质文化传播研究机构,建立非遗数据库,做科研项目、创业项目,通过多种方式在高校激发非物质文化和地方民俗传统的活力,让代表着青年一代主力军的大学生们,记录非遗、记住非遗,从保护传承。(图片由受访者提供)(记者谢杰)

相关热词搜索:南充 纪录片 大学生

上一篇:南充第一所外出务工妇女维权服务站在成都启动
下一篇:南充多处探头被树枝遮挡 环卫处:由通讯商修枝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