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南充新闻 > 正文

产业带动 项目支撑 鼓起集体经济“钱袋子”
2023-05-16 17:15:30   来源:南充日报   

  铜鼓乡美丽的田园风光  

  铜鼓乡党委书记闫国举(中)查看养蚕情况

  “小满”前夕,站在凌云山村产业服务平台举目四望,山、水、田、路掩映在一片葱茏的密林之中。标识牌“端稳果盘子”“提好菜篮子”“扎紧粮袋子”醒目地呈“品”字依次分布在山顶、山腰和山脚,蕴含着铜鼓人奋发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铜鼓乡因建成的铜鼓寺而得名。当地人认为,铜鼓声音洪亮,余音远传,象征着铜鼓人顽强、向上的精神力量。

  近年来,铜鼓人在历届乡党委、政府的接力领跑下,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相继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省乡村振兴先进乡镇”等殊荣。如今,铜鼓乡振兴的突破口在哪里?新一轮发展思路是什么?乡党委、政府一班人集全乡人民之智,确立了“建设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铜鼓”的发展目标。

  A 聚焦“三全”塑形 振兴乡村产业

  去年以来,仪陇县铜鼓乡乘着乡村振兴“揭榜试点”的东风,聚焦基础提升、产业提档、治理提质三大重点,着力打造业兴、民富、村美、人和的乡村治理示范点,以及集农事体验、乡村美食、精品民宿、休闲观光、生态康养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区。

  2019年,铜鼓乡借力县上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引进香港利达丰集团,全资成立“家丰时装”和“布碧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两家子公司,总投资达20亿元。

  仅一年时间,两家子公司就建起高标准万亩蚕桑产业园。一时间,当地蚕农露出久违的笑容。2020年8月,铜鼓乡凭借蚕桑产业园助力,成功承办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现场会。

  跃马扬鞭,2020年,铜鼓乡蚕桑产业园被命名为四川省四星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铜鼓乡蚕桑产业园声名远播,前来学习取经者及专家归纳出该园区以下几大特点:产业链条全;建设水平高;机制模式新;综合效益好。流转土地村民户均增收1100元以上。返租倒包户按照50亩起租管桑养蚕。村民务工得酬金,园区常年均可吸纳铜鼓九龙山村、龙家店村青云社区等2000余名群众入园务工,年人均工资7000元,最高可达2万元。通过产业园统一调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式,各村集体土地增加200亩左右,集体经济收入增加6万元左右。此外,5年后园区每年将按照50元/亩给集体和村民分红,户均可增收150元以上。

  成功引入“利达丰”,让铜鼓人看到产业振兴带来的红利。一时间,发展产业成为该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词。

  2020年,凌云山村成功引入“万禾源”,“万禾源”是一家专业从事农业种植的公司。通过土地流转,眼下,“万禾源”已在该村种植蔬菜、水果近1000亩。

  春末夏初,气温陡升。驱车行驶在铜鼓乡产业道路上,成片的桑园、果园扑面而来,预示着一个丰收季的到来。

  “乡党委、政府坚持把产业振兴摆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牢固树立‘一盘棋’思维。”铜鼓乡党委副书记青科宇说。这位研究生毕业跻身乡镇行政工作,刚刚从国家商务部挂职归来的年轻人,对产业重要性的认识颇为深刻。

  铜鼓乡党委、政府一班人认为,在乡村振兴的今天,聚焦“三全”塑形的核心,就是“全区域布局”“全链条发展”“全过程受益”。

  借力乡村振兴契机,近年来,铜鼓乡着手围绕全乡“一核两翼两片多点”的产业发展规划,精心布局试点项目区;坚持“引强链、补缺链、优弱链”工作举措,通过整合闲置资源、激活集体资产、发挥农户自主精神,打造特色产业链;坚持“以企带产,以产促业,以业兴村”的产业发展思路,全力打造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产业发展全过程受益。

  思路决定出路。九龙山村以党建为引领,坚持“三治”融合,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产业层次,构建治理体系,着力打造业兴、民富、村美、人和的乡村治理示范点;凌云山村按照“山顶‘果盘子’、山腰‘菜篮子’、山脚‘粮袋子’”的发展思路,坚持“企业主体、集体参与、分期实施”,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产业配套设施,着力构建果、蔬、粮三位一体的有机智慧农业基地。

  出路重在行动。目前,九龙山、凌云山村带动周边共流转土地3700亩,土地租金收入上百万元,实现群众受益得租金,乡村土地无撂荒,基础设施得改善。产业的形成,让一批又一批有志年轻人返乡创业。通过企业提供低门槛就业岗位,当地村民积极就地务工,上千余名村民相继在蚕桑、蔬菜、李子等产业园劳作,人均年增收1.5万元。

  “让人感到特别高兴的是,这些就地务工的村民中,有相当数量的脱贫户。”凌云山村党总支书记刘炳良直言,产业兴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保障。

  B 聚力“三化”强体 壮大集体经济

  “过去五年,铜鼓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人民,发扬实干精神,保持发展定力,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全乡各项经济指标平稳上行。”面对新一轮发展,铜鼓乡乡长王晴如是感言。

  王晴说的是大实话。

  站在新的起跑线上,铜鼓人紧扣“建设宜居宜业美丽幸福新铜鼓”发展目标,不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的同时,瞄准壮大集体经济,再次攻坚破难。

  壮大集体经济,“良方”何在?

  铜鼓乡开出的“药方”是:开展集体土地整理、撂荒地整治、土地流转等,盘活闲置集体资产,挖掘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从而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乡村振兴“揭榜试点”综合提升项目启动后,铜鼓乡抓住纳入全县试点契机,把壮大集体经济作为提升基层组织力、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引擎”,按照“组织引领、多元探索、强化管理”模式,多措并举、全面发力,实现多点突破、多点开花。

  壮大集体经济,离不开党建引领。铜鼓乡创新出台“组织化推进”“多元化发展”“规范化管理”的“三化”强体举措。

  在九龙山村“揭榜试点”同时,该乡着力凌云山村“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示范,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

  九龙山村绿荫遮蔽的一处山腰,“崩山子村活动室”分外醒目。这里,曾是当地村民最爱去的热闹之处。几年前并村时,铜鼓乡原崩山子村与廖家沟村合并,新成立九龙山村后,该活动室一直闲置至今。

  “在壮大集体经济思路的引领下,在乡上的支持下,村里决定将其打造成民宿,以便为乡村旅游解决‘住’的问题。”九龙山村党总支书记王平虎说,该活动室修建时间不长,从乡村旅游住宿来看,环境非常好,稍加改造会成为很不错的民宿点。

  去年,铜鼓乡借助产业园与县上多部门合作,开展“研学游”活动,接待游客达2万人次。从这一看似不起眼的数字中,铜鼓乡看到了乡村旅游广阔的前景。

  在“组织化推进”中,该乡试点项目村构建起“组织领、党员带、企业引、群众跟”发展模式,组建功能型党支部2个,成立农业专合社3个,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培养党员致富能手11个,村组干部带头入股集体经济,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年均分红3万余元。

  通过引进“万禾源”等3家企业,采取“产业带动+合作经营”方式,为铜鼓乡集体经济增收拓宽渠道,带动127名老闲劳动力门前就业,实现集体经济增收与群众致富“同频共振”。

  在“多元化发展”上,该乡探索出“农旅融合型”“资源盘活型”“服务创收型”。

  九龙山村立足蚕桑、果蔬产业优势,深挖蚕桑文化,建立蚕桑研学基地,打造农事体验、果蔬采摘、参观研学、桑宴民宿精品旅游区,为村集体经济创收;凌云山村采取“公司+支部+农户”的发展模式,整合零散地、撂荒地资源,统一流转土地980亩,发展粮经作物种植,并将闲置办公楼及其他固定资产出租,有效解决资产闲置和低效问题;盛家沟村组织群众成立“产业服务队”,面对村产业园服务,服务队建起劳务公司,对内对外开展业务,通过机械化作业,大幅提升劳动效率。

  龙家店村在壮大集体经济实践中,流转土地102亩发展集体经济,年纯收入15万元以上。

  铜鼓乡党委书记闫国举说,通过壮大集体经济实践,全乡各村相继成立集体经济管理机构,实行内部监管,落实提级监管,借助群众监管,推动工程项目、集体“三资”等全面公示公开,确保村级集体经济运行规范、资金资产保值增值。

  当地村民感慨道,为保证农村集体经济的持续发展成果真正惠及于民,乡上规定,村集体经济按照“541”比例进行收益分配。即集体经济收入的50%作为分红金,40%作为公益金,10%作为绩效金。

  这种分配模式的核心,就是让有为者有利,实干者得实惠,从而充分调动集体和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李波 文/图)

  数说铜鼓乡

  招商引资 壮大农特产业

  ●2019年,铜鼓乡引进香港利达丰集团,全资成立“家丰时装”和“布碧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两家子公司,总投资达20亿元。

  ●2020年,铜鼓乡凌云山村成功引入“万禾源”种植公司,种植蔬菜、水果近1000亩。

  ●2020年,铜鼓乡蚕桑产业园被命名为四川省四星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相关新闻

  四级联动 推进乡村基层治理

  去年6月,仪陇县铜鼓乡盛家沟村被列为县上“基层治理试点”。为何选该村为试点村,铜鼓乡党委副书记青科宇说,盛家沟村属于铜鼓乡的高山村,其基层治理具有代表性,该村试点成功,将有助于此项工作在全乡全面铺开。

  今年,该乡对九龙山村的活动室进行功能提升,重建龙家店村活动室,重新布局凌云山村活动室功能,改建盛家沟村活动室,同时新建一个活动室。

  “基层治理的一个重点,就是对村级现有活动室进行提档升级、对功能进行进一步完善。”铜鼓乡党委书记闫国举说,同时,对现有活动室不足的村进行新建。

  其实,“基层治理试点”工作开展前,铜鼓乡就在夯实基层产业基础、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注重提升城乡基层治理能力,聚焦“三治”融合,深入推进乡村治理,进一步激发群众“建设家乡”“美化家园”的内生动力。

  自治激活力。该乡分别推行党员“联户制”,创新管理“积分制”,试点服务“清单制”。

  在“三制”助力下,凌云山村构建“村党支部—村民小组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党组织架构,推行“党员联户制”,将全村农户划分为50个单元,每个单元确定1名党员中心户长定期走访、收集民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了解群众“急难愁盼”等,构建形成“支部引领、干部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四级联动模式,广泛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九龙山村通过制定积分细则、设立文明实践积分卡,建立“积分超市”,引导群众全员参与,充分激发群众自治活力,让纷繁复杂的村民治理工作标准化、具象化、可量化,从而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善治新格局。

  “通过推行干部群众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制度,因地制宜编制村常职干部‘履职清单’、组干部‘任务清单’、群众‘承诺清单’。”铜鼓乡乡长王晴说,采取‘下单—督单—验单’方式,让群众心中有数、按图办事,干部心中有戒、照单履职,进一步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法治促和谐。该乡一是以完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为重点,升级改造九龙山村旧活动室,设立“老王会客厅”,提供“家庭式”调解氛围,倾听民意、了解民生、化解民忧促进以乡村“小和谐”推动社会“大和谐”。

  二是从村民中选取有威望、有公心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成立“五老理事会”,设置调解点,解决群众日常小纠纷;设立流动法庭,解决群众实际大问题,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三是升级改造凌云山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有事来协商—共议德乡事”平台,邀请市、县政协领导到村指导开展协商工作,充分调动多方力量,解决群众“关键小事”,打通基层治理的痛点、堵点、难点,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德治树新风。近年来,该乡依托九龙山村文化院坝建设“德美文化广场”,大力倡导新时代文明实践,联合企业共同举办才艺表演、道德讲座等系列文化活动;依托凌云山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立“道德讲堂”,一方面联合企业、县法院定期组织律师到村开展法治宣讲活动,让法律知识向基层延伸;一方面选用进步青年担当服务志愿者,开展公益培训,向老人普及日常生活小技能,帮助老人充分享受数字化带来的生活红利。

  与此同时,绘制道德“红黑榜”。广泛开展家风教育,遏制陈规陋习,常态化开展“评先亮后”活动,通过开展“好媳妇”“美丽庭院”等主题评选活动,大力弘扬文明新风,倡导文明社风,引导村民从家庭做起,切实改善辖区民风民俗,从而使全乡群众向善、向美蔚然成风。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

  闫国举表示,新征程、新起点,铜鼓乡党政一班人将继续踔厉奋发,开拓创新,将继续为建设“经济强、生态美、环境优、百姓富”的宜居宜业美丽幸福新铜鼓而努力奋斗。(李波)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夏天来了! 本周气温直冲35℃
下一篇:全市定点医药机构全部实现医保“扫码支付”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