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南充新闻 > 正文

加快建设国家文化旅游度假区 推动南充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2023-09-22 10:37:54   来源:南充日报   

  江城相依,魅力南充——陈村铭摄(资料图)

  南充市委七届八次全会将建设国家文化旅游度假区作为五大战略抓手之一来定位铺排,标志着南充文旅事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

  南充文旅资源丰富、文旅要素齐备,现代金融发展迅猛、商贸物流发达,交通枢纽地位突出、区位优势明显。加快建设国家文化旅游度假区,实现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南充底色浓、成色美、新色亮。

  南充建设国家文化旅游度假区的基础

  ——稳中求进,凝心聚力夯实文旅产业发展基础。

  文化惠民,产业基础上档升级。南充成功获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优秀”档次,成功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现有5A级景区2家、4A级景区10家、3A级景区26家、省级旅游度假区3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6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3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7个;阆中市、仪陇县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高坪区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进入“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公示。

  统筹兼顾,配套服务设施持续完善。南充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加快建设信息化、智能化旅游公共服务示范工程,全市主要景区旅游观光专线、旅游交通引导标识系统、旅游咨询网点系统等相继建成,旅游景区、旅行社、酒店等服务设施标准化建设有序推进。景区景点停车场、标识标牌、供水供电、通信、游客接待等设施和吃、住、行、游、购、娱要素不断完善,游客消费体验更加便捷舒畅。

  活态传承,非遗激发新活力。全市共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3项,南部马王皮影、阆中王皮影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嘉陵江流域南充段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全面推进,落下闳、陈寿、司马相如被评为四川历史名人,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积极展开,12个体验基地入选第一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体验基地,非遗传承及学习队伍不断壮大,进一步增添了城市文旅新活力。

  ——继往开来,抢抓发展机遇擦亮南充文旅名片。

  高位推进,扩大区域特色文化输出。不断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承办“唱支山歌给党听”大家唱群众歌咏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届巴蜀合唱节、四川省“千龙千狮闹新春”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持续繁荣文艺创作,建设一流文艺院团,建立高水平文艺队伍,实现文艺之花常开常新。持续擦亮“将帅故里·红色文化”“历史名城·三国文化”“中国绸都·丝绸文化”“印象嘉陵·生态文化”“世界古城·春节文化”等“五张文旅名片”,推出数条精品旅游线路,大力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以文塑旅,扩大高品质内容供给。南充先后打造了经典川剧(灯戏)、大木偶剧等精品戏剧,举办“南充嘉陵江合唱艺术节”“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等重大文化活动,被文化和旅游部赞誉为“西部地区独有的文化盛会”。文艺创作硕果累累,杂技剧《丝路传奇》、大型木偶剧《丝路驼铃》等成功首演,获得国省艺术基金资助;在央视推出音乐电影《南充之恋》,精彩展现南充唯美诗意的风景风情、博爱温暖的风采风度,南充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日益提升。

  补齐短板,促进文旅项目业态新升级。近年来,南充以文旅项目为引领,打造文旅新地标,提升文旅新动能,不断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连续3年在省级重点在建文旅项目投资额上稳居全省第二位;蓬安相如故城、仪陇客家文化博览园等8个项目成功入选全省文旅融合示范项目;精心打造市博物馆、市大剧院等文化地标,建成9个标准室内剧场,规模居全省第二位。

  ——大有可为,乘势而上实现新旧动能创新型转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支持南充发展人文休闲、度假康养,打造成渝“后花园”;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明确支持南充建设旅游休闲城市,培育嘉陵江生态文化旅游品牌。从全省看,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省委省政府提出“一核”引领、“五带”协同文旅发展布局、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等文旅发展战略,尤其是重点支持川东北文旅经济带建设国内一流的山水生态和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为南充文化旅游再攀高峰指明了方位。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规划(2023—2035年)》,明确支持南充建设成为全省五个国际旅游城市之一。

  南充加快建设国家文化旅游度假区的对策建议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提升红色遗产保护水平。加快组建专业考古机构,推动建设革命老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提升行动示范项目,实施朱德故居、高坪龙门万寿宫、嘉陵玉皇宫等修缮及三防工程。坚持把规划作为保护与开发的龙头,在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上进行高起点统筹,全面科学规划。

  提升艺术创作水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整理、复排一批经典传统折子戏和优秀传统剧目,抓好“一团一策”精准扶持,着力推动南充歌舞剧院、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南充市川剧团、南充市杂技团等差异化发展。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多元化的艺术教育,加强对艺术理论知识、历史背景和视觉艺术概念的学习,拓宽艺术空间内外的实践平台,不断思考艺术创作的目的、原则和内涵,注重形式和表现手法结合的创新。

  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深入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积极打造城市“十五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健全现代化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全市自然村户户通运维工作,推动市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创排一批群众文艺精品角逐国省奖项,继续办好嘉陵江大讲堂,邀请一批国内外专家学者开展讲座,擦亮南充文化坐标。

  ——加速发展文旅产业,不断增强文旅品牌核心竞争力。

  高水平打造“水上黄金廊道”。以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至青居359度曲流段嘉陵江为水上中轴,将江河沿线统筹规划、差异化布局、一体化开发,用景区标准推进城乡建设和江岸生态优化、景观美化,完善沿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构筑嘉陵江最美风景画廊。在度假产品上,创新开发“江上游”度假产品体系并在合适时间节点予以推出。一是举办嘉陵江水上活动,如体验嘉陵江观光游、嘉陵江夜游;体验水上巴士、水上快艇、水上帆船等;观看水上表演,包括水上飞人、摩托艇、帆船、桨板等内容。二是做好水上餐饮,包括印象嘉陵江号、丽港号等运营船舶,结合南充美食让游客充分感受到南充特色和嘉陵江特色。如在2023年国庆节举办“迎国庆·趣玩水”南充市首届水上运动体验周。

  ——打造嘉陵江水上生态文化旅游度假黄金廊道。

  高质量构建“度假功能组团”。立足核心资源及基础条件,推进国际会展中心-清泉文旅小镇组团、印象嘉陵江上中坝湿地公园-王府井商圈组团、南门坝生态公园-清晖阁-1227购物广场-金融城组团、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黄伞坝组团、都京丝绸文化产业园-黄金江岸组团等,重点打造都市休闲购物、运动健身和文化娱乐功能聚集区等,重点打造江河风景画廊观光、农业旅游及国际户外运动基地功能聚集区。

  高起点创建“旅游度假新区”。按照“坚持标准、对标一流、全面提升”的原则,依托江岸主要景区景点、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园区、度假设施、滨江公园、会展中心、商圈、特色街区及主城区江上游等项目、产品、设施和节点,对标省级旅游度假区的标准,健全度假服务功能,完善接待与配套设施,打造以江上游为核心的“水”主题产品体系,丰富休闲度假产品及活动。

  ——扩容升级文旅消费,努力争创消费示范城市。

  突出刺激消费。深入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鼓励各地争创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持续提升旅游精品线路,推出门票减免、住宿折扣、餐饮优惠等促销举措,创新“夜消费”“微度假”等新型消费场景。开展非遗直播购物、“文旅消费·乐享南充”等促销活动,加速推动文旅消费回暖。推动文化消费多元化延伸,加快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消费设施;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加快建设“智慧文旅”“智慧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改善消费环境。

  加大宣传推介。加强与中省主流媒体和重要新媒体合作,讲好南充文旅故事、传播南充文旅声音,巩固和拓展南充文旅国际传播渠道。建好管好用好“南充文旅”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新媒体,提升南充文旅宣传质效。会同达州市积极推动文化旅游协作发展。聚焦重要客源地,加强与国内知名媒体合作,分类别、系列化报道南充文化旅游产品、线路,营造南充文化旅游宣传推广氛围。

  抓好科技赋能。丰富“智游南充”场景应用,完善门票预订、导游导购等功能,逐步推出VR/AR/MR等服务,增强游客沉浸式和互动式体验。在主城核心区加快推动5G网络、物联网覆盖,大力推进智能快件箱等终端建设共享,有效提升城市文旅消费的便捷度。鼓励各地探索建设智慧景区,提升“智慧文旅”的科技水平,运用5G前置化场景捕捉技能,建立容量管理、应急管理、安防管理、电子票务、视频监控等系统,实现统计、监控、调控等管理功能一体化,助力政府部门数据共享和文旅企业智慧营销。(陶骥 朱悦 马甜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打造体育人才成长摇篮 夯实体育强市建设根基
下一篇:冲刺合唱比赛 22支队伍精心备战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