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社会民生 > 正文

僻静小街走出书画大家
2014-05-21 12:27:54   来源:   

  书画大家赵蕴玉出生于阆中市净圣庵街,其国画作品功底深厚,曾在欧洲、美国等地展出  位于阆中古城礼拜寺街北面的净圣庵街是一条僻静...

  书画大家赵蕴玉出生于阆中市净圣庵街,其国画作品功底深厚,曾在欧洲、美国等地展出

  位于阆中古城礼拜寺街北面的净圣庵街是一条僻静简朴的小街。街道的得名源于街道东面的净圣庵。净圣庵始建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修有观音殿。净圣庵铜像之多,造型之美,堪称一绝。

  据史料记载,净圣庵街在《咸丰县志》中被称为“道升街”,民国治城图标名为“净圣街”。

  净圣庵街是回汉宗教文化街区,回汉民族文化相融合,在此得到集中体现。在这条街的一家商铺门前,悬挂着“穆林”牌匾,格外吸引眼球。据介绍,这是一家生产加工清真食品的商店,每年中秋时节,前来购买桂花月饼的市民络绎不绝,原本寂静的街道也因此变得热闹起来。

  书画大家赵蕴玉的故居便坐落在净圣庵街中段。故居大门旁的木柱上刻着一副对联,上书: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走进院内,房屋两边的墙上挂着一些书画作品。“我在这办了10年‘赵蕴玉艺术学校’,培养的青少年书画爱好者达1000余人次。”赵蕴玉的侄儿赵映宇说,去年,艺术学校停办,曾经用来办学的房间被改成了商铺。

  “赵蕴玉原名文蔚,后改名赵石,字蕴玉。”赵映宇指着院落的一间房屋说,1916年,赵蕴玉出生在此。幼年时的赵蕴玉读过私塾,抗战时期,赵蕴玉曾在阆中、南部几所中学任教。1945年到成都,师从张大千。1953年,到四川省博物馆复制和鉴赏古字画。

  “赵蕴玉从事书画创作50多年,作品颇丰。”赵映宇说,其主要作品有《秋菊双猫》、《沙际群雀》、《扑蝶图》、《锦绣园林》、《蜀宫演技》等,连环画《八仙过海》、《骄傲的小黑》等,并出版有《赵蕴玉作品选》。

  阆中著名画家陈茂荪说,赵蕴玉的国画造诣精湛,功底深厚,技法全面,工笔、写意、重彩、白描都很精熟,长于人物、花鸟、山水,尤工仕女,为博物馆复制馆藏的宋、元书法名画,惟妙惟肖,几可乱真。赵蕴玉的作品《春花怒放》曾在欧洲、美国等地展出。

  1979年,四川电视台举办“中秋联欢会”,赵蕴玉应邀出席,现场为观众展示书画魅力,受到观众好评。节目中,赵蕴玉即兴写诗一首,“游子久不至,佳节倍思亲。桂华秋酷洁,月是故乡明。”书写完毕,全场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赵蕴玉才华横溢,为人谦逊,平易随和。”阆中工笔画家马先达说,赵蕴玉在《八十抒怀》诗中写道:髫龄弄笔塗参差,地僻山村那得师。牛背卧观描物状,鹤堂家训励坚持。循规问道沾师诲,造化通灵却自知。常愧薄材登艺苑,敢将小技献明时。

  从赵蕴玉故居往西步行数十米,便来到李家石门大院。

  这座建于清初的院落至今保存完好。大院坐北朝南,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居住在大院的李氏后人李光友说,清军攻占阆中时,先祖奉命到保宁参战,战死沙场,后人将其葬于阆中,并用朝廷发给的抚恤金按其地位、等级修建了这座四合院。因大院街门框架用石板、石条砌成,便称为“李家石门大院”。石门上额刻有“尚义可风”四字,经过长年风雨剥蚀,字迹已经难以辨认。

  大院为标准串珠式结构,沿中轴线构建三重庭院。繁复考究的木雕装饰是李家石门大院的建筑特色。房檐口的木吊雕是波涛翻滚的浪花形浮雕花纹图案,十分壮观。大院的木雕装饰,或山水人物,或珍禽异兽,或镂空,或浮雕,令人叹为观止。

  堂屋中的门饰图案栩栩如生。“门饰图案为‘八喜套方’、‘羊鹿衔灵芝’等。”李光友说,堂屋的6扇门均由上、中、下三部分构成。上为镂空窗棂图案,中为浅浮雕腰花板,下为镂雕图案裙板。做工精美,形式多样。(王斌)

相关热词搜索:小街 书画

上一篇:感念第二故乡 彝族大学生相约无偿献血
下一篇:马利民:收藏历史和文化的人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