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区 > 西充 > 正文

西充:"点石成金"农村资产变"真金白银"群众尽享改革红利
2017-04-05 17:13:33   来源:南充经济网   

  编者按:今年以来,西充全县开展“思想大解放、干事有激情、担当尽职责、作风再改进”大讨论活动,全县干部职工紧紧围绕“三问三思三查三省”主要内容深入查摆自身问题,结合意见建议“大收集”工作,建立问题台账,限时推进整改,全县上下掀起解放思想、干事创业、担当尽责、改进作风、提升效能的热潮。在此背景下,各级各部门纷纷行动,主动将大讨论活动与部门工作相结合,促进工作加速提质增效。

  西充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县农工办等部门按照安排深入开展了讨论,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步伐,优化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有力促进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推进。

  “点石成金”农村资产变“真金白银”群众尽享改革红利

  西充县围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以“确权赋能”为核心,加强耕地保护,明晰农村土地和房屋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挖掘”农村“软黄金”,逐步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促发展、发展促增收的良性循环,有效解决了“三农”发展中资金短缺问题,通过确权让农民享受改革红利,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截至目前,西充县颁发各类权属证书3.1万余本,全县农村产权确权颁证任务完成95%以上;收集发布农村各类产权流转交易信息1460条,组织交易1233起,交易额达3.7亿元;完成产权价值评估234宗,发放产权抵押信贷资金1.76亿元。

  确权颁证:明晰农民手中资源边界

  “我的地不想种了,就转租出去,不论时间多长,地还是我的。”西充县华光乡水磨庙村村民彭学华种了一辈子地,终于可以歇歇,去年她领到了第一笔土地流转租金。50多岁的她,要带两个孙子,没有时间种地,通过确权,手里拿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很放心地把地租了出去,真可谓:手中有地,心里不慌。

  彭学华将她家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证书一边向记者展示,一边兴奋地说:“有了这个本本,地块边界清楚,不再为边界和邻居争‘地盘’、闹矛盾。”在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上看到,上面对地块的信息十分精准、详尽:证号、地号、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地块图斑、四至、面积等台账信息,应有尽有。

  她还有红红绿绿的一摞本本,包括集体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林权证和集体土地所有证。同行的该村党支部书记冯文光说,农民最大的财产,就是土地和房屋。有了这些证件,农民对自己的土地、权利清清楚楚,不再是一笔糊涂账,这都归功于西充县全面推行的农村“确权登记、入册上图”。

  冯文光拿出一张该村5组地块“鱼鳞图”。那是一张承包地实测确权图。在一块块大小不等、细碎而不规则的地块图斑内,认可了面积、权属的村民按上了一个个红手印,远远望去就像一张“鱼鳞图”,从确权前“产权边界不清、权属不明、矛盾错综复杂、历史遗留问题众多?”,到村民按手印认可的确实权、颁铁证,“鱼鳞图”化解了一切疑难杂症。

  据冯文光介绍,现在水磨庙村所有的土地全部确了权、发了证。包括没有确权到户的土地、房屋,比如村道路、沟渠等,凡是集体的,也都量化、分摊到每一户。凭集体土地股权证,村民就有权享用集体土地上的收益。彻底理清农户之间的人口、土地关系,把各项权利真正确到每家每户。每本权证做到土地、台账、证书、合同一一对应,账(证)实相符。

  水磨庙村的确权只是西充县农村确实权颁铁证的一个缩影。自2014年以来,西充县以“还权赋能”为核心,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将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作为改革的首要环节和基础工程大力推进。目前,该县已完成44乡镇、588个村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累计颁发《集体土地所有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集体土地使用证》等7大权属证书3.1万本,除存在权属争议等允许暂缓确权的类型外,全县土地基本“应确尽确”,并全部纳入数据库,实现了城乡一体的地籍精细化、常态化、信息化管理。这个成果本身就是对西充“确实权、颁铁证”的最佳注释。

  赋权交易:搭建农村交易平台

  3月27日,在西充县青狮镇中观音村,“二荆条辣椒”种植大户何勇正在进行辣椒种苗管理。“过去,像这样要承包几百亩地,必须挨家挨户上门和农户谈,要花上好几个月时间、谈上百次才能搞定。”更让他头大的是,农田是连成片的,可有时一大片谈下来了,就中间一块地人家不肯租种,难以推行机械化操作,更是增加了成本,平时打理还要绕着走,现在,通过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既省时省力,还能成片规模化流转。

  “对于农民们来说,原先和承包大户谈,常常不签合同,存在法律风险,谈下来的价格还不高。”该村支部书记谢天诗说,而村里出面后,不光统一签合同,每亩地农民仅租金就增加了150元。而且,村里还要求何勇这样的承包大户用工必须优先本村村民,愿意务工的村民在家门口便找到了工作,多一份收入。

  农村土地确权颁证从法律意义上给了农户一颗“定心丸”,但还只是第一步,下一步还将进行土地流转、交易,让农村确权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

  据了解,过去,自发的农村资源流转,多是“口头协议”和“私下协定”,容易出现纠纷而很难解决,并且不能融资。为解决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不完善、信息不畅通、交易随意化问题,西充县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示范带动,制定相关政策,着力提高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加快农村资源流转的规范化进程,为农村产权入市交易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西充县以农村产权无障碍流转为方向,全县建成“1个县级中心—44个乡镇服务站—588个村级服务点”三级联网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构建了县、乡、村三级联动、高效便捷的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建立了由多部门相互协作、权责明晰的农村产权交易监管体系;与成都农交所联网运行、信息共享,实行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操作流程、统一交易规则、统一格式文本、统一信息平台等“五统一”管理制度,搭建农村资源和工商资本融合发展的平台;实行规范进场交易品种、规范进场交易流程和规范场内配套服务的“三规范”交易规则。利用市场竞争机制,推动农村资源由“不值几个钱”向“可卖大价钱”积极转变。

  截至目前,全县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已完成多笔交易,涵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26万亩,年土地租金收益达1.2亿元以上,实现农民人均增收258元,带动全县60%以上的群众参与现代农业发展。

  活权融资:挖掘农村“软黄金”

  3月28日,记者在西充县古楼镇冯二垭村见到充国香桃种植大户高元斗,他兴奋地说:“确权颁证是我承包土地最有法律效力的证明,也是向银行申请贷款的合法资产证明。我是这次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受益者!”

  2013年初,高元斗在该村承包了500亩土地,用于充国香桃规模种植和开办农家乐,搞起了生态观光休闲农业,但资金周转难成了他的心病。近年来,西充县推广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确权颁证,2015年,高元斗就用流转土地经营权、农村房屋所有权、林权等作抵押,从银行贷款200余万元,解决了扩大规模种植的后顾之忧。

  “过去贷款需提供担保人和抵押物,农村土地不允许抵押贷款,主要靠自己的信用担保,额度不大。现在,用流转土地经营权证等抵押贷款,一个星期就贷出来了。”高元斗说。

  西充县自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开展以来,向农户颁发新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集体荒地承包经营权证、房屋产权证和宅基地使用权证等7个证书。通过农村土地产权评估、收储以及流转服务,让沉睡的土地变成活的资产,变成可存可贷的“资金”。

  该县通过明晰产权,给农民吃了“定心丸”,并探索建立了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民“三权”自愿永久退出收储“三项机制”,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向依法规范转变、农村资源向资本化转变、农村土地分散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农民向市民转变。

  “长期以来,抵押不足是‘三农’贷款难、难贷款的主要制约因素。”西充农商银行长信贷管理部总经理李星才说,西充县“三权”抵押贷款试验,使农村产权可以直接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这是该县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制度改革的破冰之举,加快了农村土地入市的步伐。

  经过两年多的试运行,西充县44家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纷纷挂牌成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主要从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农村房屋所有权、农机具及农业基础设施使用权等农村产权的转让、出租、入股、抵押交易、融资等业务,承担农村资源资产化、交易平台化、融资多元化的重要功能,有力促进金融机构和贷款对象的信息对称,从而推动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业务加快发展,由此为“沉睡”的土地注入更多活力。

  截至目前,西充县已累计完成产权价值评估234宗,发放产权抵押信贷资金1.76亿元。“这些交易资产与农村仍然处于‘沉睡’的资产相比,仅是沧海一粟。”西充县委农工办副主任罗友安说,“交易中心一定会发挥撬动农村发展的支点作用,让更多的农村资产‘软黄金’,变成看得见的真金白银。”

相关热词搜索:白银 真金 红利

上一篇:西充:开展“思想大解放”专题讨论
下一篇:西充:自行车赛开进乡村田野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