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南充新闻 > 正文

土里刨金 阆中4万亩川明参开始采挖
2015-03-31 17:22:56   来源:   

    四川经济网南充讯 我们这几天每天组织40-50多名劳动力采挖川明参,从地里采挖出来马上拉回生产车间进行加工和储藏!阆中市木兰郡生...
  

  四川经济网南充讯 “我们这几天每天组织40-50多名劳动力采挖川明参,从地里采挖出来马上拉回生产车间进行加工和储藏!”阆中市木兰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蒲炜说道。3月30日下午1点,艳阳高照,在阆中市五马东兴中药材产业园区里,该公司2000多亩川明参已经成熟,简单吃过午饭的农民工有的挥舞锄头,开始挖川明参,有的认真打理着川明参进行装框。在采挖现场,记者看到药农们虽然满头大汗,但是他们最高兴的是挖出一根根白生生的川明参,整整齐齐放在塑料筐中准备过磅称重。

  “我们这里的老百姓现在安逸得很,土地流转给公司后,每亩有400多元的收入,而且平时除草、施肥、看管等劳动可以挣上每月近两千元的收入,这几天大忙季节,实行计件工作每个人每天有200多元的收入!”五马镇游柿垭村农民杨明菊说道。对于当地农民来说:挖川明参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技术活,他们不但挖掘的完整,损坏的少,这样的产品商品性很好,对此业主还给产量高、挖掘整齐的“挖掘能手”进行物质奖励,大大激发了村民的劳动积极性。

  据阆中市木兰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蒲炜介绍:今年的川明参行情比去年看好, 达到鲜品4-5元每公斤,他们企业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将川明参深加工,制作成干品、川明参茶、片等系列产品,主要销售到成都、重庆中药材市场和广东等地,所以鲜品需求量较大,除了企业基地2000亩川明参全部消化外,还要负责二龙、文成、河溪等片区10多个乡镇400多吨川明参的收购任务。为了提升储藏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企业还建设有川明参冷冻库,延长保鲜期。

  近年来,阆中市通过打造川东北中药材产业第一市,川明参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市种植川明参4.2万亩,总产量达4万余吨,总产值将突破4亿元,药农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面积、产量都居全国首位,川明参已撑起产地农村经济半边天。

  推进基地规模化。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的思路,积极建设国道沿线五马至三庙4万亩川明参产业带、在江南至天宫1万亩川明参产业带,巩固提升五马东兴中药材示范园,使“两线一园”成为川明参产业发展的集聚区,实现川明参由零散种植向集中连片种植转变,由点状向带状和园区集聚发展。

  推进种植科技化。与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签订合作协议,联合开展新品种选育工作,目前有两个新品种可望2014年通过鉴定,2015年通过审定;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覆盖、化学除草等核心技术;成功探索川明参粮药套作、果药套作、药药套作等新的栽培模式,解决了川明参的重茬换地问题,稳定种植面积;大力推广新机械。与农机部门、四川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大力研发并推广川明参采挖机等新型农业机械,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依靠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依靠科技促进农民增收。

  推进产品安全化。“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要重点支持木兰郡公司、阆峰川明参公司、道地中药材合作社、西山川明参合作社等建设川明参无硫加工生产线,开展川明参鲜品收购、无硫加工,提高初加工产品质量;积极与科研院校合作,研发川明参精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条。由相关职能部门制定阆中川明参的产品质量标准,争取得到省技术监督局的发布认可,掌握阆中川明参产业发展的主动权,提高阆中川明参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大力实施川明参品牌战略,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指导市场主体增强品牌意识,广泛采用包装标识,加快川明参商标注册步伐。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提高品牌市场知名度和社会认知度。

  推进营销市场化。要突出抓好本地市场、成都集散市场、广东等沿海消费市场在食用和药用两个方面的营销宣传,全面提升阆中川明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采取合作、联合、委托等方式,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在全国主要药材市场、干货市场、养生市场建立直销窗口;积极参加大型农产品展销活动,推进“阆中川明参”走向全国,走出国门;要积极开发川明参系列养生食品,开发养生市场。与中药材天地网合作,发展电子商务;与“天猫”、“淘宝”等热门购物网站,在市外将产品远销到广州、玉林、亳州、昆明、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在市内,面向旅游市场和市民需求,加大旅游产品和鲜品的销售力度,潜力巨大,市场广阔。

  推进经营组织化。要强化对经营主体的培育。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开发加工川明参系列产品,突出无硫加工和精深加工,提高川明参产业附加值,实现农业与工业强势互动,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重点扶持建立川明参种植基地500亩以上,销售基地产品80%以上,发展社员50名以上的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种植川明参的组织化程度;重点培育种植50亩以上的联户经营、大户经营、家庭农场经营,提高川明参种植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围绕川明参的种植过程,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种苗统育统供、病虫统防统治、基地生产统一管理、农业机械统一作业、产品统一收储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

  相关链接:

  川明参,俗名沙参,为伞形科川明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四川省道地药材之一,在阆中市已有300多年的种植历史。老观、千佛等传统产区独特的土壤、水质、气候等生态环境,孕育了川明参特有的品质——纯度高、品质好、药性强。川明参为多年生植物,全生育期21个月左右,一般8、9月播种,次年7、8月挖种苗排栽,第三年3、4月收获产品。种植方式以净作和分带轮作为主要模式,应选择背风向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两年未种过川明参及豆科作物的沙壤土。2009年7月“阆中川明参”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登记保护面积6700公顷, 2012年5月获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据《四川省中药材标准》记载,川明参的主要成分为香豆素类、生物碱、多糖、黄硐、甾体、三萜化合物等。主要功能是滋阴润肺、镇咳、健脾。用于肺阴虚症、肺噪咳嗽、脾虚食少、病后体弱等症。尤其以治疗中老年人哮喘、冬咳和女士养颜、美容效果最明显,是当前雾霾天气的首选保健食品。川明参具有药食两用的特点。作药用具有独特的疗效,作食用是上佳的滋补、保健食品。

  (张晓东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李阳 文/图)

相关热词搜索:阆中 万亩 明参

上一篇:交警直属二大队在高坪开展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
下一篇:省内车辆均可在南充车检 外地车主点赞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