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办理求实效 协商助发展
2018-09-29 11:09:58   来源:   

   ———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提案热点及办理追踪
  说真话、建诤言,与时代发展“合辙”,与党政工作和人民需求“合拍”。

  如何打造“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如何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如何补齐对外贸易发展“短板”?如何研究宣传和传承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紧扣“155发展战略”,助力南充加快建设“成渝第二城”、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今年以来,广大市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积极运用提案履行职能、建言献策,提交提案531件,立案428件,分别交由57个承办单位办理。一件件选题精准、调研深入的提案,经过承办单位认真办理,在助力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征程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

  乡村振兴:农旅融合助推美丽新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市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如何打造“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决胜乡村振兴大战场?杨健、罗嘉陵、崔峻、文海燕、唐方春等多名委员结合南充实际,从做好农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等方面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要大力培育经营主体,大力发展规模经营,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充分释放更多发展活力;在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机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规划扶持市级特大镇发展,配套完善特大镇公共服务设施;要着力促进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完善风险保障机制,构建农村信用体系等。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也是委员们所关注的焦点。委员蒋明胜、李文生、夏建平等建议,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加强乡村治理,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格局;提高优质农产品比重。

  在农旅融合、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委员杨琴提出,要依托旅游景区,做活、做靓、做美“水”、“山”“镇”这三篇文章;同时,委员们建议,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采取“公司+品牌”“公司+景区”“公司+农户”的方式,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道路;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到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开发中来,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

  “收到委员的提案后,我们落实了专门的人员进行跟踪办理。”南充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紧转2版)(紧接1版) 旅游局将做好科学规划,避免乡村旅游同质化;坚持农旅融合,理清乡村旅游发展思路;建立资金整合、多方共建、督查督办考核三大机制,保障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等工作。

  产业培育: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渠道

  “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整体结构不优、竞争力不强、要素支撑不足、综合效益不好、发展环境欠佳”“生产经营方式粗放,抗风险能力弱”……是我市小微企业面临的重要难题。市政协委员王鹏、周奕舟、贺斌、欧小彬等从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支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建立重点企业服务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委员王鹏、周奕舟等建议,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扩大民营企业贷款抵押品范围,推进知识产权、股权、特许经营权等抵押品范围;在抓好人才培养的同时,要面向全省全国全球招纳创新创业人才、科技项目和研发团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

  管理方式落后制约企业发展壮大。委员贺斌建议,要完善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服务体系;在贷款准入政策、资金成本、担保方式上,拓宽小微企业发展融资服务渠道;健全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的机制;积极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技术进步和产品优化升级服务的条件。

  委员欧小彬建议,要建立重点企业服务制度、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设立重点企业“直通车”服务窗口,对重点企业提出的业务申请进行咨询、指导、督办及投诉受理等服务;要定期召开企业发展分析会,听取企业发展汇报,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等。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回复中表示,将根据提案建议,持续用力,进一步做好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为我市重点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对外开放:建立外向型经济发展新平台

  不沿边、不靠海,对外贸易一直是我市经济的最大“短板”,为破解外向型经济发展难题,不少委员提出了培育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着力优化投资软环境等意见和建议。

  刘诚、胡涛、马晓勇等多名委员建议,建立外向型经济发展新平台。把综合保税区作为平台建设首要目标,筑巢引凤,打造集加工制造、展示交易、金融结算等六大功能中心;建设好“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用好南充公用型保税仓库进出口货物缓税、加工贸易暂存等功能,切实降低企业外贸成本;大力培育和发展贸易服务中介行业,引进第三方贸易配套服务机构,促进外贸转型升级发展。

  “营商环境”“企业集团”“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也是委员们提案中的热点词汇。来自新闻出版界的罗永强和来自工会界的任昭晖等委员建议,建立“一口对外”“一窗办理”的“保姆式”服务机制;打好“汽车汽配产业牌”“丝纺服装产业牌”“现代农业产业牌”等;积极培育外贸大企业,打造自主品牌,发展外贸大产业,增强规模效应,构建外贸大集群。

  对于委员们的建议,南充市商务和粮食局充分吸收,认真办理。“收到委员的提案后,我们认真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南充市商务和粮食局相关负责人说,针对外向型经济短板问题,南充市商务和粮食局将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建立外向型经济平台,高质量抓好招商引资等工作。

  文化遗产: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

  在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张艺谋导演的《2022相约北京》“北京8分钟”文艺表演,由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制作的“熊猫队长”作为主角登上国际大舞台……今年,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频繁在国际舞台、央视等媒体亮相。

  截至2017年7月底,我市现有国家非遗保护项目5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25项、市级非遗保护项目84项。委员们结合南充实际,围绕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宣传、保护开发利用提出不少建设性提案。

  郑小红委员建议,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鼓励驻市高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相关专业,编撰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或选修教材、专著,各类学校合作编写适合中小学校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选读课本。

  “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力度、开发利用、与市场经济对接方面还不够。”来自特邀界的李平委员建议,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非遗保护工作的人才队伍;加强民间艺术的传承力度,培养一批新型的民间艺术传承者,发挥社会民间团体的作用,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浓厚乡土色彩和地方特色的文化项目;根据社会发展和大众审美需求,对非遗不断进行适应性的创新、完善;积极开发非遗旅游工艺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积极采纳委员建议,推动四川(南充)大木偶剧院联合南充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川北大木偶全日制学历教育传习班,招收木偶和皮影艺术表演及制作学员60余人,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培养壮大非遗传承人队伍。

  提质量、抓办理、求实效。截至9月底,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提案办理已接近尾声,一份份委员深入调研写就的提案“落地有声”,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务实举措,凝聚起加快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共识与合力。(记者 张蓉萍 实习生 谷芳 柴梓嫣)

相关热词搜索:实效

上一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美丽南充”
下一篇:重磅!南充加大对医疗机构整治监督力度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