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社会民生 > 正文

抗日救亡 南充儿女洒热血
2015-07-14 15:48:17   来源:   

  1937年7月7日,北京郊外的清脆枪声,击破了卢沟晓月夜空的宁静,由此拉开了中国人民八年抗战的巨大帷幕。  八年抗战,在南充这片红色...

  1937年7月7日,北京郊外的清脆枪声,击破了卢沟晓月夜空的宁静,由此拉开了中国人民八年抗战的巨大帷幕。

  八年抗战,在南充这片红色土地上,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从未停止。史料记载,八年抗战期间,共有20余万南充儿女奔赴抗战前线,英勇战斗,无数人血洒沙场。以人鉴志,以物鉴人,以 史 鉴 今 ……70多年过去了,南充人民抗日战争艰苦岁月的奋斗史、英烈志、民族魂,在历史的显微镜下,一一呈现眼前。

  宣传抗日 主办《南充民众日报》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充儿女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且从未停止。史料记载,在这期间,南充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也经历了由兴起、发展到沉寂,再到高潮的过程。

  1931年至1935年,是运动兴起、发展到沉寂的第一阶段。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南充群众纷纷举行集会、游行、办报、募捐等活动,并要求参加抗日。根据史料记载,“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原南充县七宝寺小学全体师生走出校园,在四邻八乡进行抗日宣传,从而揭开南充抗日救亡运动史篇的第一页。

  “从这之后,‘学会宣传队’、‘抗日剧团’、‘南充艺术促进会’、‘抗日联合会’等组织纷纷成立。”7月13日,市委党史研究室宣传科科长姜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时南充妇女界召开了“南充妇女反日救国大会”,声讨日军侵华暴行;广大学生及进步青年纷纷到街上、茶馆,以唱歌、演戏、讲演、散发传单等形式动员群众参加抗日救亡活动;西充县工商界开展了查禁日货行动,提出“不买日货,就是抗日”的口号,让日货很快在市场上绝迹。

  1936年至1937年,以进步师生为主自发组织起来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这是运动的第二阶段。各地大规模的群众集会此起彼伏,“阆中青年国难宣传团”、“抗日救亡宣传团”、“晨呼队”等救亡组织相继成立。1937年8月21日,由中共党员陈静波、陈其瑞与爱国民主人士、进步青年主办的《南充民众日报》正式出版,刊载根据中共抗战宣言精神编写的“发刊词”,发表了抗日救亡的社论等,随后又转载《新华日报》、《大公报》等报刊上的文章。

  1938年2月至1939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领导下,南充抗日救亡运动大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时期。1938年2月,中共川北工作委员会成立。此后,阆中、南充、营山、蓬安等县相继恢复和建立了党的组织。中共南充地方党组织的恢复建立和发展壮大,促进了南充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到来。

  浴血沙场 南充儿女奋起抗日

  “七七事变”后第七天,朱德就为红军奔赴抗日前线写下了这样的誓言:“我辈皆黄帝子孙,华族胄裔,生当其时,身负干戈,不能驱逐日寇出中国,何以为人!我们誓率全体红军,联合友军,即日开赴前线,与日寇决一死战,复我河山,保我民族,保卫国家,是我天职!”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群众的爱国主义觉悟大大提高,特别是广大热血青年将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志,踊跃参加抗日义勇军奔赴抗日前线。南部县史料记载:8年抗战,南部县实际从军30889人。1938年11月,县属碑院寺的周光济、徐义泉等8名青年慷慨陈词愿赴前线,消灭倭寇。据西充县史料记载,共产党员李献琛等在占山、车龙等场镇,深入农家动员青年参加义勇军,得到广大爱国青年的积极响应,1937年10月1日,西充民众聚集在县城东门大操场,隆重欢送全县第一批800名壮士开赴抗日前线。老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送来了鸡蛋、水果……800名壮士身负家乡父老乡亲的厚望,肩扛“为民前锋”、“抗战到底”两面旗帜,从西充出发到重庆,开赴江西战场。在南昌会战中,他们冲锋陷阵,英勇杀敌,除1人幸存外,其余799人全部战死沙场。而这800人也就是记入川军抗战史的西充“八百壮士”。

  据《南充市文史资料———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专辑》记载:在八年抗战期间,南充各级兵役机构,给抗日前线征送兵员20多万人。

  支援抗战南部农民捐田产

  据中共地下党员、原南充地区文化局副局长、102岁的王化老人回忆,当年南充人民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主要有戏剧宣传、街头宣传、墙报宣传等。当时,南充县“南华艺社”的《张家店》,南部县“抗日宣传艺剧社”的《放下你的鞭子》,阆中县“民众剧社”的《前夜》,仪陇县“抗敌宣传队”的《雪地忠魂》,营山县“晨钟剧社”的《塞上风云》,蓬安县的《打鬼子去》等,深入城乡演出后,极大地推动了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发展。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抗战期间,南充人民除了以奔赴前线、奔赴延安、创办进步报刊等方式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外,还积极参加救亡募捐、献金、义卖、购买爱国公债,参加支援抗日军需储蓄等活动,广大妇女亲手为前线将士制作衣被、布鞋……

  市档案馆保管利用科科长廖成介绍,该馆收藏有两张“甲种经收捐献款项收据”,其中一张写着:今收到四川省立南充师范学校缴来飞机捐(青年号)国币324元整;《南部县志》载,抗战期间,该县定水寺农民何伯超,自思不能赴前线报国杀敌,为支援抗战,于1938年说服母亲和妻子,将祖传田产40余亩的“红契”,亲自献交政府。当地政府因此为他颁赠“毁家纾难”匾额和奖状。(记者 李奎实习生 伍罗文博)

相关热词搜索:南充 儿女

上一篇:南充交警支队开展2015年全市第十二次整治酒后驾驶集中统一
下一篇:大学生为珍稀树木制作二维码“名片”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