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社会民生 > 正文

西华师大女大学生为诗痴狂 收集平民诗歌出版
2016-06-08 09:36:57   来源:南充晚报   


在看书的高瑶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如今,高晓松词曲、许巍演唱的这首《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唱响在大街小巷。昨日,记者了解到,在南充,也有这样一群人为着心中的诗而默默坚守:西华师大的大三女生高瑶是《在流浪》杂志的主编,为了让诗歌的种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她率领在流浪诗社的同学们到处收集平民诗歌,并自费为其出版诗集《在流浪》。

  加入诗社·要将诗歌进行到底

  高瑶说:“南充是一块文化宝地,更是一块盛产诗歌的福地。上个世纪80年代,一个从西华师范大学走出的‘莽汉主义’诗派响彻中国文坛,李亚伟、万夏等诗人的名字至今依旧是中国诗歌无法抹去的一个篇章。这就是‘莽汉主义’诗派,这就是南充烙印的诗歌。”

  距离上个世纪80年代已经过去了数十年。2011年4月3日, 西华师大一群诗歌爱好者自发组建了另一个诗社———在流浪诗社。高瑶说:“其实,成立诗社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将诗歌进行到底。”

  据高瑶介绍,成立诗社的头一年,诗社就开始收集平民诗歌,并自费出版诗集《在流浪》,《在流浪》一年一期,每期收集上百首平民诗歌,全是学生自筹经费出版。今年,已经是《在流浪》第六期了。

  随着在流浪诗社的发展,随着那一批批诗社成员的毕业,如今,诗社的成员遍布全国各地,将南充诗歌的种子撒播在大江南北。

  母亲影响·绵阳女孩与诗结缘

  在流浪诗社成立时, 高瑶还在绵阳安县读高一, 这个选择学习理科的女孩当时怎么也不可能想到, 在大学时会成为一个为诗歌痴狂的女子。

  1994年7月出生的高瑶性格坚强,她第一次接触诗歌是在3岁左右。当时,她能背诵的第一首诗就是母亲教给她的《早发白帝城》。

  说起诗歌和文字,在高瑶看来,这一切都是她母亲在血液中的恩赐。“母亲没啥文化,仅仅是小学毕业,但她对文学的爱好却从小就影响着我。”高瑶说,小时候,她只要课本拿回家,第一个阅读的并不是她,而是她的母亲。不仅如此,母亲还会拿出一个小本子,将课本上的精彩文字抄录下来。受其影响, 至今高瑶依然会不自觉地用小本子抄录书中的经典。在她的家中,存放着10多本厚厚的笔记,这些都是她多年来抄录的。在高一的时候,高瑶还是班上的语文课代表,本以为自己会选择文科,没想到老师却站在现实生活的一面,劝导她选择理科,以便以后好找工作。在和家人商量后,高瑶最终选择了理科,并成功考入了西华师大。

  女大学生·到处收集平民诗歌

  进入大学后, 加入了在流浪诗社后, 高瑶这个理工女骨子里就流淌着对诗歌的热爱。

  从2015年接手《在流浪》杂志主编一职后,高瑶便四处收集平民的诗歌。在诗歌收集的过程中, 很多南充的平民诗人感到非常惊讶:“没想到现在还有学生喜欢诗歌。”为此,高瑶也惊呼:“诗歌没死,它还活着!”

  高瑶说,希文(笔名)是一名摆摊卖烧烤的市民,白天卖烧烤,闲暇就写诗。“像希文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作者各行各业的都有。”高瑶说,其中,有公务员、老板、环卫工、交警、老师、学生……不过,无论他们是什么职业,但在诗歌中,他们都是天使。

  为诗痴狂·已收集诗歌千余首

  出版《在流浪》,因为全靠自费,所以经费来源是个问题。从海量的来稿中找出最好的稿件出版,是对作者负责,是对杂志负责,是对诗歌负责。

  “经费的问题除了我们在校的同学一起凑外,很多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们也给予了赞助。”高瑶说,从今年1月开始收集以来, 已经收到平民诗歌上千首。目前,已经进行了《在流浪》第六期的第一轮筛选。最终,将选出近200首诗歌进行出版。

  “我们计划7月出版《在流浪》第六期,出版的时候还打算举办一个新书发布会。”高瑶微笑望着远方吟诵道:“心中有诗,那就是天堂!”(记者 郑钦豪/文 乐校臣/图)

  (原标题:收集平民诗歌出版大三女生:诗歌没死,它还活着)

相关热词搜索:西华 生为 师大

上一篇:桥梁维修干道施工 南充市民出门注意绕行
下一篇:老人找儿子迷路 从南部走到阆中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