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区 > 营山 > 正文

营山双林因葬两名翰林而得名?
2015-09-06 10:34:34   来源:   

    壮哉双林,翰林之乡……钦翰林之名望兮,德厚流光。感翰林之恩泽兮,惠我桑梓。  这是营山县双林乡翰林公园新近问世的一篇公园赋...

 

  

  “壮哉双林,翰林之乡……钦翰林之名望兮,德厚流光。感翰林之恩泽兮,惠我桑梓。”

  这是营山县双林乡翰林公园新近问世的一篇公园赋, 该赋的作者是一位名叫李荣普的营山人。据该赋所述,双林乡历史上曾出现过翰林。

  据双林乡党委书记侯卫东介绍,历史上,双林乡不仅出现有翰林, 当地还有十六国时安乐公主捐建的龙兴寺,乡境内的黑马山,相传曾为义军驻扎地。

  双翰林成为当地乡名来源一说

  双林乡距营山县城约50公里,由于至老林一段公路正在硬化改造,路有些难走。

  “双林乡名的由来,我们也说不清。”探访双林历史文化,记者开门见山问道。然而,当地文化站的工作人员道不出缘由。

  “几年前,营山县政协编写过一本小册子,名叫《营山县乡镇地名志》。”据双林乡乡长龚高强介绍,这本小册子中有关于双林乡来历的介绍:双林因双林坝而出名,分前坝、后坝,各坝葬有一名翰林,故双林。

  双林坝在哪里呢?在双林乡双林村党支部书记彭明辉的引导下,记者来到乡政府所在地。“这里历史上就是双林乡的后坝。”彭明辉指着双林乡落成仅几年时间的乡政府办公大楼说,目前双林完小所在地就是双林乡的后坝。

  历史上,双林坝上建有一牌坊,相传为纪念双翰林而建。在当地老人口口相传的记忆中,坝上还建有翰林坟。“牌坊早在清末就毁掉了,而坟没有谁看见过。”双林场上八旬陈老汉说。

  那么,历史上双林究竟有没有翰林,当地乡镇地名志中所说的两名翰林,究竟是谁呢?就在记者感到困惑时,数年前营山问世的《营山揽胜》一书,揭开了当地双翰林身世之谜。

  据李荣普考证,历史上双林出了两名翰林,他们分别是前坝的侯盛宗,后坝的侯文才。“两名翰林在《营山县志》上分别有记载。”李荣普说,只不过两名翰林出生的年代各异,侯盛宗出生于宋高宗建炎年间,侯文才出生于明嘉靖年间。

  现有史料显示,侯盛宗从小好学,少年得志,荣登进士,后进入翰林院供职。俗称“侯翰林”。

  而侯文才进翰林院后,一度下派为官,任湖广茶陵知县。任职期间重视教育、大兴水利,深得民众爱戴。后升任直隶顺德府同知。告老还乡后,在济川修建了一座观音桥。

  龙兴寺壁画部分保存入“省保”

  从双林乡场上向西,沿着一条村道水路弯弯曲曲前行,约3公里路程后,一座外观保存完好的寺院出现在眼前。它就是当地人所说的“龙兴寺”。

  让人有些诧异的是,毗邻寺院居住的村民,系南充文史界权威人士、年逾百岁的原南充地区文化局副局长王化老人的长女王素碧。原来,这里是王化的老家。

  “这座寺院经过几次维修,如今得以保护下来。”70多岁的王素碧打开寺院大门,让记者入内参观。如今的龙兴寺实际上只保存着一座大殿,其余的建筑物早已荡然无存。大殿墙壁上方,横向排列着残留的壁画。壁画是彩绘的,图案尽是民间供奉的神仙类人物。色泽灰暗的彩绘与白色的墙体辉映,形成视角上强烈的反差。

  在王素碧的指点下,记者在大殿前一杂草边,看到一块石碑。石碑是龙兴寺的简介,上面刻写的文字显示,龙兴寺大殿位于营山县东北的双林乡龙兴村,距县城48公里。建于明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坐北朝南,“墙壁上的画系明代壁画”。王素碧介绍,数年前,龙兴寺升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营山县学者研究,龙兴寺原名“苦竹寺”。苦竹寺的修建,与一段战乱相关。

  原来,大成皇帝李雄逝世后,其养子李班继位,由大将军李寿辅佐。不料两人后来相互残杀,险些亡国。后来李班的手下轼杀李班,拥立李期为帝。后李寿东山再起,率军从涪陵攻入成都,改国号为汉。李期羞愧自缢而死。李寿身后由长子李势继位,改元太和。其间,暴政滥杀无辜。

  李势有个妹妹,名叫安乐公主。其人温顺贤良,天姿国色,聪明睿智,常劝兄长多施仁政,怜爱黎民,结果不被李势入耳。

  再说当地老林镇有位高僧,对年年战乱颇为不安,一心想建一座寺院以修炼佛法普度众生。得知安乐公主仁慈,于是赶到成都上门求见。安乐公主对高僧施以接待之礼后,对其谈及年年战乱之事,公主于是捐资,在双林修建了苦竹寺。

  黑马山一度驻扎义军队伍

  双林乡与普岭乡之间,有一座高山,当地人称之为黑马山。

  “黑马山海拔在800米以上,比太蓬山和陈大寨还高。”龚高强介绍,黑马山上很平坦。由于山上全是松柏混交林,长势茂盛,夏天是个避暑胜地。

  探究黑马山名的来历,当地人介绍说,此山远看呈黑色,形如战马奔腾,故取此名。

  站在黑马山上,可眺望黑马山主峰。天气晴朗时,可以看到营山县城。在当地人看来,黑马山就是一块当地的珍稀植物园,这里生长着许多叫不上名的植物,以及一些飞禽。“历史上,这里曾建有黑马寺、兴隆庙、观音庙、三清宫等。”双林完小校长肖虹说。

  一座看似并不起眼的山头,为何当年曾建有如此多的寺庙呢?当地有这么一段传言:唐朝时期佛教盛行,有位得道的高僧云游至黑马山时,见其景色宜人,环境幽静,于是住了下来。后来在山上修建了黑马寺。

  明朝时,有人在山上修建起兴隆庙,之后不久,观音庙、三清宫相继而建。

  漫步黑马山林间小道,时不时可见一些石头上钻有一些孔。当地人说,山上曾驻有义军,这些石头就是用来拴马的。

  当地史料显示,晋惠帝永安初年(公元304年)春三月,成都王李雄带着四儿李期和养子李班,父子三人骑马来到营山太蓬山,瞻仰了父亲李特读书时的遗址,又到附近的黑马山,游历了父亲屯兵讨伐晋贼之地。之后感慨万千,发誓继承父亲遗志,讨伐晋贼。并于此即兴写下檄文《讨晋檄》。

  之后,李雄屯兵黑马山,在四处发布檄文同时,操练兵勇。随后统兵伐晋。所到之处,势如破竹。光熙元年(公元306年)冬,惠帝死,怀帝继位。十年后西晋亡。

  污水坑上建起休闲翰林公园

  下午时分,三三两两的村民,来到翰林公园,沿着林间小路散步,或在广场上练起了健身舞。

  “昔日蚊子漫天飞,臭气熏天,如今这里花香鸟语,成为村民们休闲的好去处。”双林村五组村民王朝林,是当地翰林公园建成的见证者之一。据其介绍,随着场镇的发展,双林乡近些年来面貌发生很大变化,但随之带来的生活污水污染,却在居民们心中挥之不去。

  “以前,场上居民生活污水排放处,形成一个大的排污池。”侯卫东说,当地不少居民反映,戏称此处为“沼泽地”。2013年,双林乡党委、政府听取居民们意见,决定对该“沼泽地”进行整治。在外工作的双林乡籍爱心人士,很快捐赠近80万元,连同乡上相关项目资金整合,当地花费200万元,将“沼泽地”打造成为“翰林公园”。

  公园内,两位翰林身着古式服装,手捧圣旨,脚踩家乡大地。翰林公园广场上,一尊汉白玉雕塑,将历史上当地侯姓两翰林形象再现。

  走过公园条条小道,各种植物长势茂盛。“公园里一些标志性设施,以及一些景点,全是外乡创业的当地人捐资而建。”侯卫东说,双林乡在外创业人员的家乡情结,令人感动。“双翰林汉白玉雕像,就是在深圳创业的双林乡于忠朝、李远红、李红民等3人捐资建成的。”

  漫步翰林公园,当地正加紧筹建的农耕文博园扯人眼球:雕花木床、火药枪装弹皮袋、织布机、一大批带有田园泥土芬芳的农家生产、生活用具,一步步映入眼帘。“乡上筹措的该文博园,得到各村的大力支持。”彭明辉说,在乡上的动员下,各村加紧收集村民过去曾使用并保存下来的生产生活用具。他们村收集到的雕花架子床,历史近200年。

  “为弘扬双林的历史文化,村民熊明鉴将自家祖传的织布机捐了出来。”龚高强说,熊明鉴是双林粮站退休职工,他捐织布机的举动,在村民中产生巨大的感召力。(记者 李波)

相关热词搜索:双林 营山 翰林

上一篇:太蓬山迎客松列为国家三级名木古树
下一篇:营山精准扶贫 确保户户有增收项目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