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南充法治良序向前坚实迈进
2016-01-28 09:30:26   来源:南充日报   

  去年以来,我市始终把依法治市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治本性工程,凝聚推动法治南充建设的强大合力,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学法用法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确保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治省战略部署在南充落地生根,走出了依法治市的南充路径。

  依法执政 抓住“关键少数”

  市委副秘书长、市依法治市办主任周鲲告诉记者,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建设法治南充,既是落实中央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省委“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战略部署的具体实践,也是推动南充各项事业迈入法治化轨道的根本路径,更是凝聚人心、提振士气、专注发展、保障民生、重塑形象的根本保障。依法治市的关键是依法执政,其核心又在于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防止“权力任性”。

  市委对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提出“三个带头、四个管好”的明确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遵纪守法、带头敬畏党纪国法、带头管好自己;领导干部要管好自己、管好家人、管好身边人、管好干部队伍。

  去年3月5日,《中共南充市委常委会议会前学法制度》等制度以市委名义印发。随后,相继出台《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抓法治建设工作责任制》等十余项制度,让领导干部头上有剑、心中有弦、脚下有路。

  制度规定,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每次学习时间不低于20分钟。看似这20分钟时间不长,但是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全市各级各部门紧紧跟上。如今,在南充,各级部门都建立了各级党委常委会、人大常委会、政府常务会、政协常委会会前学法和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各单位学法等制度,形成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去年3月12日,我市组织全市两万余名干部参加法纪知识考试,将考试成绩作为领导干部、公职人员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

  去年3月28日,市委书记李仲彬等向被聘用的13位法律顾问颁发聘书,标志着南充市委、市政府法律顾问团正式成立。法律顾问团成员负责为市委、市政府涉法事务和重大决策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为承办事项出具法律顾问意见,根据需要协调处理市委、市政府有关重大涉法事务。我市凡有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签约、重大工程上马、重大决策出台,都要征求法律顾问的意见,请法律顾问把关。从去年5月以来,市领导提交市委、市政府审查的70余件重大决策事项,联系律师提出意见建议30余条,确保了决策的合法性,无一项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事件发生。

  目前,我市形成了三级法律顾问体系,广大律师积极为党委政府重点工程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各县(市、区)政府均已组建法律顾问团,多数市级部门和近百个乡镇建立了法律顾问队伍,聘请法律顾问258名,行政决策更为依法、民主、科学。

  在抓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同时,我市通过举办“法治南充大讲堂”、中干轮岗、执法部门开展法治培训和考试等措施,让广大机关干部成为法治南充建设的中坚力量。

  依法行政 划定权力边界

  法律的生命力和权威在于实施。各级政府在党的领导下依法行政,关键在于认清权力来源、划定权力边界、规范运行程序、完善权力监督,加快法治政府建设。

  去年11月,市政府正式印发《南充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规则》,将重要决策事项、重要人事事项、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事项纳入重大行政决策的事项范围。

  市政府法制办主任何朝安告诉记者,去年,我市还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意见》、《南充市人民政府2015年度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安排》等文件。同时,市政府与9个县(市、区)和36个市级部门签订了《依法行政责任书》,依法行政有了系统的制度进行保障。

  为办道路运输资格证,王晓东去过市政务服务中心两次,从去年8月4日申请到8月6日拿证,一前一后没有超过2天。“我查过了,国家法定办理时限是20天,真没想到这么快!”拿到新本本,王晓东欣喜不已。

  他的欣喜,源于我市市本级行政许可项目的再次提速。去年7月29日,我市下发《南充市市本级行政许可项目办理时限汇总表》,将市本级230个行政许可项目在国家法定办理时限基础上,再次平均提速65%以上。

  去年上半年,我市对市级部门的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了清理,将市本级保留的230项行政许可事项按照职能职责逐项落实到35个市级部门实施,并编制了《南充市市本级行政许可项目目录》,报市政府审定后向社会公布。同时,指导各县(市、区)按省政府公布的统一目录编制了县级行政许可项目目录,向社会公布。此外,我市对市级各单位的权责事项进行逐项审查、梳理,编制了共10大类、6489项市本级行政权力清单,并向社会公布,为实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提供了依据。

  “法律七进” 夯实基层法治基础

  “听了村干部的讲解,我弄清了土地流转、新农合、医疗补助等方面的政策和法律知识。”1月27日上午,蓬安县河舒镇桃花村村民姚顺东来到村里的农家书屋借书,村干部正在进行普法宣传,他顺便就坐了下来。

  该村党支部书记王强告诉记者,通过普法宣传,村民学法用法的意识大大增强。该村一村民在某公司打工长达10年之久,去年被无故辞退,他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要回了4万多元经济补偿。

  建设法治南充,建设法治社会的基础在广大人民群众,让群众知法、懂法、守法,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这既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出发点,也是建设法治社会的落脚点。

  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法律进机关、进单位、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工地等“法律七进”活动,让法治的光辉,照进每个公民的内心,着力夯实法治南充建设基层基础。

  此外,我市制定出台《关于集中开展“以案说法”工作的实施意见》,对46个司法、执法部门“以案说法”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对每月集中开展“以案说法”工作的重要时间节点进行任务分解。

  去年以来,全市组织开展“百日整治”期间重大刑事案件电视台实况直播,邀请资深律师到现场为社区群众开展“以案释法”,解答法律疑问,并通过南充综合广播电台全程直播,全市共设置200余个集中收看点,20余万干部群众通过电视观看了直播,同时还组织“法律大讲堂进高校”等大型以案说法活动10余场,在春节、清明节、安全生产月等重要节点开展“以案说法”活动30余场。

  为让学法变得简单易懂,我市还深入推进法治阵地建设,在全市打造了10余个各具特色的法治宣传教育中心(法治体验馆)、法治广场、法治长廊、法治公园、法治景区,通过不断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群众法治意识。

  普法工作正在深入我市乡村的每个角落。去年8月以来,我市建立了一村(社区)一名法治指导员制度,旨在用基层力量推进基层法治建设。目前,全市配备村(社区)法治指导员5181名,配备率达100%,共收集社会保障、物业管理、土地承包等与基层群众息息相关的法律需求9000余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4000余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2万余场次,协助化解矛盾纠纷6000余件。

  站在新起点的南充,法治良序正向前坚实迈进!(南充日报记者 易立权)

相关热词搜索:南充 法治 良序

上一篇: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南充代表团的代表们继续审议报告
下一篇:参政议政谋大计 建言献策促发展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