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科技创新 南充传统“制造”迈向现代“智造”
2016-06-23 09:26:43   来源:南充日报   

  建设创新型南充,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离不开科技创新。 南充是制造业大市, 装备制造业是传统主导产业之一,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如何用好创新这把“金钥匙”,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度融合?日前,在对我市企业进行采访时,记者寻到了答案。

  技术创新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近年来,我市积极引导企业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技术,加快对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推动全市经济实现平稳增长。

  6月17日上午,记者走进了位于西充县的九天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3个月前,该企业高真空分子泵系列产品中的最新产品高速小型复合分子泵在这里诞生,它将彻底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提高国内真空分子泵的技术水平,改变目前我国依靠从国外进口的现状。该企业也是国内目前唯一能生产高速小型复合分子泵的企业。

  在一间小型实验室里,记者看到这款似圆柱体的高速小型复合分子泵正在试行中。肉眼看其叶轮似乎没有转动,实际上它却正以每分钟7.2万转至9万转的速度转动着,这已经超过了国际水平。“这款产品主要用于科研院所精密分析仪器,目前处于试验调试阶段,即将开始产业化生产。”企业技术人员李林波说。

  据该企业企划部工作人员刘芹介绍,当前,在国内真空产品制造行业,分子泵已成为应用较为广泛的关键性部件。2015年,国内分子泵市场需求量约8000台,预计到2020年,国内分子泵市场需求量将达1.3万余台。“高速小型复合分子泵生产在国内还是空白,主要依靠从国外进口,每台的售价在5万元左右。当设备出现问题时,必须得返厂修理。而进口设备的售后维修服务时间长、环节多,修理比较麻烦。”刘芹告诉记者,2015年,该企业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共同承担了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小微分子泵研发。由该企业负责高速小型复合分子泵的生产及产业化项目。“项目研发成功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白,并将实现产业化。”刘芹说。

  去年,该企业生产的分子泵、真空泵、阀门、波纹管等产品远销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实现总收入2.6亿元,利税4000余万元,今年一季度销售收入已达1.3亿元。

  同样,在位于顺庆区西华大道的四川重汽王牌兴城液压件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该企业研发的创新技术产品“整体式轻量化车桥”已成功实现了产业化,订单源源不断。1至5月完成2750套整体式轻量化车桥生产,仅这一项产品产值就达2200万元。

  “整体式轻量化车桥有着整体结构轻、承重能力强,关键部件减速器采用独立滤油装置使齿轮寿命延长,传动率高等优势,其使用维护保养里程能够达到10万公里,比传统车桥多了4万公里。”该企业技术工作人员李泽泳告诉记者,该产品的研发得益于与重庆大学合作,将科研成果成功转化,实现了行业技术瓶颈突破和产品的创新优化。

  通过技术创新、知识创新,该企业获得了33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7项,开发新产品120余项。目前,该企业研发的“柴油机高压喷射泵”项目已成功,正在与中国重汽集团总部共同研发“重卡驾驶室举升机构与翻转机构”项目。

  数字化“智造”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这2家企业只是全市企业科技创新的缩影。四川重汽王牌兴城液压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强认为,推进以数字化制造为重点的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才能加快推动我市装备制造业从传统“制造”迈向现代“智造”。目前,该公司已在顺庆区潆华工业集中区建设中国重汽集团南充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基地,计划投资5.16亿元,全面达产后将形成年产10万套液压系统、高压油泵泵体等关键汽车零部件生产能力。同时也将对关键生产线等进行升级改造,形成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支撑,实现订单驱动的智能化制造项目。

  在九天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处工地上,20名工人正在进行数字化车间建筑主体钢结构架设。不久后,这座偌大的全玻璃幕墙车间内,除总控制室需要工作人员监控操作外,车间内仅有的几名机器人将代替传统人力辅助生产、加工。公司高精密、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就将通过智能化生产设备实现从下料、生产、加工、装配到包装入库一次性完成。这个“智慧工厂”将于今年11月底建成。

  据介绍,投资近1.04亿元的数字化车间占地7000平方米,分为两层。将建设数字化生产线3条,并配套智能物流系统实行精益生产管理。项目投产后,企业生产能力翻倍,具备年产分子泵系列产品6000台的生产能力。

  搭建创新平台推动科技与经济金融深度融合

  近年来,我市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组织科技型中小企业参加各类技术交易会和经贸洽谈会,支持企业核心技术攻关,增强企业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加快培育和引进高端人才,支撑我市产业转型升级。

  至目前,我市新建成"创业小镇"等科技孵化器54万平方米,建立国省级大学科技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四川省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320个。全市已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39家,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5%。

  我市专门设立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应急转贷资金和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鼓励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努力降低创新创业成本。同时,2015年,我市获得了省上1400多万元科技项目资金支持。我市还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先后与四川大学、西南石油大学、重庆大学、苏州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签署了市校合作框架协议,共建研发基地、联合技术攻关、培养创新人才。(记者 王萍)

  (原标题:科技创新传统“制造”迈向现代“智造”)

相关热词搜索:南充 科技创新 传统

上一篇:汩汩清泉润民心
下一篇:南充造电阻瓷体拥有全球话语权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